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之前有段時間,某個短視頻app上流行著這樣一個視頻:

一個咿呀學語的小女孩,被爸爸“逼”著簽了一份協議書,還被抓著小腳蓋上了腳印,視頻一經發出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爭相模仿

而協議書的內容也很簡單:答應爸爸長大絕不遠嫁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其實“女生該不該遠嫁”一直都是老生常談卻又熱度不減的話題,特別是節日前後,總能在各大平臺看到一些“過來人”對單身小姑娘的“忠告”:千萬不要遠嫁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理由來來去去也無非就是一些“離父母太遠”、“受了委屈沒地方傾訴”、“沒有經濟來源活得很辛苦”之類的吐槽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即便偶爾有個站出來反駁說自己遠嫁也過得挺好,也會被她們用“那是因為你老公疼你”一句帶過

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其實當她們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首先自己就已經物化了自己,默認了自己就是婚姻、家庭的附屬品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所以也從來沒想過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一邊苦哈哈地抱怨,一邊也就這麼忍下來了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女人這一生最重要就是忠於自己

你從來就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

記得認識的人裡就有一個遠嫁的妹子,這些年雖然一直也過得不容易,卻從來沒聽她說過一句怨言,最後更是活活把“遠嫁”過成了“遠娶”,堪稱我身邊女性婚姻的成功典範

她和丈夫在大學期間走到一起,畢業又進了同一家醫院,一個醫生一個護士也算般配

只是後來談婚論嫁的時候也沒逃過“遠嫁”的問題,妹子是溫州人,而對象是重慶人,為此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畢竟都是獨生子女,誰都不願意退讓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可妹子是一個從始至終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的人,鐵了心要嫁給他,而且還非他不嫁

最後和家人僵持了好些天,加上對象保證婚後每年都會帶她回來,父母這才同意了這門婚事

當時經過這麼一鬧,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這段婚姻,覺得妹子太固執,從一開始就擺出這樣非他不嫁的低姿態,婚後一定不會好過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可事實上,婚後倆人的生活也並沒有受到影響,妹子的朋友圈甚至比之前更頻繁地曬一些值班期間丈夫準備的小驚喜

過年回家兩人也早都定好了規矩,先回男方家,等吃完年夜飯第二天再一起開車回女方家,重慶到溫州開開停停也要幾天時間,等到家其實也只夠住一晚上就得繼續出發

這麼些年倆人也就一直保持著這樣的狀態,倒也恩愛如昨、相安無事,一直到去年才終於在上海買了套房子,還一起把工作也換到了上海,由於都是醫務工作者,家裡也沒催著她要孩子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至此,這段從開始就不被人看好的婚姻,成了長輩口耳相傳的佳話,所有人又一下反水誇她“有眼光,嫁得好”

其實哪有什麼嫁得好不好一說

獨立平等本就是婚姻該有的樣子

事實上,生活中的女人大多數也都是普通人,普通家庭、普通相貌、普通能力,適合的也不過就是穩定、平凡的生活,最多也只求略微富裕一點兒

能讓她們過上良好生活的必然條件,除了不錯的丈夫外,更重要的還是有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起碼能讓自己獨立,也能在這段關係裡更有底氣一點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我一直覺得年輕的女性一定要先搞好事業,這樣在愛情婚姻上才會有更多的選擇權和發言權,而婚姻本質上也是夫妻雙方的等價利益交換,好讓雙方的價值最大化

只是很多女生偏偏信了愛情至上的邪,遠嫁、沒收入、沒工作、和公婆住一起、被逼著生孩子、被家暴,認為離婚後一無所有更加殘酷,所以遲遲不敢離婚,卻從來沒想過如何讓自己擺脫這些困境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而且很多女生都只看到自己遠嫁這一點,就覺得自己為愛做出了多大的犧牲,殊不知對方不選擇你,其實也可以就近選擇一個生活背景、飲食習慣相當的女生,還不用每年支付高昂的機票費用大包小包跟你回家

只是因為他愛你,他才選擇的是你,如同你因為愛他而做出離開父母朋友的決定

一段婚姻從來不是以犧牲女性為前提

只有男女共同妥協、共同犧牲才能長久

其次,沒有誰的人生是可以寄託在他人身上的,同樣也沒有誰可以為了一己私利而去剝削別人的人生

為愛遠嫁?抱歉,沒人為你的幸福買單

所以,我覺得女生該不該遠嫁的重點也壓根兒就不在於“該不該”上,而是在於自己對這段感情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去承擔、面對將會遇到的問題

別人的婚姻成功與否也都是別人的,幸福這件事也只能靠自己去經營和負責,任何人都沒辦法給出完美的答案

結婚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精神上,愉悅

肉體上,滿足

物質上,充裕

遠嫁不能決定你幸福與否

但你可以

你們覺得女生該不該遠嫁?

據說還在內測

只有少數人看得見

我每天視頻裡的真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