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卖保险的,都会有失落,我的团队有北大硕士毕业,985也不少,大家怎么看?

三木话险


保险行业,现在来说市场份额已经分的比较清楚了。新人进来是比较难搞的,但是这个保险行业就是跟人沟通打交道的行业,不是说谁读书高别人就买谁的产品。

换个方向来说,读书太多了容易变成书呆子,那是不善于跟人打交道。其实这些都是片面的,我们跟人打交道,主要的方面就是,你是不是为消费者考虑,你是不是抓住了购买这些产品的人群。你跟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你的情商是否够高,让人很容易就能相信你说的。

其实这些都是跟你跟人说话做事有很大关系,说白了保险就是一个说话水平高低的行业,跟你专业是什么有多高的学历并不是很大冲突。所以你还是需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多向前辈学习,而不是在纠结学历比人低,你现在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把你的产品推销出去。让你的业绩上来,到时候谁都是高看你一眼。


追着小羊咩咩跑


作为一个顶着博士帽子买保险的女性,我也来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吧。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今年刚好35岁,历经10年折腾,目前育有俩宝,考上中山大学博士,最高月入10多万,终于兼顾了家庭且自由生活。


虽然这并不能跟大咖们开挂的人生相提并论,但我跟随自己的内心,通过走平凡的道路,也算实现了平凡小女人的梦想。


当然,卖保险这条路我走得并不容易,这一路披荆斩棘,感慨颇多。


题主之所以感到“失落”,无非是因为保险世俗眼中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而且大家对于这个行业的评价一直都不怎么好。但我想要说的是:



(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这几年,我见过从法院辞职出来开咖啡馆、搞摄影的,从党校出来做烘焙的,辞了公务员来做毛线编织的,一个人只要不笨、不懒、不贪、运气不太坏,总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行业,是不是太普通了?但是又怎样呢?不妨碍他们在自己的行业中优秀,挣钱,不妨碍他们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如我,也从来没有料到自己会进入保险行业,因为觉得卖保险好low哦。


但就是因为在梳理自家保险的过程中,突然意识到这一行的专业性,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后来也遇到两位保险经纪人,都是名校毕业,她们的敬业和专业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卖保险也可以卖得这么有范儿!由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这一行的金字塔顶,有一群出类拔萃的家伙。985高校毕业,法学硕士、医学硕士、会计学硕士、社会学博士、留洋海龟……他们的履历超出大众对保险销售人员的想象,他们的收入让很多职业经理人羡慕。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在这里鼓吹卖保险有多好多好,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是一定好挣钱,哪个行业是一定难挣钱的。


所有的行业都有佼佼者,就看你自己处在哪个水平之上了。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越是知识含量高的行业,等级收入差越大。



(二)尽量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爱折腾的人。当年为了二宝,辞去高校的工作做全职妈妈,后来成功考上中山大学博士,再后来离开职场,顶着重重压力去做保险销售,周围反对之声颇多。


我知道,当今社会很多人可能对“卖保险”这三个字,会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似乎这个词已经变成了“毕业没有出路”或者“不得不选的职业”的代名词。此外,社会上甚至还存在着“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的观点。



对于这些言论,我虽然感到心寒,但仍然坚持了下来。


目前,我的业绩连续排在广东省分公司前三,达成国际人寿险行业最高荣誉MDRT(2017年)、COT(2018年,3倍MDRT标准)、公司资深合伙人、高峰会特级会员(今年全司只有12个人达成)。


并且在2019财年刚过去一个多月,我已达成2020年MDRT会员标准。


尼采有句话说得很好: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 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深以为然。



(三)尽量不要太在意社会和他人的评价。


最初的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那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选择卖保险这条路是不是错了,会审视自己是不是哪里哪里做得不好,但后来我发现:你想做什么去做就好了,不用跟别人说,等你做到了他们自然就信了。


再到后来,我无论说什么,那些之前让我现实点的人都相信我能够做得到。



所以,我就明白了,别人对于你的的评价取决于你自身的实力,所以我就不是很在乎别人说什么了。


因此,尽管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那些贴上年龄标签的事情,你尽管撕掉标签去做。


那些说闲话、对别人指指点点的人,主动忽略和过滤掉就是了,况且,他们对你来说根本没那么重要。


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只能为自己负责,至于别人如何评论,那是别人的事。要时刻记得的是,我们是无法干预他人的看法的,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好了,关于卖保险的感想,就先写到这儿吧~


我是T博士,关注我,任何问题私信必回!


T博士教你买保险


我认识一个好朋友。差不多30岁了。

名牌大学电气硕士,做工程师做了2年。如果人生按照这个轨迹进行下去,他本可以做一名高级工程师,前途无忧,衣食无忧,日子逍遥快活。

后来呢?他选择做了一名保险规划师。

我其实很不理解他的做法。明明读了那么多年的工科,都硕士毕业了,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都很歧视的保险呢?

后来我才知道,他从大学就开始自己研究保险。后来,家人有一次出事,保险派上了用场,帮了很大的忙,从此以后,他就真的相信保险的作用了,认真考虑之后,他就辞职,卖保险了。

这一路他走得很不容易。他对我说,之前玩得非常好的朋友,甚至都是好兄弟,后来都不联系了。之前还会互相点个赞,自从他发第一条做保险的朋友圈,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了。

亲戚们都对他嗤之以鼻,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他真的很棒,一点点研究保险行业,一点点分析内在的信息。

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很出色的保险规划师了,有自己的团队,有十分信任他的客户。客户还会经常给他寄点干果花生啥的,就这样,他的事业一点点扩大,帮助了更多的人。

他对我说,保险是好东西,只是很多人用的方法不对,就一传十十传百,说保险不好。但是它真的很有用。

他说,他希望能对保险行业有所贡献,让大家都能看病的时候不那么窘迫。

所以楼主,保险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之所以清北硕士都选择,只是因为他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辨别是非,不人云亦云。


很多东西,不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新真知


我是2013年硕士毕业,2015年因为女朋友的原因来到一个三线城市,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来到保险公司上班,就这样做了三年。说实话,保险条款研究的倒是挺明白,倒是没有客户,日子也不好过。

大家都知道,卖保险有很多方式,有的坑蒙拐骗,把保单卖出去就行,有的是各种聚会靠朋友帮助等等,倒是很少能有把保险讲明白的,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个产品可好了,你真的要买一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等等,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想说的是,保险是一份法律合同,真的需要一些高学历的人去好好讲解清楚,这样就不会出现“保险都是骗人的”这种说法。如果都是一些三无人员,随便把保单卖出去,将来不出事才怪呢!我见过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人,都被招进了保险公司,这是对客户的不负责啊!


数理化张老师


我211毕业[打脸][打脸][打脸]卖保险

可是我的学历在团队内部真的激不起一点浪花

别人清华北大毕业,中大硕士毕业,医学博士都在,我这个211小重本瑟瑟发抖

保险人都有自己的身份焦虑,当初进场我也挣扎了许久,觉得有点low

如果没有办法认可自己的身份,在这一行也待不久的,放宽心态,不断前行,美好未来在前方等着你


圆桌派文森特


我金融专业,从事保险管理岗位25年,基金公司5年。我觉得我还比较有发言权的。

因为我是90年就进入保险行业,当时唯一一家,没有竞争,完全国有,没有任何危机感,社会地位颇高,养尊处优。随着平安保险的成立,开始有了满大街的保险人员,有了竞争,但是也很瞧不起一个私营保险,更瞧不起大街上的业务人员!

随着保险的不断发展,成立越来越多保险公司,我们管理人员越来越不值钱,收入不高,小保险公司挖人也要销售精英,心理落差也越来越大。

回到你说的问题,我后来提职从机关到了基层,管理营销人员,培养了几个从销售人员做起,现在都已经是一些公司的高管了,最好的一个发展是已经做了全国性保险公司的副总裁!

所以以我的经验告诉你,既然有了学历的敲门砖,做保险销售同时也要抓住时机,有管理岗位(比如组训,讲师,个险企划,营销推动等岗位)空缺,就要敢于去竞争,从这些岗位再走到部门总经理,分公司分管总经理……一步一步,前途无量!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以后你们这些高学历的孩子,一定会站上更高的平台!

先写这些,欢迎交流!



JY中尧


千万不要看不起保险业务员,他们在专业技能和薪资方面已经超过了很多人。


即便是北大硕士,也不一定就可以把这份工作做好。学历不等同于能力。


想先分享一个身边特别厉害的保险业务员大牛。



年初,我因为想买保险,咨询了一位业务员A。他是上海交大,本科毕业,软件专业,因为后来不想从事本专业了,又想要时间自由一点,就转行去做保险。


目前他做了5个月时间,月收入在稳步提高,已实现月入5万+。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他的故事,特别励志。最近常听他说,真后悔没有早点从事保险这一行,不然我就可以给更多人带去希望,而不是像五年前的他面对家人生病,那样无助......


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工作,是给不少家庭带去希望的工作,值得去做。

你之所以失落,我觉得原因有三个:


01 对这个岗位有偏见


你能这样问,说明你目前对这个岗位不太认同,甚至是有偏见。


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是需要千千万万个人一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完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那些看起来所谓高端的工作,比如律师、医生等,总有一些工作是需要对应的人来完成。


越是优秀的保险业务员,越是把这项工作当成使命,因为这是给有灾难的家庭带去希望。比如,当发生不好的事情,迅速反应,给受害人和其家属做出相应的理赔,让他们心里有很大的宽慰。这份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岗位,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他可以走多远。如果一直觉得这份工作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甚至是有点大材小用,那么一定是做不好的。

02 目前工作没有给你带来成就感


估计你业绩做的不是很好,所以在不认同这份工作基础上,又多了一层失落,可以理解。


不知道你是否有认真分析、复盘过自己目前的业绩,是专业知识需要补充?还是和客户的沟通技能需要加强?如果你想有真正的进步,先要面对这些,不然还会在下一次或下一份工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是逃不掉的。


而且往往是,一件事带给你了正向反馈,你就有动力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就像我写文章,看到被收藏或转发的多,我就觉得自己写的还不至于很差劲,至少别人看了是有一些收获的。


你也一样,试着提高自己的业绩。一旦业绩好了,奖金多了,你自然就有动力了。

03 对自我认识不够清楚


感到失落,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你觉得自己大材小用。


曾经在我心气很高的一段时间,对当时读的学校一点都不满意,总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大学啊,比如北外、上外这些很厉害的语言类学校。可是高考成绩就在那里,我再不服气,也只能在那个环境下努力改变。


后来,回头看,是对自己认识不清晰。总生活在“我觉得”、“我以为”中,看似高考主要看成绩,其实对心理素质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一门科目考砸了之后。


自我的认识不太容易发生。你可以试着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掌握的所有技能,再写出你感兴趣的工作,看看这其中是否可以有对应、匹配的地方。


这个时代是有很多机会的,多去尝试,重要的是去行动,才有改变发生。

其实,把一件事情真正做好并没有那么容易。


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岗位,远远远望去,感觉没有什么难度。但只有真正去做,才知道成交一单不那么容易。需要你具有专业知识、比较强的沟通技巧、销售技能和关键时刻异议处理等。


而能把本职工作做到行业内的前20%是很厉害的。能够去带领一个团队,把业绩做得很牛也是很厉害的。不管你是做科研带团队,还是去卖保险的团队,有些能力是相通的,比如统筹规划、对数据的敏感程度、自我执行力以及管理能力。


只要是正正当当的行业,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就像只要是干干净净的钱都是可以赚的。


所以呀,调整好心态,不要心里不平衡,既然做了这个选择,就静下心来去做好当前的工作,能多签一单就多签一单,一点一点往上走。


学历重要,不过这份工作中,用业绩呈现你的能力更重要。


and夏小麦:正在践行日更2000字,喜欢倾听,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一枚女青年。碎碎念,其实是在念岁岁,希望到80岁还能记起今日模样。

and夏小麦


我18年11月加入保险行业的,之前在18年6月有接触过保险行业,也过去面试过,当时那家公司的感觉和氛围,以及接待我的人跟我的说话聊天谈吐,不禁让我对保险行业有了阴影,当时的确是觉得,做保险的,都是大爷大妈,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才过来做保险的。

一直到18年的11月,因为我目前大四,虽说我非常喜欢写文章,但因为之前全职4个月的写文章,让自己的生活规律极其不规律,也感觉自己 和这个社会脱节,因此就觉得自己必须得出来找份实习工作。就这么的,在我经历过四十多家公司的面试过后,我最终竟然加入这家,我现在还在的保险公司。

当时吸引我的,是这家保险公司的上班地点,是在市区的CBD地区,算是比较不错的商务办公区。到公司之后,我就发现,跟我6月份去面试的那家保险公司,完全不一样,这家保险公司里,百分90以上,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当时接待我面试的小姐姐,不论是颜值还是相貌身材,是真的真的吸引到我啦,哈哈哈。

然后就是面试,面试我的,也不过比我大2岁而已,一轮面试下,我就通过了,然后就是保险从业者都知道的,得开始一系列的培训。

在保险行业我是个新人,虽然短短的4个月,但让我对保险行业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保险的确是个好东西,毕竟当发生风险的时候,如果购买了保险,我们的经济就可以受到保障,可以有一大笔资金来缓解经济压力。

产品是好的,但就是卖产品的人,需要好好注意。

一份保险合同,有着四五十页,试问有多少保险从业者,能够从头到尾,非常详细、耐心,并且非常专业的讲解并进行解答?

很多保险从业者,都说自己的产品好,非常好,超级好,但如果让他回答具体有哪些方面比较好,他又很难回答出来。

保险是根据合同来的,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产品。如果你连合同都没有搞清楚,那请你暂时不要买。因为购买保险之后,相关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根据保险合同的条款来的。

如果向你推荐保险产品的人非常专业,那可以考虑在他手中购买。但问题是,有多少保险从业者,能把四五十页的保险合同,说得通俗易懂并且还专业?

因此我觉得,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加入这个行业,不专业,还不诚信的保险从业者,肯定是被时间和市场,逐渐的淘汰掉。


狼群讲历史


01 我谈谈我的经历。

前不久去面试一家公司,简介上的是6000-8000,去了才知道,底薪3000,一般刚刚进去的只有4000左右,转正之后的就是4500左右,做了两年多的有6000多工资。

所以,尽管简介上面写6000-8000,但是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是一般做了两年之后的员工才有的水平,了解到这里,其实我就不愿意去了。心寒,感觉被骗了一样。


有时候同一份工作不同学历薪资水平也会不同,卖保险也分不同的。有些学历高的人暂时没有找到好工作去卖卖保险让自己有饭吃先,这是无可厚非的。


而简介上的工资,其实很多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更多面试的几率,希望更多人过来面试。当然,是HR聪明,自己也能拿到更多相应的提成,而且去面试的多了,录取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也会更快完成招聘任务。

而不同能力的人,学历能力不同,薪资水平也会不同,同一个部门学历差异化,分工差异化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纠结。

02很多公司只是为了一个门面,简介上的工资基本都是一个总和的工资,是各种加起来之后的,去了之后会发现,有些对学历要求比较高,保持好心态。

公司也需要面子,也需要有适度的包装发布消息出去,让岗位和公司看起来更加优秀更加不错,也希望更多人来应聘自己的公司岗位。

但是很多来了之后,最后往往也会不了了之。因为各种待遇问题实在偏差太大了。有的人宁愿去其他公司重新找工作面试,也不愿意留下来。

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在自己还没有特别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发展空间大,能够保证自己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下来,稳定下来会更加重要。

作为一个职场人, 就是大人了,不要用不喜欢作为判断要不要留在一家公司的唯一标准和理由,这很幼稚。

不管什么职业,什么学历,踏实和勤快,认真和努力很重要。只有让自己稳定有个事做起来,后期不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加油。

欢迎关注我【壹味青年】,很独立爱自由,上班工作下班写作的职场达人,加入头条两个号同时过原创加V拿青云大奖,首个实战经验总结的专栏课新鲜出炉,现在订阅,还能获得不定期免费写作指导和运营技巧哦。

职场琉璃


保险行业是未来的朝阳行业,还记得今年跨年演讲中提到的,干保险的要么走投无路,要么身怀绝技,可是这几年忽然发觉身怀绝技的人加入保险行业的越来越多了!所以,不要对保险业有任何的偏见!之所以,之前有太多的不认同,是保险业刚刚起步时,人们的意识不高,业务员的素质整体偏低,导致有了一定的误解!我也是做保险的,2011面加入平安,和你一样,一个本科生,软件开发专业毕业,但是我不喜欢天天码农的生活,误打误撞走进保险行业,9年多的时间,在平安我收获很多,也成长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