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裕:學成只為報效祖國的院士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向英國劍橋大學申請提前考試,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與同胞同仇敵愾;新中國成立,他排除萬難回國,多次聯合其他科學家向國家建議,促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彌留之際,他捐出10萬元給希望工程建小學,是當時希望工程收到數額最大的一筆個人捐款

人 物 名 片

張文裕(1910年—1992年),美國歸僑,祖籍福建泉州惠安,中國高能物理學科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長。他生於窮苦家庭,勤奮求學有所成,後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E.盧瑟福。抗戰爆發,他提前畢業回國,於西南聯大教書期間,培養出李政道、楊振寧、唐敖慶等卓越人才。幾年後,他赴美繼續科研事業,發現μ子原子及其能級間躍遷發射的γ射線,被稱為“張原子”和“張輻射”,轟動國際物理學界。1956年,他突破重重阻礙回國,培養出一批我國第一代宇宙射線研究人才,為建成我國第一臺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作出重大貢獻。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1984年,張文裕(左四)回到母校培元中學參加80週年校慶。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1984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奠基典禮上,鄧小平與張文裕(前排左一)交談。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張文裕、王承書夫婦與楊振寧、鄧稼先合影(右起:張文裕、楊振寧、王承書、鄧稼先)

张文裕: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的院士

培元中學校園內“張文裕科學實驗樓”(培元中學供圖)

校長教授出手相助 寒門學子圓大學夢

1910年,張文裕出生於惠安縣塗寨鎮,父親張碧泉在塗寨街經營“玉壺天藥鋪”,母親汪順是個勤勞賢惠的農村婦女。他自幼聰穎頗得祖父喜愛,因而有機會念私塾,並在1921年轉到惠安時化小學(現惠安縣實驗小學)就讀。

1923年,張文裕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考入泉州培元中學。然而不幸接連降臨,他的哥哥、姐姐未及成年相繼夭折,父親無力再供他繼續學業。中學即將畢業那年,父親讓叔叔到學校找他,謊稱其母病危。當他匆匆趕回家裡時,才知這是父親為了騙他回家與家裡安排好的“未婚妻”完婚使出的計謀。他堅決不從,趁著沒人之際離家出走,跑到崇武鎮大岞村一所小學,一邊教書賺錢一邊自學課程。未曾料到半年後,當他重返學校時,畢業考試已結束。

“拿不到畢業證書,就沒辦法繼續升學。”年少的張文裕苦惱又迷茫。時任培元中學校長的許錫安決定幫他一把。“我認識一位校友謝玉銘教授,是北京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你如果想繼續讀書,學校給你出具同等學歷證明,你再帶上我的介紹信去找他,讓他幫忙想辦法。”許錫安語重心長地對他說。

在校方和好友的幫助下,張文裕籌集到70元路費,隻身從廈門乘船出發,奔向心中的理想。一路上,他捨不得花錢住艙房,只租了條草蓆睡在甲板上。誰知因路上耽擱時間太久,等他到燕京大學找到謝玉銘時,卻被告知最後的考試期限已過。

“你先彆著急,我幫你想辦法。”面對著眼前這位千里迢迢來投考的老鄉,謝玉銘想起年輕時的自己。謝玉銘一邊介紹身無分文的他到皮革廠當學徒打工賺錢,一邊積極為他爭取補考機會。在謝玉銘的極力協調下,燕京大學單獨出題考試,張文裕以優異成績被破格錄取。

求學期間,由於缺少生活費,張文裕常常忍飢挨餓。因為交不起住宿費,他和幾個窮同學擠住在宿舍樓頂堆放行李、雜物的小閣樓。為了掙錢讀書,他在學校果園幹雜活,幫老師改卷子,幫低年級學生補課。暑假,他把鋪蓋送進當鋪換些錢作路費,到內蒙古河套一帶的開渠工地打工,維持生活和學業,返校時再到當鋪贖回。大四時,尚未畢業的他因學業優異,被提升為助教,從此有了相對穩定的收入。1931年,大學畢業後,他正式留校當助教,並攻讀研究生,1933年獲碩士學位,次年升任正式教師。

劍橋留學成果斐然 聽聞抗戰提前回國

1934年,張文裕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考取中英庚款公費留學名額,獲得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的機會。次年,他登上赴英的輪船,前往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導師是該實驗室主任、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E.盧瑟福。其間,張文裕在核物理的三個方面取得不錯的成就,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的權威刊物上,引起國際核物理學界很大的反響和重視,也得到了導師的讚許。

1937年7月,在張文裕即將取得博士學位時,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消息傳到英國後,中國留學生們群情激奮。他立即寫信給中英庚款董事會,要求提前回國參加抗戰。很快,中英庚款董事會回覆張文裕:“回國可以,但要取得博士學位。”於是,他向劍橋大學研究生院提出提前進行博士考試的要求。1938年春天,他順利通過考試並獲得博士學位。為了回國後能更好地為抗戰服務,在等待畢業文憑的幾個月裡,他自費到德國學習戰時祖國急需的專業技術。當年11月,他不辭勞苦跨越重洋,終於回到戰火紛飛的祖國。

回國後,張文裕先後在四川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大學任教。在昆明期間,他與相戀多年的愛人王承書終成眷屬。

赴美研究開闢新領域 排除萬難二度回國

1941年,雲南一帶也陷入戰火之中,教學和科研遭到嚴重威脅。王承書決定擺脫這種難有作為的沉悶生活,在爭取到美國獎學金後,隻身前往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43年,張文裕也應邀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從事核物理教學和科研。1947年,他在實驗中發現μ子原子及μ子原子能級間躍遷發射的γ射線,突破了盧瑟福-玻爾原子結構模型,開拓奇異原子研究的新領域,獲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為原子物理學作出巨大貢獻。這項新發現,也被國際物理學界稱為“張原子”和“張輻射”。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美國,令眾多中國在美科學家歡欣鼓舞,紛紛希望早日回國,參與祖國建設,張文裕更是如此。只是國際風雲變幻,沒過多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中國在美科學家遭遇的政治氣氛驟然變得十分惡劣,不少人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重點監控和調查對象”。作為“全美中國科學家協會”執行主席的張文裕,人身自由也受到了限制。其間,為了早日回國,他多次向美當局申請回國執照,均石沉大海。

按照當時的美國法律規定,連續在美國居住滿5年就可申請加入美國國籍。美國當地的朋友勸說早已滿足條件的張文裕和王承書早點加入美國國籍,避免更多麻煩。“要想申請美國國籍,何須等到現在?我們生為中國人,回國的信念是不會變的。”張文裕堅定地對友人說。

美國對在美中國科學家歸國百般阻撓的行為,引起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公憤。1954年,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上義正辭嚴地質疑美方。在世界公正輿論的譴責下,美國政府不得不逐步解除禁令。

1956年,張文裕和王承書終於申請到回國執照。歸心似箭的他們匆匆地把汽車、電冰箱等傢俱送人,整理了行裝,帶著6歲的兒子張哲登上開往香港的“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誰料當所有的乘客已上船等待起錨時,幾名身穿深藍色制服、自稱美國聯邦調查局和移民局的彪形大漢氣勢洶洶地登上船,闖入張文裕和王承書的艙室內,把所有的行李都翻了個底朝天,折騰了兩個多小時後,最終一無所獲地下船。其實,預料到美方可能會阻撓,他們早在回國前,就已經將一些科研成果和有關資料,打包成300多個包裹,分批寄回北京。

聯名給周總理寫信 促建高能粒子加速器

回到北京後,張文裕和王承書被安排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張文裕任宇宙射線研究室主任、研究員,並增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稱院士)。1957年,他提議在雲南宇宙線高山實驗站增建一臺大型雲霧室組。雲霧室組建成後,開展了一系列宇宙線課題研究,培養了一批我國第一代宇宙線研究人才。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1972年中國科學工作者利用該雲霧室組觀測到宇宙線中一顆重粒子,受到國際核物理學界的高度重視,被譽為“開天闢地的使者”。至今,該雲霧室組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條件最好、設備最先進的雲霧室組。

1961年,張文裕被派往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任中國組組長。在中蘇關係惡化、中國科學家倍受刁難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一個聯合研究組堅持進行粒子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

1965年,張文裕結束在蘇聯的研究回國,開始籌劃建設中國的高能粒子加速器。1972年,張文裕與朱洪元、謝家鱗等18位科學家聯名給周恩來總理寫信,提出“發展高能物理、建造高能加速器、儘快成立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建議。很快,周恩來覆信表示支持。次年,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張文裕成為首任所長。

1975年,張文裕等科學家再次向國家提出“關於高能加速器預製研究和建造問題的報告”,周恩來批准了這個報告。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這項重大計劃進展緩慢。此後,張文裕等30餘位科學家分別於1977年、1980年兩次聯名上書,希望國家支持高能物理建設。

1981年,張文裕親自主持高能物理研究基地建設調整方案的論證,為敲定建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起了關鍵作用。1984年10月,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造工程正式動工。此時的他,身體狀態早已大不如前,不過聽聞這一消息時仍十分激動。在工程施工期間,他戴上助聽器,拄著柺杖參加工程問題討論會;為了及時瞭解工程進度,他多次坐著輪椅到加速器儲存環墜道,瞭解工程的進展……

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順利建成。它的建成和對撞成功,為我國粒子物理和同步輻射光應用開闢了廣闊的前景,揭開了我國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投入運行後,成為國際上在相同能區穩定運行、產生數據量最大的實驗設施,取得一系列國際公認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在國際上備受矚目。

悉心培養後生人才 兩名學生獲諾貝爾獎

在專注科研的同時,張文裕十分愛護學生、後輩,熱心幫助他們成長,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他早年在燕京大學當助教時,教授的學生中有一位盧鶴紱後來成為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核能之父”。在西南聯合大學期間,張文裕為助教和研究生開了一門耳目一新的課程——天然放射性和原子核物理。這門課程很受歡迎,聽課者不少後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如後來選擇核物理研究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以及後來成為中國現代理論化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量子化學之父”的唐敖慶等人。

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時,張文裕繼續悉心培養後生人才,通過各種方式促進他們成長。他利用自己早年在國外積累的人脈和關係,選派數批訪問學者去歐美各國留學交流,為我國高能物理學科的發展培養人才,其中就有唐孝威、李惕碚、章乃森等一批院士專家優秀人才。對於年輕科研人員的新觀點、新設想,他都給予熱情鼓勵和積極指導,鼓勵他們在科研工作中勇敢探索,善於總結。凡寫成專著,他都熱情為他們寫序言。

“他笑容可掬,總是謙恭有禮,始終是我的良師益友。就很多方面而言,他更像是我的‘父親’。”張文裕在美國普渡大學時的學生、如今已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L.格羅金斯滿懷深情地回憶自己的恩師。

情繫母校牽掛鄉親 積蓄捐助希望工程

1984年,張文裕應培元中學邀請,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參加母校80週年校慶。“他對母校的感情很深,說如果沒有母校的培養,就沒有他的今天。”據時任培元中學校長、現已79歲的許碧茵回憶,當時學校派老師到北京邀請張文裕時,他十分高興地一口應承。校慶那天,他應約而至,為母校學子們作了題為《成長之路在於腳下》的報告,勉勵同學們要勤奮苦讀,日後成為國家棟梁之材。“臨走前他萬般不捨,七十幾歲的老人家掉了眼淚。”許碧茵動情地說。

當時,趁著回鄉的幾天時間,張文裕還到自己的另一所母校——惠安縣實驗小學,在以前就讀過的教室留影,與同行者回憶自己童年艱苦的求學時光。“他是學校的驕傲和榮光。他的奮鬥歷程、感人事蹟和突出貢獻,極具教育意義和學習價值。”惠安縣實驗小學校長龔國琛說,2013年學校專門為張文裕塑像,向全校師生介紹他的事蹟。2015年至今,學校把爭創“張文裕先鋒中隊”作為每年重要的德育活動,號召同學們學習張文裕熱愛祖國、獻身科學、無私奉獻、誨人不倦的崇高品德。

由於自己青少年時期艱難的求學經歷,張文裕對希望工程有著比一般人更為深刻的感受和理解。生前他就多次表示,要將畢生積蓄都捐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1992年11月,他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彌留之際,他與夫人王承書共同約定,不為兒孫留任何遺產並立下遺囑:將自己的書籍和科研資料捐給高能物理研究所;捐10萬元給西藏貧困地區建一所小學(後被命名為“文裕希望小學”);捐3萬元給中學母校培元中學,用於獎勵優秀學子(學校感念他的無私奉獻,將建成的一座科學樓命名為“張文裕科學實驗樓”);餘下的存款和利息2萬元全部交了黨費。據悉,張文裕的捐款是當時希望工程收到的國內最大一筆個人捐款。

“我伯公雖然常年在外,但卻十分孝順,經常會給家裡的父母兄弟寄錢寄物。”張文裕侄孫張華昆介紹,自己年輕時聽聞張文裕的事蹟,深受感動且備受鼓舞。也正是這種油然而生的正義感,1996年張華昆在乘車途中發現兩名彪形大漢在車上盜竊作案後,獨自奮勇與其中一名歹徒搏鬥英勇負傷,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如今,受到張文裕精神的感染,他的後輩中人才輩出,共有16名大學本科生、碩士、博士,其中在物理、機械行業工作的就有10人。

專家點評

■謝小建(福建省華僑歷史學會會長)

泉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僅有鉅商大賈,也不乏科技名人。張文裕就是科技界的佼佼者。這位畢業於燕京大學的高能物理學家,早在1935年就成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盧瑟福的弟子,開始從事核物理研究,1943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巴爾摩實驗室任研究教授。

按常理,張文裕完全可以留在美國發展,也完全有希望成為核物理領域的世界領軍人物。可是,當新中國百廢待興急需科技人才之時,他主動放棄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衝破重重阻撓毅然回到祖國,從事核物理和宇宙線等方面的實驗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

在張文裕的心中,學成只為報效祖國,祖國的利益至高無上。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原子彈爆炸成功做出了貢獻;他領銜18位科學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建造高能加速器的建議,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順利建造打下了基礎。他為發展祖國科學事業嘔心瀝血的獻身精神,在科學上取得的卓越成果,獲得了國內外科學界的尊敬和愛戴。

張文裕在事業上高標準嚴要求,在生活中卻十分節儉樸素。他和夫人王承書都是中科院院士,但在這個“雙院士”家裡卻找不出一件高檔的傢俱。夫妻還不給兒孫留任何遺產,把一生積蓄全部捐出。老一輩科學家的報國情懷和高風亮節,永遠是後人學習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