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兄死叔就嫂”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小幹探


小時候在農村是無憂無慮的,平時和小朋友們玩耍,或者是聽老人講故事,而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老人們所講的俗語,他們不僅接地氣,而且易懂,可以說十分受老人們的喜歡,而現在這種飛速發展的時候還是可以閃閃發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了兩則俗語,希望大家可以喜歡這幾句。

1,男把妻為室,女把夫為家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知道現在的妻子在家庭中還是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的,如果一個人沒有妻子,就相當於沒有一個家,甚至家裡的一切事務也離不開妻子,畢竟收拾家務,照顧孩子,照顧老人等工作都是女性負責的比較多,甚至你工作完回到家之後,還會為你留下一盞燈一碗飯,讓你覺得這是一個家。

相對應的,如果一個家庭中的男人十分有能力,那麼女人也會十分的幸福,畢竟一個家庭的幸不幸福,多半是看男人的可靠性,兩人的互相攙扶,才是人生之中最大的幸福,這也是為何女性都以男性為主,這也是以前傳下來的一個習慣。

2、姐死後門檻斷,哥走後侄不親

其實現在老人們經常會說“三親三不親”(不知道的可以上網查查),其實這就可以看得出來,親情之間也是有遠有近的,而這主要是看到底有沒有血緣關係的原因,有句老話便是“舅舅家的牛外甥家的頭”由此可見舅舅和外甥之間的關係是多麼的好了,那是因為舅舅和外甥的血緣是比較近的。

因此很多時候,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就比較疏遠,這就是為什麼開頭我會那麼說了,因為只有姐姐在世的時候,和姐夫之間的關係才會很好,一旦姐姐過世,那麼小舅子和姐夫的關係也就淡化了,走動自然會少了,而哥哥去世之後,他的後代也會往來很少。

但是這句話的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只是知道的人很少,那便是“舅走表不來”說的便是這一帶有關係的人,一旦去世,那麼剩下隔代的人之間關係並沒有那麼親密,自然而然的關係就淡了,漸漸地也就不來往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話?

而在你看來究竟血緣能不能決定這件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