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在蘇州西山島上,有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落,遊客很少,但景色去很美----明月灣古村。

明月灣古村位於太湖西山島南端,南瀕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鉤明月,故稱明月灣,她有一個詩一般的名字,是一處畫一樣的村落。相傳在春秋時已形成村落,居民多數為淪為奴隸的越國俘虜,吳人只佔少數,他們除了靠生產養活自己和家人外,還要為吳王與西施來此遊憩提供飲食和服務。村後石排山上至今還保留著西施當年洗妝的畫眉泉遺址。隨著人口的增多,村莊也有相應的擴展,至唐宋時期,明月灣基本形成了狀若棋盤的山村格局。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明月灣古村,不同於其它已開發的商業成熟的古鎮,這裡充滿著生活氣息,至今仍然居住生活著當地人。但又彷彿與世隔絕,沒有外界的喧囂、沒有穿梭的人流、沒有遍地的商鋪。有的只是在家門口做事的阿婆,在古碼頭上岸的漁民,在巷子裡下棋的大爺,充滿了寧靜與祥和的生活氣息。

穿過三座高低起伏的太湖大橋,一路南下,人未至,心已往。在太湖大橋上,置身於煙波浩渺的太湖之中,心中頓時開闊。如天氣好,還可發現在湖上的傳統捕魚船,揚著帆,漁夫撒下漁網,享受著收穫的喜悅。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進入村口古村,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株古香樟,高25米,胸徑2米,壽已千年,但仍十分茂盛。千百年來,它一直靜靜的守護著古村。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明月灣古村的建築以明清建築為主,院落在平面佈局上具有地方特色。一戶住宅一般有前後三進,大多為樓房,樓房的高度近乎相等。內樓兩側各設廂房,左右對稱。第一進樓下設置苦悶,作為轎廳,樓上 供奉祖宗牌位,因此稱為家堂樓。第二進樓廳是整個院落的建築中心,用作慶典禮儀和接待賓客之用,陳設非常講究。第三進為 宅主生活起居和藏閨之所,稱為內樓。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漫步在古村的石條路上,你能親自感受到那一份村落的寧靜。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以及生活氣息,這裡一樣都不缺。白天還可以遇到在河邊浣洗的江南姑娘。明月灣古村 現存石板街總長達到1140米,共用4560餘塊金山花崗條石鋪成,居民稱這條石板街為棋盤街,是明月灣古村的最大 特色之一。街道下面是排水溝,能夠快速的排乾地面積水,所以有著“明灣石板街,雨後著繡鞋”的說法。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明月灣還有一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古碼頭,長58米,寬4.6米,表面用256塊金山花崗條石鋪成,至今仍然在用,傍晚時分,漁民們從太湖打漁歸來,揮灑一片汗水,滿載著勞動成果,踏著石條路,回到家中分享一天的收貨。

蘇州這樣一座充滿生活氣息的古村景區,遊客很少,景色卻很美

如今的明月灣古村,已成為特色鄉村旅遊景點,在保護開發下,更是煥發出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