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严重时你想出去上班,现复工你又想宅家里,你要怎样?

随着疫情逐步减弱,大部分单位开始复工,但昨天晚上有个电话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告诉我,他不想上班了。我再次确认他的联系方式,问他:“你是在二月十一日,找我心理咨询,说在家要憋疯了,想出去上班的那个人吗?”他明确告诉我,就是他。

疫情严重时你想出去上班,现复工你又想宅家里,你要怎样?

别人都宅在家你想上班,现在人家上班了你想继续休息,为什么?


这样大家就不明白了,疫情严重时他特想出去上班,但现复工了,他又想宅家里,不想继续上班了,一个三十一岁的男人,老婆在家照顾一岁的儿子没去工作,所有的家庭经济支出都等着他实现,但他为什么这样?老婆已经提出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他这样的行为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简单的交谈以后,他告诉我原来想去上班,是因为老婆孩子在家,老婆成天指挥他做家务、哄孩子,实在是烦了,所以回忆起上班的美好时光,早上七点吃完老婆做的早饭离家上班,晚上七点半到家,吃到老婆做的可口晚饭,看看电视就睡了。觉得一天天挺好的。

现在为什么又不想去上班呢?他告诉我: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担心上班坐地铁会传染病毒。几次让他呈现做好防护,会不会减少或避免染上病毒的机会,他几次回答都模棱两可,我发现他在掩饰着什么没有表达出来。

经过更深入的恳谈,他终于说出自己不想上班的真实原因:一位住的近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一次在楼下碰上他老婆,问他是不是在家做公司的投标策划书。老婆回来问他,他说不知道这回事,老婆言语中说出他晋升没有份,收入没人家多的抱怨。所以现在他不想面对工作中的人和事情。想等疫情过去,找一家更好的工作单位。

疫情严重时你想出去上班,现复工你又想宅家里,你要怎样?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责任让承受起来越来越吃不消。

这位来访者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活在当下”!

他们要不就怀念过去,要不就展望未来,就是总觉得当下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什么他用这样的方式,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呢?这和他从小到大形成的“脱离现实,迷失在头脑的想象”中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这样的人大部分小时候没有得到过家长真正的看见,和真正的爱和认可。家长太过在意孩子外在的“光鲜”,没有体会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一直告诉孩子:你要是那样就更好了!孩子也同时出现了不敢真实做自己的习惯。这样就造成了渴望的目标多,用大脑想得多,而真正去做的少。因为你怎么做,别人也看不见,也不会收到自己内心满意的认可。

这位来访者,尤其妻子对他抱怨,他不如别人晋升快,没有别人挣钱多的时候,小时候不愿触碰的”伤“一下子激发出来,让他不能勇敢的面对未来的问题,更不想有担当的解决问题。

这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害怕与自己相处“!疫情让大家宅在家里,表面上看这位来访者是不能与老婆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不能与自己好好相处,他习惯了自己出去工作,把钱挣来交给老婆就什么也不要管”简单而有自我价值“的生活。当停下来自己与自己,或是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更不知道做些什么自己会舒服,家人会高兴。

从小习惯了你争我赶的竞争,总以为前面还有更好的,一心只奔着终点而去,却不知道人生的终点并没有什么大奖等着你。

如果一个人长期活在过去(容易引起抑郁情绪),或长期活在未来之中(容易引起焦虑情绪)。那么你永远无法享受此时此刻的美好。

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与实际存在于此时此地的事物完全和谐共处起来,比如感受喝一口水,感觉到水对自己身体的滋养;再比如做一些或说一些伴侣满意和说服的事情,感受这样的快乐是你带给她的。这样你就会从过于用脑的过去与不切实际的未来虚构中走出来,进入当下的世界。


疫情严重时你想出去上班,现复工你又想宅家里,你要怎样?

当下的美好,你没有发现时永远体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