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指的是哪五種樹?有道理嗎?



中國上下五千年,經過悠久的歷史長河,很多寶貴的經驗淹沒於時間長河,但更多的則依託一些民間俗語得以流傳。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最為讓人自豪驕傲的莫過於我們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蘊含著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無私的精神。其中有體現了上層社會意識形態和人文風貌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些我們都比較瞭解。但還有更多的是在我們的民間文化,蘊含許多大智慧,卻在現在社會鮮有提及了,很可惜。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民間文化有部分已經淪為時代的糟粕,但那些值得傳承和發揚的正在消失的寶貴遺產應當被我們銘記。這些文化映射出古代老百姓的生活風貌,也體現了著他們樸實又美好的生活願景。其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莫過於民間俗語,這些俗語淺顯易懂,卻寓意深刻。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五樹進陽宅,人窮家也敗"是應該也是讓我們值得銘記的民間財富!

古語

在古代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人口相比現在要少得多了,加上落後的社會現狀,人們大多都是獨門獨戶的院子,不像現在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老百姓都喜歡在院子裡種幾棵樹,一來可以遮陰乘涼,二來賞心悅目,三則等樹木長成還可以換些錢來。據說我們熟知的那位"採菊東籬下"的陶淵明就在家門口種了五棵柳樹,還自號"五柳先生",聽起來很有詩情畫意超然物外的感覺。但是院子裡畢竟是自己的家,樣樣都很講究,尤其是古代,喜歡在家裡種樹但可不是隨便種的,這些樹往往都有象徵意義,種錯了不僅遭人笑話,還不免徒增煩惱。

題中的"五樹"便是古人總結的不能種在家裡的五種樹木,而"陽宅"指的就是人們住的院子,那麼這五棵樹指的便是"松樹、柏樹、桑樹、梨樹、槐樹"。那麼它們為什麼不能種在家裡呢?

古語

松樹和柏樹:它們之所以不能種是因為古時候這兩種樹大多出現在陰宅,也就是墳地裡,而種在家自然讓人心裡不舒服,尤其是在對命理陰陽尤為重視的古代。

梨樹:它不能種在家裡是因為的名字生來被人所排斥,梨同"離"諧音,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也能偶爾聽到長輩說梨子不能分著吃,不吉利。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時代進步,人們已經對此釋懷,梨樹的這口背了千年的鍋應該能甩掉了。如今家裡也有種梨樹的了,而且梨樹開花還是很漂亮的。

槐樹:這個要因地制宜,有的地方並不介意,反之還有些招人喜歡,因為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叫"門前有槐,升官發財"。而有的地方之所以討厭是因為槐樹經常會有小蟲子掉下來,人們將這些蟲子稱為"吊死鬼兒",如果家裡種槐樹難免會有人說"這家吊死鬼兒真多",這話任誰都是不願意聽見的,因此槐樹有了陰性的屬性,很多人不願終止了。

桑樹

:它就很容易理解了,桑與"喪"諧音,桑指喪事,聽著就讓人皺眉頭,不種正是為了避免心中芥蒂。

古語

相比這些不能種的,院子裡能種的就很多的,品種也有很多,比如家裡種棗樹、海棠、石榴等就是最為常見的,寓意著"春華秋實"、"多子多福"。還因此產生一句典型的俗語"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不僅如此,在北京的四合院還有一個有趣的講究的,那就是不能只種一棵樹,也不能不種樹,這是因為四合院在俯視的時候酷似一個口字,口字加一木等於困,百姓覺得不吉利。後者還是因為四合院的結構,口字加人便是囚,同樣不吉利。這種說法在別的地方是很少見的,不過其他地方也同樣講究,只是形似不同罷了。

這句俗語雖然看起來有著濃濃封建意識,這主要還是古人總是將它們與陰陽五行這些玄妙縹緲的東西扯上關係,加上結果總有一股危言聳聽的感覺。但是這其中也有一些道理,古代的房子房梁都是木頭做的。桑樹,松樹,柏樹,槐樹,這四種樹木的味道偏甜,容易招引蟲子,木質也不好,容易開裂,不能用作蓋房子的頂梁,也不能用作支撐房子的柱子。其實現在的木製傢俱用品也不會用到這四種樹木。所以,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所以說很多俗語雖然在當時沒有科學的講解,感覺是很玄乎的東西,到了今天很多俗語都可以用科學的知識解決,相反,很多俗語都是有它顯示的意義的,是值得借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