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01

順豐小哥破題連升三級,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

災難面前,最考驗人性,這一點毋庸置疑。就像在這次疫情面前,有人瞞著家人奔赴疫區,也有人在出逃國外躲疫情,還有人不顧危險在疫區做起“生命的擺渡人”。

這人就是順豐的快遞小哥汪勇。

他最近被破格提升三級,火速完成從快遞員到分公司經理的三級跳。不僅如此,他還受到了各類點名表揚和稱讚。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的特別獎勵,《人民日報》更是點名表揚,說他是“抗疫時期的生命擺渡人”。

因此,他也成功登上熱搜。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一名不起眼的快遞員,他究竟憑什麼得到這麼多人關注呢?

放在平時,今年35歲的汪勇,不過就是一名名不見經快遞小哥,偶爾兼職網約車司機,但就是這樣一位渺小的快遞小哥在疫情期間,卻以一己之力撬動了整個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線。

醫護人員出行困難,他就以一己之力組建志願者車隊;醫務人員沒飯吃,他就想方設法讓他們吃上飯……

可以說是哪裡有需要,他就去解決哪裡的問題。

這是沒有報酬的工作,他卻盡心盡力,遇到困難解決困難,遇到阻礙剷除阻礙。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快遞員,卻挑起了社會大責任,扛下了重擔。

災難就是一面照妖鏡,你能從中看到人生百態。

疫情面前,有人奉獻,有人默默付出,也有人高調作妖。

作妖的網紅人在海外度假曬美景照,鍵盤俠在道德綁架明星捐款,無私奉獻的醫護們在和時間賽跑,和死神搏鬥,而那些默默付出的志願者在不起眼的地方做著後勤保障工作。

但終究,那些默默付出的人還是會被看到,作妖的也只能是被唾罵。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02

時代不缺能人,缺的是有擔當、趕行動的人

可能很多人會問,志願者那麼多,憑什麼是汪勇被點名表揚而不是別人呢?

他的故事還得從除夕之夜說起。

忙碌一天後,終於閒下來刷手機的他,突然在網上看到一則“求助信息”,這則信息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發出的:明早6點下班,沒公交沒地鐵,4個小時了還沒約到車。

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後汪勇給這求助者回復:我去接你。

可想而知,在那個時候,冒著巨大的危險出去,家人肯定不同意,但自己看著這樣的消息,也不能視而不見,所以汪勇對家人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公司要加班。

當汪勇接到求助護士後,才知道大量的醫護人員在一線奮戰多天後,不僅沒車回家,更是連睡安穩覺的地方都沒有,於是大年初一這一天,他就載了30個人。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但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醫護人員的需求是成倍數的增長,這是擺在汪勇面前的第一道選擇題。他可以立馬放下轉身回家,過安穩日子,畢竟那個時候,想保命沒有錯。

可汪勇並沒有這麼做,而是想辦法解決目前困難,他開始發動朋友圈的力量招募志願者。這時候汪勇展現出了他的領導才能,他招募的志願者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獨居和有防護用具。

很快,一支二三十人的志願者司機小分隊就組織起來了,同時他要求自願者車隊每天必須消毒處理,每送完一次就消毒一次。這種方法雖然繁瑣,但很奏效,他的志願者小分隊竟然做到了無一人感染。

後來事態發展越來越嚴重,醫護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志願者根本不夠用,這時候他又再一次展現了他的領導才能。

這次,他開始嘗試和摩拜、青桔等聯繫,搞來了近千輛共享單車和400輛電動車放在醫院門口,解決了醫院附近人員的交通問題,又溝通滴滴把司機的接單從3.5公里擴大到了15公里,甚至考慮到特殊情況,專門讓一志願者在醫院留到一點半應急。

就這樣解決了交通問題。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剛解決了出行問題,他又發現醫護人員的另一難題,吃飯。

陸續有外來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但停工停業的城市沒有餐食提供,很多人只能吃方便麵和餅乾。當他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說“想吃大米”時,汪勇又開始了行動,他聯繫了一家飯店願意給他16元成本價的套餐,他訂了300份送到那位想吃米飯的護士醫院。

但以他的力量遠遠不顧,怎麼辦?

他開始發動身邊力量找資源,先是找到兩家飯店願意為醫護人員每天免費提供一百多份的盒飯,但這根本滿足不了需求,他又繼續找到一家飯店老闆願意免費提供做飯場所,加上捐的食材,2月5日,汪勇組建的志願者餐廳也有了,這家餐廳每天可以產出700份盒飯,無償提供給醫護人員。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隨著疫情的加重,他的志願者餐廳也不得不面臨關閉。他又找到了一家可以提供15000份盒飯的便利店。但隨著管控的嚴格,便利店也面臨著關門。

這時候的汪勇再一次顯示出了自己的才能,他要去跟政府部門溝通。

不得不說,這個35歲的小夥不僅有組織能力,做事還有魄力,誰下令關的就找誰。就這樣,他聯繫上街道辦事處,說明情況,最終上面同意了,便利店重新開門,這又解決了吃飯問題。

如果你以為汪勇就做這些,那就錯了。

解決了吃和行,他又開始解決醫護人員的生活需求了。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汪勇帶領的志願者團隊更是專門組建了一個醫療服務群,在這個服務群裡不管是修手機、換眼鏡腿、充電器還是買拖鞋等等各種瑣碎需求,只要有人需要,他們就能幫忙辦到。

可以說只要醫護人員需要的,他們都能搞來。醫院因為不能開空調,保暖無袖羽絨服成了最需要的物件,汪勇知道後就去籌集了10萬元,愣是把武漢商場所有的羽絨服買得一件不剩,又在廣州定了1000件。

有的醫療隊防護鞋沒了,他更是連夜往返100公里到一淘寶賣家手裡運回了2000雙防護鞋。有的醫療隊想給隊員過個生日,汪勇知道後搜遍全城為白衣天使們找來了蛋糕。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這樣的細小瑣事還有很多很多,在此之前從未有人知道,都是在他上熱搜後被報道出來的,但走紅後的汪勇面對鏡頭卻說,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

這樣一個小小的快遞員,憑著自己的一腔孤勇,撐起了醫護人員的後勤保障,成了疫情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後來在很多采訪中,很多志願者都說:汪勇給了我們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我們就想跟在他的後面,多做一點有意義事。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為什麼他們心甘情願,不帶任何怨言地聽汪勇調遣?不過就是那句汪勇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這股力量叫擔當和責任。

大難當前,不退縮,勇敢擔起重任,衝在前面,有組織有規劃地開展工作,這是一種當擔。遇到困難,他有A計劃也有B計劃,能解決問題,能掃平前面的障礙,這對整個志願者團隊來說,是一種責任。

這樣的人,誰不願意跟著他做事呢?

其實,這個時代的能人很多,為什麼偏偏是一名小小的快遞員搭建起了保障後勤線,組織起了志願者團隊,實現了三級跳呢?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這份當擔和大局觀的思維。

其實,這個時代從不缺能人,缺的是有擔當、趕行動的能人。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03

時代從不會虧待有擔當、有大局觀的人

2月19日,在接受《面對面》採訪的當天,汪勇接到了復工通知。因為他在志願者活動中的表現突出,公司破格將他提升三級,這一跳他就從默默無聞的快遞員升到了分公司經理的位置,手裡分管四個營業網點。

要說業績,肯定有人比汪勇更出色、更優秀,但別人升職起碼是一級一級往上爬,還得去擠破了頭,但汪勇卻能三級連跳,還不用跟別人在一條獨木橋上擠。

果然,這個時代可從不會虧待這樣有擔當、有大局觀的人。

人要進步,從來都是主動式擔當和心懷大局的格局和思維。災難面前,自保是本性,而主動去幫助別人需要有擔當和大格局的人才能辦到,而時代的進步也是需要這樣的人來推動。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危難之下,說不害怕都是假的。

但就是在這危難之下,大家宅家不出門的時候,醫護要逆行,背上行囊深入病區,志願者要說服家人,暴露在病毒之下,為的就是建立一條生命保障線。

疫情之下,全國的行業停工停業,但快遞行業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成了最美的騎行者。

他們每天帶著各種“彈藥”穿梭在城市各個角落,他們使命必達,把需要的物資一批一批運往需要的地方,沒有怨言,只想著如何能把急需的物資送達。

他們沒有響亮的名字,沒有耀眼的業績,也沒有太多的關注,但個個都承擔起了自己那份責任,或者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最美快遞員破格連升三級,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他卻說做了該做的事

沒錯,他們才是這個世界真正的“無名逆行英雄”。

當然,他們做的這些事也越來越多地被大家關注到,越來越多的人為他們點贊,人民日報《勇往直前--4位快遞小哥的戰“疫”故事》一文,更是特地點名表揚了這群堅守在陣地的無名英雄。

不管是實質性的升職加薪,還是社會的高度讚揚,都屬於那些真正能擔責、有大局觀的一群人。

所以,時代需要這群有大局觀的人,也永遠會獎勵這群有大局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