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提起鑑真,大眾所熟知的無外乎其6次東渡的驚人毅力。

鑑真,唐朝僧人,763年(廣德元年)6月6日,鑑真在唐招提寺圓寂,終年76歲。日本人民稱鑑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

唐招提寺,在日本奈良,為何我唐一代高僧最終逝在異國呢?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故事要從日本神龜元年說起,當時文武天皇的長子—聖武天皇繼位。

聖武天皇篤信佛教,尤愛唐朝文化,先後十餘次派遣數量龐大的遣唐使,不僅引入大唐藝術珍品,還命人模仿製作,在位期間出現“天平文化”盛景。

開元二十一年(733)當時日本遣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來我國留學[2] 。日本僧人榮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託,延請鑑真去日傳戒,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鑑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之後,鑑真及其弟子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由於自然環境險惡以及地方官員的阻撓而失敗。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惡風怒濤的襲擊,在海上漂了半個月,這次歷險也直接導致62歲的鑑真雙目失明。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彌堅,從未動搖。終於在第六次成功登陸日本。

此行鑑真不僅攜帶了大量佛經、醫藥、書法,還帶去了貓(又稱唐貓),初為避免隨船的物品被老鼠咬壞。這一舉措給日本國內引進了貓這一動物,唐貓隨著鑑真入東大寺正倉院後繼續擔任守衛佛經、醫藥、書法典籍職責,因其數量稀少,只有皇室能豢養,加之佛教予其的光環,被信仰佛法的日本人民賦予了其靈化能力:招運、開運、轉運、守運,謂:正倉開運貓,後入豪德寺又稱招財貓。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由於招財貓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導致眾人只知招財貓,不知正倉開運貓,其實正倉開運貓和招財貓同宗同源,都源自“唐貓”,豪德寺為最初正倉開運貓的分支,同時靈化能力也發生了改變,僅“招財”。

而正倉開運貓後又逐漸演化出靈貓團體,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靈化能力,概括來說擁有交通出入、宅、愛情、子嗣、財、健康、事業、社交八大運勢。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說起日本的寺廟文化,繞不開“御守(護身符)”,無論是本國人民還是各國旅遊人員,在參觀完寺廟之餘總是會求一個御守用以祈願幸福,避除厄運。

眾多的寺廟和神社,都有自己獨特的御守,式樣精緻且種類豐富,御守功能也有所不同。御守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物品,即便在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流行。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正倉開運貓和招財貓御守成為諸多赴日旅遊的人祈福首選,除此之外,周邊產品也遍佈生活各處,可愛的形象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日本正倉開運貓(招財貓),其實是鑑真高僧帶去的?

回到最初,如果當初鑑真沒有將唐貓帶上船,如果不是正好乘著佛法的東風,也許日本的貓文化要推遲很多年、甚至根本不會演化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