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了某个公司50%以上的股票,是不是就可以操控公司了?

用户68852507


可能你是想问,如果购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你能不能就操控公司的股价了,如果能买入公司的50%以上的股票,是成功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但是距离操控股价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这个时候你虽然持有了50%的股份,但是剩下的50%的股票变化的很大的,不然很多股东持有50%以上的股东在质押股票之后就不会被跌的平仓。


股北洪帮主


你的胃口相当大啊,实际上,如果持股达到5%,就需要公告。市场上就会知道你对这家公司有意向,上市公司,大股东,交易所,都会发来问询函。

与此同时,市场上其它资金,就会觉得这家公司可能有故事,然后就是疯狂的一字板,

而你因为买入5%甚至更多的股票,而进入锁定期,

然后股价一路疯涨,你要不出更高的价格买进,

要么等禁售期结束,再行抛出。

实际上,游资多少靠合理做庄,短线合计持股往往超过实际流通盘的10%以上,

而如果单一账户,根本无法进行这样的操作。

大家可以看看之前宝能举牌南宁百货,引起国资股东增持应对时,股价的表现。


丁臻宇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买了一家公司百分之五十的股票,你就想控制一家公司?这个有点点不靠谱吧😂😂😂

首先拥有百分之五十的股票和控制公司是两回事,你忘了上市公司有个东西叫董事会。只有在董事会里面有绝对的话语权和一票否决权,控制董事会才能说控制一家公司。

你就算有钱,能买该公司的股票,但是超过百分之5就举牌了,证监会就会和你先聊聊了。

你拥有一家公司百分之50的股票,坐坐庄到时可以,但是恶意操纵股价也是违法的😂😂😂


大A韭菜籽


我看了下面一位朋友的回答,感觉回答的非常好。我们再看看,这位朋友说:按照通常股份公司的设计,持有超过50%以上的股份,构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

1.这个是没啥好说的,总数是100%嘛,超过50%当然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所以呢,只要是好公司,别人也不差钱的时候,原来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是不可能让其他人的股份炒股50%的。

3.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往往并不需要50%的股份,就可以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为很多公司的持股是比较分散的,你可能只需要持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就可以控制一家公司。

但是,如果公司员工不听你的,你就是空壳?为啥!这就是经济理论中一个毒药丸,你把员工都开掉,公司不能正常运转。不开掉,员工和你讨价还价。

所以,大股东和实际真正操控公司有时候不一定完全一致。

4.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持有50%以上的股份,也未必能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了同股不同权的设计,也就是虽说的同股不同权。




陈晓锐


这个方法听上去不错,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极少会出现这种情况。

30%的持股比例是一个分界点。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可认定为拥有上市公司控股权。但别忘了,这是“可认定为”,不是“一定认定”,很多时候持股低于30%的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的,高于30%的却不是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并不少。为啥?因为真正控制了董事会,那才叫真正的控制。

但这是2012年以前的规定,之后呢?2012年2月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做出调整,在一家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持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的2%的股份,可豁免要约收购义务。

很明显,这是对那些希望通过不断买入股票达到控股目的的资本野蛮人的约束。实际控制一家公司,还是上市公司不会这么简单的。

以上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与帮助。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工业自动化之窗


当然,百分之五十绝对能够操控公司,事实上公司非你操控不可了,公司一半都是你的,你不操控谁操控。

你的利益最大,你最希望公司价值提高,所以必须你来操控。

从法律层面,从股东章程层面,你都有绝对操控权。

除非,你在购买股票的时候,与其他股东达成协议,你放弃或者委托公司表决与操控权。并将之写如公司章程。一般来说没人这么做,如果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你认为其他股东比你更优秀,或者其他股东掌握公司核心竞争力,或者对行业特别能把控,而这不是你擅长,所以甘愿委托操控权。

这种数量的买入都发生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你买不起。

因为你买了超过5%以上的股票,就得公示,以后每次买每次公示,还没等你买到20%,股价早到天上去了。



元婴九品


 应当分四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按照通常股份公司的设计,持有超过50%以上的股份,构成了对公司的绝对控股,当然就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拥有控制权。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早期的时候,我们在引进外资时,有持股50%的限制。
  第二,从实践的层面上看,往往并不需要50%的股份,就可以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因为很多公司的持股是比较分散的,你可能只需要持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股份,就可以控制一家公司,有的时候,甚至只需要十个百分点,甚至更少的股份,你也可以是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比如,我们A股上很著名的老三股,曾经长期处于实际控制人只有很少股份的状态。
  第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持有50%以上的股份,也未必能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进行了同股不同权的设计,存在占股份少数比例的创始人股东始终实际控制公司的情况。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米、京东,还有等等,他们都是以相对比较小的股权比例,牢牢地控制着公司。
  第四,还必须提醒的是,即使你成为了公司地实际控制人,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操控公司。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对于大股东地权利依然是有监督有限制的,大股东一旦越界,同样要受到惩罚。毕竟,公司还有其他股东,所有股东的权利都应当得到维护。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普通的股份有限公司,50%以上可以称为大股东,但并不一定称为实际控制人

有限公司的主要几条控股线,分别有图上的法律效果。

其中如果达不到67%,并不能完全从股权角度完全获得公司控制权,

例如剩余股份的股东不同意你的决议,你的决议内容达不成三分之二以上,则没办法决议重大事项。

例如,很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在公司有很多权利,你的股份没达到67%,很多地方工商局变更法定代表人是需要提交三分之二的表决的股东会决议的。

此外,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控制并不能代表取得了公司控制权,公司控制权有多种方式

例如:一票否决权,比如股东协议规定某些股东虽然持有的股份很少,但对公司决议有一票否决权;

公司公章、证照控制,部分股东控制了公司的公章,证照,实际操控公司经营等。

如果是上市公司,则50%以上的控股基本上要强制收购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八十八条第一款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上市公司持股部分就可以控股公司,并不需要达到50%以上。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就是所谓控制公司的人,上市公司控制权这个词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法律概念了,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解释如下: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公司控制权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股份问题,股份不能决定全部,但没有股份也是不行的。


南京杨超律师


拥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控制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调三权分立(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拥有公司50%以上股份代表的是公司的所有权,但并不一定代表公司的经营管理权与收益权,万科就是非常经典的例子,王石当年是拥有经营管理权,但并不是公司的股东。华为的任正非只占有华为百分之一点几的股权,但任正非对华为是有绝对的话语权。


企业家随行者


首先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回答你,不一定。


一、首先得看这个公司的股东协议。


如果这个公司的股东协议上明确,这家公司的最大持有股份者就掌控这个公司的所有经营权利,那么你所说的,买了公司50%以上的股票是可以操控这个公司的。


二、其次看股东协议中的条款。

有些公司股东协议很明确的规定,50%以上可以操控这个公司的控制,但是如果有超过30%票数可以否定,这种操控也并不是完全的。也就是说,你掌握了50%股票数量,你可以在支持一件事情上,可以获得最大的票数。但如果股东协议上面明确公司30%以上的票数否定这该协议,是不能执行的,那么这个50%的控股其实也不一定能够对公司起到完全操控的作用。因此,股东协议是非常重要的。


三、还有一些公司,股东协议规定了,各种股权套嵌。


比如像腾讯,就是京东的大股东,但是股东协议里面规定了,虽然他是持股的大股东,但是公司的经营权还在刘强东的手中。


综上所述,控制一家公司,并不是直接去买50%以上的股票数量,就可以了,而是要详细的去研读它的股东协议。有些公司你可能只需要持有20%的股份,你就可以对这家公司进行操控。但有些上市公司,即便你持有了它70%以上的股份,你仍然对这家公司无法操控,这就看这家公司当时的股权协议,以及收购协议当中的具体的体现到底是什么。

甚至有些公司整个管理团队虽然占比不高,但是他们对整个公司的影响其实是比较大的。比如像万科当年被收购的事件。其实从股权的角度来讲,可能门口的野蛮人其实已经获得了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份。但最后,整个上市公司的经营团队不满意投资人,因此,他其实也无法对这个公司形成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