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

行摄天下999


做儿女的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应该从全方位去关心,思考,观察,才能理解你母亲的心里动态。

有没有这个必要,当你提出这个问题前,证明你没有你母亲对你父亲思念的那种感觉和知味。可以说你对你的父母应象不太深。

有没有这个必要,对你也许是轻而淡显得,可是,对于你母亲来讲,是有必要的。因为,女人对于配偶是很专一的,一旦真心爱上对方,那是永远放不下的。你母亲的这一点,足可以证明,你父亲在你母亲心目中的地位。

请你在闲徦之余,多去关心关心母亲的孤独寂寞之情。如果环境允许的时候,可以给你母亲找找快乐之因,应该如何安排和解决好,这是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祈祷][祈祷][祈祷]


勿忘祥云笑看华厦


你好!

我这几天正为今年的疫情不能去给我父母亲上坟而伤感。看到你提这个问题,我觉得你太不懂事了!

你的老妈去给你老爸上坟,肯定是有这个必要的!

一、寄托哀思,以解怀念之苦。

夫妻之间共同生活几十年,没有爱情也有亲情。一个人先走了,另一个人自然很不习惯。见到家里的每样东西,都会想起那个人来。我的公公在世时,和婆婆的关系很不好,吵嘴的事情经常有,有时候还打架。可是我公公81岁的时候去世了,婆婆老说夜晚做梦要梦见公公,喊我们做儿女的逢年过节多烧点纸钱给他。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是不能去上坟的,只有做子女的才能去上坟。几十年的相处,那是深入骨髓的记忆,"从来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二、散心,排解孤独和寂寞。

儿女再好,再孝顺,都比不上老伴的知冷知热,何况你可能是一个不大孝顺的人,从你问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去给你老爸上坟的应该是你,而且必须年年去。你老爸走了,你的妈妈在生活上缺少了嘘寒问暖的人,心里感到十分孤独。有时候想找你摆谈一下,你总是说很忙,很不耐烦,你老妈连说一句话的人都没有,自然就更想念你老爸了。没有那个人在了,去他坟上看看也好啊!

三、你要支持并陪你老妈去上坟才对。

趁你老妈还在,好好孝顺她,让她的晚年生活不再孤单。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素珺676


老妈年年回家给父亲上坟,有必要吗?有这个必要,这是在为你积德。


我的公公去世快20年了,我的婆婆每年到了上坟的日子,比如清明、七夕,十一月初一,她都提前回家,把老家收拾一番,等着儿子们回家给公公上坟。一开始,我也不理解,经常想婆婆干嘛还要回去啊?让儿子们回去就好了。后来,我明白,一方面婆婆很重视祭奠这件事,一方面她对公公的感情很深。

我父母也去世十多年了,我也经常给父母去上坟,我们这习俗,三年以后,女儿不准去坟上,但儿子在外地回不来,我不想让父母的坟头上太清净了。每到上坟的日子,我还是很重视,好像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跟父母走得更近,好像就能重逢一样,减轻我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我这个时候给父母坟头添把土,烧把香,送上纸钱和衣服,才觉得心里安慰,如果长时间没能上坟,坟头经过风蚀,就会越来越小,多年以后,就连亲人的坟都找不到了。

不上坟,好像逝者没有后人。我姥爷就妈妈一个女儿,姥爷的坟,没有后人去给他上,我们想给他上坟,却也找不到坟头了。我们每年就朝着老爷家的方向,给他烧烧纸。


给逝去的亲人上坟,做晚辈在给自己积德,这应该体现一个家的风水,好像是玄学的知识,我们常说“先人保佑”,这应该是有道理的,我们不上坟,不尊重先人,何谈先人保佑呢?

历来,平安和谐的家庭,显赫的贵族和文人志士都是很重视祭祖的,不忘本,为什么?因为他们懂得,都是积了祖上的阴德。如果连坟都懒得上的人,我觉得一辈子不会转运。

你老爸走了五年了,给老爸去上坟,你竟然说有必要吗?看来,你还没有长大,说明你对你爸的感情不深,不然,妈妈不提,你也会想着给爸爸去上坟。有没有必要,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一到清明节,哪个不回家上坟呢。




所以,妈妈做得有必要,不回家上坟,老家的人不笑话你们吗?还是学着点吧。


健康人的体温表


我父母有4个女儿我一个儿子,我们都在杭州定居,很多年前把父母接到这里一起生活,一起照顾父母,那个时候我们很拼很忙,有空就去看父母,那次我去看他们,父亲问我你忙吗?他说空的话带他去医院看一下身体,我说不忙,然后搀扶着父亲上车去医院,刚过了一个红绿灯,我发现后排座位上的父亲有点坐不稳,赶紧给姐姐打电话,让她快点把店关了,一起送父亲去医院,我们到医院也就2公里的距离,刚到医院大门父亲就要不行了,我和姐姐把父亲抬到抢救室,医院里抢救了3天医生告诉我们,准备后事吧,我问父亲你想回老家吗?父亲点了点头,和医生沟通后,医生说如果你选择回老家,他会在路上走掉的(600公里的路程),后来叫了一辆私人救护车,提前打电话通知亲人去我家,一路上我抱着父亲安全到家,见到了他最想见到的他的哥哥,姐姐,妹妹,到家精神状态挺好的,姐姐说你也太累了去房间里咪一下,我们在这里看着,梦中感觉父亲在叫我,赶紧跑出来,感觉他真的不行了我抱着他的头,看见他眼角的泪水,嘴角动了动就这样走了……母亲3年后也去了天堂,以前我们都不回老家,自从父亲走后,每年的清明节风雨无阻回去,清明节又快到了,希望疫情快点过去,我们能够安全顺利的回家看您!


真的没有好说


脑壳进了水!该你做的事情你妈替你做了!你还好意思说!一年就回去一次你还说有这个必要吗!你很难理解了你妈心里的那份牵挂的!我能理解,我老公走了22年了,每年清明,祭日,中元节,春节,一年四次从来没有间断过,那是一种念想,到点了就想去看看,送个花,烧个纸。有必要吗?就想去看看!现在和女儿住外地,回去一趟路费也得大几百,但就想去看看!女儿有时间也会一起去,但从来不会说都这么久了有必要吗!


云想星


几天前接到提问,起草一个头有事放下了。现在重新再来,做第467个回答者。再次谢谢提问。

儿子的疑问我很理解,他认为爸已去世五年,担心母亲年年回去辛苦,也担心母亲的沉闷走不出那个圈子。他不是不孝,他最多是不理解母亲,不知道下一步如何去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深而久,父母失去了儿女第一,丧偶是第二,儿女失去父母占第三。同样丧偶,女人又比男人在这方面更执着。年年回老家为丈夫和其他逝去的亲人扫墓,这是风俗,是怀念,是感情的诉说,有出于内心也有做给他人看,我相信母亲的感情诉说占主要。我是一个年至七十男性,我看好厚养薄葬,但我赞成每年的回故乡为亲人扫墓,(一)怀念先人和过去不忘本;(二)清明或阴历十月春秋季踏青,换换心情,寻找些什么;(三)会友,探望健在的人,这是最有必要的。

丧偶尤其对女性老年人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其心理活动特征有五个阶段表现:一、痛不欲生,表现得麻木不仁期。 二、迁怒于死者或其他人,会出现内疚、自责; 三、要求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开始向他人发泄; 四、悲哀之情平息后对死者的深深怀念;五、逐渐认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这个阶段她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或其它事上去,表面上情绪上完全恢复正常。 正常人五年后情绪应该恢复过来,母亲的感情是在四末五初, 如果仍然调整不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时就需要外界的帮助,通过儿女的关心,以及同龄人的帮助来让自己走出丧偶的悲痛,用正确的心理来面对生活。目前儿女对母亲回老家为父亲扫墓,不是阻止干涉也不是放任自流,妥善的办法是理解、疏导、关心、陪伴八个字


泰山木32140178


落叶归根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民风,无论在哪里工作生活,老年人最后都有一个安葬在故土家乡的愿望。而作为活着的人,祭扫故去的亲人是一种仪式,更是绵绵无尽的哀思的宣泄。只要妈妈有这个愿望,只要妈妈走得动,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女你就陪妈妈一直走下去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是亲人离别泪。血与肉的信息勾连,情与爱的代代相传,这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密码,这就是情感传递的通道。每一年的清明时节,每一年的逝世纪念日,那匆匆忙忙返回出生地的足印,敲响了在另一个世界沉睡的灵魂,于是,往生的极乐世界里也是灯火通明,也在翘首期盼着脚步匆匆的我们。

无论天南地北,无论职位高低,无论长尊卑幼,一个家族,在一个一个旗号下因为祭拜这一个名义而汇集在一起,在城里已经淡忘的礼节,已经几乎遗失的礼仪流程,那一声声的呼唤,那一个个的叩拜,是生者对于逝者的追思,往事如烟,就在这些时刻又一次历历在目。

一家人因为这场祭拜而又一次聚在一起,对于逝去的人的追忆是大家共同的话题,一些美好的点滴被放大的金光闪闪,成为对于下一代的一次实实在在的人生智慧的启迪。

很久没有联系的亲人,因为逝去的人冥冥之中的庇佑,加强了联系和沟通,对于彼此之间增加了友谊,增加了信任、增加了理解,或许就由于这些联系,彼此的生活和彼此的人生会有很多彼此的帮助和成就。

于是,对于逝去者的祭拜显得更加重要,更加意义非凡。











我是老虎谁都怕


生者思念和尊敬逝者,妻子思念失去的丈夫,丈夫怀念失去的妻子,儿女思念失去的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我们这里的习惯是一年数次上坟,清明,七月十五鬼节,父母的逝世日,每年大年三十日还要放鞭,放炮,摆好丰盛的供品,子孙脆拜。再就是有儿或孙,

娶妻也要上坟拜土,而且坟头纸是红的,供品,香火都要贴红纸,新娘新郎一干人等都要向先祖先宗行礼。

所以说作为妻子,回家祭拜理所当然,难道你这做儿女是不是应该剖老人一块回家,也可作是:对长辈的思念和敬仰呢?更可作:晚辈对先人的养育之恩的思念呢?


大行德广13806477


说说“老爸走了5年了,骨灰送回老家,老妈年年回家上坟,有这个必要吗?”话题。根据这个题问的描述分析判断,这个题主是一个典型的时代年轻人。通过他的反问,一句赤裸裸的反问,暴露出了不仅无知、更不懂世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感恩、更不报恩的人。


对于逝去的先人、先辈,若按我国汉民族风俗习惯,每年的清明节、“十月一”送寒衣、年三十(除夕)、逢这些大的节俗时,晚辈、后人都得携带纸、香、鞭炮、奉献的供品,去到坟墓前进行祭祀活动。千百年来,年年如此,一代一代,代代如此。就形成了一种传统文化,这个传统文化,既含有丧葬祭奠习俗,又体现孝道礼仪习惯。

除此之外,在有些地域地区,如三秦关中大地,每逢逝者的生日、忌日,儿女们都要去墓地祭祀一回,当然这些都是那些家庭文化氛围浓、礼数比较好的人家了。然而,这些都是华夏五千年了灿烂文化的精髓,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



所有这些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都体现了一种孝道、和知恩报恩的主要思想,可这位题主却不理解他的妈妈去了爸爸的墓地,认为五年了没必要再去墓地了。显而易见,真是不成熟的厉害,是不懂人世间许多道理的,他对自已爸爸都是这种思想,他在社会上还能怎么样呢?


风雨人生3293


老一辈人的感情你不懂,当你到这个岁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