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家有什麼好的家風嗎?

眉縣一夫


好家風培養好孩子

~~懷念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出生在蘇北的東海邊,那裡有父親最美好的回憶。父親臨終前,唯一的願望,就是魂歸故里,埋葬在老家的祖墳地。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四年了,其實很漫長。每次想起父親,又覺得很多往事就在昨天。

父親來東北之前,在蘇北老家有手藝也沒有用場,就在山東的西部和蘇北、蘇南之間做過販運水果和海產品的生意。那個年代,估計是管得緊了,才隨著盲目流動人口,簡稱“盲流”來到了東北。一路上父親靠手藝,給借宿的人家修房子、編筐、修理農具,不但換來了吃住,還剩些工錢。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父親選擇在蛟河大山裡的農村落腳了。尤其,有了我以後,父親把根紮在了這裡。

在農村,父親幹農活兒並不是行家。他帶著生產隊的副業隊,在外面承包土木工程。鄉里的磚廠、飲料廠、糧管所、信用社,林場的很多房子,還有很多大橋都是他們修建的。記得父親每次回來,都會拎著一袋子白麵饅頭和糖三角,還有些當時在東北農村看不到的菠蘿、香蕉、柿子餅、黑棗……握著袋子的大手總是纏著膠布,先前纏過的已經看不清什麼顏色了,新纏上的是潔白色的,十分的顯眼。那時候,我並不知道,那些膠布裡面的手指上,是一道道開裂的血口子。不管在外面經歷多少磨難,回到家父親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當看到我們吃著好吃的,開心的樣子,藏在濃重的絡腮鬍子下面的酒窩,越是顯得深了。

包產到戶第五個年頭,我家從縣裡得了一個獎狀,上面寫著幾個燙金的大字“勞動致富光榮”。端端正正地擺在東屋的大櫃上。那天父親與趕來喝酒慶祝的鄉里和村裡的幹部們說,我家要蓋這趟山溝裡,第一個二層樓。這五年,我家養了十多頭牛,成了鄉里的養牛專業戶。後來又養了一百多隻羊。開始我並不太喜歡這群羊,因為我放學以後放羊成了我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看到一家人都忙忙碌碌的,我也就逐漸接受了這群羊,並且感覺到我能為這個家做點什麼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父親沒有上過學,但是認識些字。我經常能看到父親拿著一張報紙或者一本書籍,嘴裡嘟囔著,翻開的每一頁都很慢,覺得很沉重。後來我也感覺到,這可能是沒有選擇走進城市的一個原因。以他的勤奮和刻苦,再稍微有些文化,可能會讓父親更有底氣,做他想做的事。他希望我能好好學知識,因為父親深深地體會到,用知識真正能夠改變一個人、一個家的命運。可是,我卻沒有聽他的話,早早輟學了。

記得村裡來耍把式賣藝的,晚上父親把他們領到家裡,讓母親給他們做飯吃。臨走還給他們帶了很多幹糧路上吃。

父親承接副業隊解散以後的工程。從蘇北老家找來的工人,多數都有點親屬關係。父親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他們走出來,都能過上好日子。沒有開工和兩個活兒的銜接空閒,工人也都來我家吃住。完工以後,無論工程款是否結算,父親都要第一時間給遠道的工人結清工資,讓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家。

跟江蘇老家來的人聊天,我才知道,父親五六歲的時候,我的爺爺就去世了,奶奶沒有改嫁,一個人把他和我的大姑養大了。在我眼裡,父親很堅強,但是奶奶去世的那天,我看得出父親非常的傷心。後來,即使父親病重了,直到我親眼見到他艱難的嚥下最後一口氣,他也沒有流一滴眼淚。那一年我二十歲,父親鬆開手,就這麼走了,扔下我仰天痛哭。父親把我養育成人,我卻沒有回報他一點一滴的恩情,而且,今生再也沒有機會了。那時的我,必須堅強的走下去,必須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人。如今,我的兒子今年正好二十歲。我才感覺到這個年紀其實還只是個孩子。

父親是一個普通的人,但是,在他的身上,讓我感受到了平凡人最純淨的本真,領悟到了人性最基本的光輝。每次想起我的父親,都是人生一次課程,靈魂的一次洗禮。我也會把父親的故事講給我的家人,我的兒子、女兒,我身邊的人聽。不忘初心,銘記感恩,從不抱怨,踏踏實實地沿著正道走下去。勤奮刻苦,熱愛學習做最好的自己,不給別人添麻煩。心地善良,能幫助別人,不圖回報。





晉宏


在我的家裡,我父母注重的最多就是孩子的睡眠規矩和說話舉止。

我父母對孩子的睡眠習慣重視,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我父母十點過後就叫我們睡覺,也許是從小就習慣了,不管我在外面生活工作得多沒有規矩,回到家裡後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覺的去睡覺。早上起床也很早,完全不會帶有外面生活的惡習。


我父母從小也教導我們說話要得體,不可大大咧咧。表達清楚,大方禮貌。在一個好的家風下,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你會在跟人的交流中細微的表現出來,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