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我現在錢賺夠了,以賺錢為目的的事情已經不是我唯一的目的了。”在潘石屹自己主持的短視頻節目“潘談攝影間”中,這位已經淡出房地產,關鍵詞變為攝影、寫作、木工、網紅的SOHO中國董事長說。

最新流傳的消息是,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後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約合280億元人民幣)。公開信息顯示,潘石屹和張欣夫婦共同持有63.93%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據路透社報道,潘石屹和張欣夫婦計劃在黑石達成交易後仍保留少量股權。

3月11日,SOHO中國發布公告,公司在與海外金融投資者洽談,以探討進行戰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導致也可能不會導致就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約。

6年間,SOHO中國不止一次出售國內資產,如果此次交易做實,意味著潘石屹、張欣夫婦將“清倉”在中國的主要資產。曾經在商業地產界掀起巨浪、存在感極強的標杆型房企SOHO中國,將與其締造者揮手告別。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潘石屹和任志強在阿拉善

通往SOHO的路

“這是潘石屹先生的祖宅,一箇中國西部農村最普通的院落。從這個小院,到北京CBD,再到紐約中央公園,40年,走得真快,真遠。”一位財經主持人曾在微博發了這段話,下面是發過一張跟潘石屹在一座房前的合照。

甘肅天水的一個農村,是潘石屹出生的地方。

早年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描述過那個村子的樣子,全村除了大隊以外幾乎沒有磚房,全是自己蓋的土坯房。

父母因為出身不好,家裡大量的房子都分給了村民,他們回到農村的時候,就住在一個臨時搭的廚房裡,那是潘石屹出生的地方,在1963年。母親記得,他出生沒幾天,窗外就飄來一片落葉,房子是漏風的,11月份的天水,特別寒冷,

在眾多的報道中,可以大致梳理出他後來的成長軌跡:後來由於政策的原因,他們一家人搬去城鎮。貧窮的生活讓他不得不每天干大量的體力活,以至於1979年,考入蘭州培黎石油學校(國家級中等專業學校)後,因為十分瘦小被同學嘲笑。

兩年後,潘石屹以年級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石油管道學院(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國家石油部工作。

1987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去廣州、深圳,第二年就做出辭職南下的決定。但剛開始並不順利,只是做一些導遊、接待、培訓的工作。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青年時期的潘石屹

兩年後,他轉戰海南,從搬磚做到磚場廠長。同一時期,地產界的另一位響噹噹的人物馮侖也來到了海南。那時候,人們把那裡看作第二個深圳,遍地都是希望和黃金。

1991年,海南經濟遭遇第一次低潮,人和資金都紛紛撤出,潘石屹的磚場也遭遇停產。也就是在這之後,潘石屹結識了馮侖、王功權、劉軍、王啟富、易小迪,幾人合夥組建萬通的前身——海南農業高科技投資聯合開發總公司,這就是後來長期影響中國地產界的“萬通六君子”。

據馮侖後來回憶,當時海南最吸引人的就是房地產項目,但他們都不懂,“全憑感覺”。

拿著1000多萬元的高息貸款,他們進入房地產,1992年通過運作海口“九都別墅”項目,賺得了“第一桶金”,隨後不斷在海口、三亞炒房、炒地。據說,從1991年至1993年海南地產泡沫之前,萬通的資產已經達到了10億元。

坊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是,他們獲得了內部的消息,在泡沫破滅前全身而退。

1992年,北京萬通公司成立,才有了後來很多標誌性樓盤,包括北京萬通新世界廣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大廈等。潘石屹與任志強等人相識,也是在那之後兩三年內發生的事。他人生中重要人物、妻子張欣也是在那幾年登場。

“跳進火坑”是當時張欣嫁給潘石屹時聽到最多的話,美國一本雜誌還把二人稱為《土鱉和海龜》。她這樣解釋選擇完全不搭的、外在條件相距甚遠的潘石屹的原因,骨子裡自信、思路獨特新鮮、厚道和樸實。

1995年,“萬通六君子”各奔東西。隨後潘石屹和張欣夫婦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開發商業地產項目,5年後,“SOHO”的理念正式在全國範圍推開。

此後的很多年,潘石屹處在高光時段:他收到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被美國《時代週刊》專訪,獲得讚譽,“中國新型寫字樓及公寓的締造者”、“給中國一貫單調的公寓和寫字樓帶來了明快的色彩”;

在2007年,SOHO登陸港交所,創造當時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企業IPO;憑藉在社交媒體的活躍,潘石屹粉絲人數的最高紀錄是1800萬。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潘石屹、張欣夫婦和他們的孩子


連續撤退

2012年,潘石屹正式宣佈SOHO的主要盈利轉變為北京、上海的樓盤租金收入,從“開發-銷售”向“開發-持有”,這一戰略轉變,被很多人認為是SOHO的拐點性事件。

人們分析,當時房地產過山車式的軌跡讓潘石屹想起20年前的海南地產泡沫,人們從那次轉向推測出潘石屹夫婦穩健的經營風格。

這種風格讓SOHO幾乎停止拿地和銷售,錯過隨後幾年的地產牛市,被後起的房企不斷趕超。有統計稱,在2015年之前,SOHO中國的賬上現金基本保持在100億元以上,而經過四年的大幅減少,截至2018年,賬上現金驟降至7.22億元。

2018年度業績數據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7.21億元,淨利潤規模為19.25億元。作為對比,SOHO中國巔峰時期的數據是:2010年SOHO中國營收182億元,2012年淨利潤105.85億元,兩項指標分別跌去90%以上和80%以上。2019年上半年延續了這一趨勢,營業額約人民幣8.89億元,淨利潤大幅跳水同比下滑48.36%。

轉型後業績的持續下滑令外界持續質疑,但潘石屹和張欣卻看起來堅定不移,在2015年年初,SOHO中國在轉型的路上再邁一步,推出的共享辦公空間SOHO 3Q。

2016年業績發佈會上的消息稱,SOHO中國在北京和上海多個繁華地段建設了超過170萬平方米的辦公物業,這些辦公樓讓SOHO中國去年的租金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了148%,達到了10.52億元。CEO張欣認為,SOHO中國的轉型相當成功,儘管不再銷售物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利潤的下滑,但SOHO中國已經從銷售型企業完全轉變為出租物業的開發商。

但很顯然,SOHO已經在新崛起的萬科、恆大、碧桂園、融創等主流房企中掉隊,規模早已相差萬里。

按照最初潘石屹的預測,“五年後,SOHO租金年收入將超過40億元”。但在2017年的一次公開場合,他以SOHO現代城為例,指出1999-2000年建的房子,租金回報率從15%降到2%。而SOHO中國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年息是4.4%,即便融資成本已經是地產行業裡最低,但租金仍然無法覆蓋。“SOHO中國員工白乾一年,還要每年賠2.4%的利息進去。”

隨後他曾多次公開表示,對比美國辦公樓租金回報率接近4%,紐約5%、6%,“中國租金回報率我都不好意思說。”

而被他寄予厚望的SOHO3Q,似乎也並不如人意。2019年他曾向媒體坦言,截止2018年底,SOHO3Q的規模未達預期。“我們的3Q沒有完成任務,原來計劃5萬個座位,現在是3萬多。”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被潘石屹寄予厚望的SOHO3Q,似乎也並不如人意

也許這些可以解釋2014年開始,SOHO陸續大手筆出售在中國的資產的原因:當年以總價82.8億元的價格出售上海的SOHO海倫廣場、SOHO靜安廣場以及凌空SOHO近一半的物業;2015年,向復星集團出售所持上海外灘國際金融中心8-1地塊50%的股權,總價84.93億元;2016年以32.2億元出售上海的SOHO世紀廣場;2017年又以85.8億元的價格出售上海虹口SOHO以及凌空SOHO剩餘的物業面積。

有統計稱,SOHO中國在5年間累計出售資產套現約293.41億元。

原本外界認為潘石屹在2017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未來不再出售資產,可能成為轉向燈,但一年多後,SOHO再次公告以7.61億元的價格,出售位於北京的9個商業項目、共計2583個地下停車位組成的資產包,讓這種猜測戛然而止。

2019年10月底,媒體報道稱,SOHO中國計劃將位於北京、上海兩地的核心資產“八大金剛”(北京的望京SOHO、光華路SOHO2期、前門大街、麗澤SOHO,以及上海的外灘SOHO、SOHO復興廣場、古北SOHO和SOHO天山廣場)全部出售給外資公司,總價為80億美元(約合563億元人民幣)

,另據消息稱,潛在買家是黑石集團和新加坡的GIC公司。

“若交易成功,則意味著潘石屹SOHO中國在境內資產基本清倉。”評論做出幾乎一致的判斷。

今年3月10日,傳聞再起,消息稱黑石集團正與SOHO中國就後者私有化進行談判,交易價值40億美元。黑石集團提出的私有化報價為每股6港元,較SOHO中國1月份平均收盤價溢價近100%。隨後SOHO中國股價暴漲,緊急停牌。

黑石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獨立另類資產管理機構之一,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幾次與SOHO中國傳出交集,有分析稱,與其亞洲房地產業務負責人閻巖有關,閻巖曾是潘石屹長期下屬,SOHO中國前總裁,2018年3月因“尋求個人發展”而辭職。

有人說,這是潘石屹的B計劃,從賣物業資產,到轉賣上市公司股權。

分析認為,SOHO中國僅出售資產的話,回收的現金仍然會留在上市公司體系內,潘石屹並不能直接“撤退”。但假設黑石出面私有化SOHO中國,潘石屹套現將更為直接。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併購操作,與其他併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簡單理解,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這家公司退市。

有從事公司證券的律師對媒體稱,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因股票價格、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於其長期發展。

此前,潘石屹曾表示,香港散戶並不瞭解自己的公司,當前股價與公司利潤增長相比偏低。

無論交易是否達成,潘石屹夫婦都無法擺脫外界對他們“去意已決”的解讀。

此前多年,潘石屹一直是地產空頭的代表,“全中國的房子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年輕人不要買房子”,跟勸人買房的任志強唱了很多年的“對臺戲”。

2017年,潘石屹曾公開表示,“我現在金盆洗手了,所有房地產的事情都不談,只談攝影和寫作。”他在眾多場合出現,主持、出書、攝影、電影、木工,除了介紹時的抬頭和大手筆出售資產的傳聞,人們似乎都快忘了這個曾經的地產大亨。

跟王石、任志強一樣,這位最早一批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的人,也許很快就要徹底退出這個舞臺。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做木工的潘石屹

閒雲野鶴的難題

2019年的一個飯局上,潘石屹抱出一個木雕,告訴大家,“這是任總(任志強)今天的作品”。任志強說,“等我做一批,你拿去拍賣,給咱阿拉善SEE籌款。”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是2004年6月5日由中國近百名企業家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裡沙漠月亮湖畔發起成立,任志強是第五任會長,潘石屹是創始會員之一。

這幾年人們在很多跟房地產無關的場合見到潘石屹,給家鄉賣蘋果、做談話節目主持人、參加綜藝節目等等,這些角色似乎都在傳遞一個信號,又一個在曾經在地產界叱吒風雲的人物,迴歸到閒雲野鶴的生活。

但對於一個“網紅式”的企業家來說,這顯然沒那麼容易。

出售中國資產的同時,從2011年開始,潘氏夫婦通過家族信託投資了大量海外資產,包括7億美元買下美國紐約曼哈頓廣場旁的港務局長途巴士站辦公大樓,6億美元收購曼哈頓公園大道廣場的49%股權,以及7億美元聯合巴西財團收購美國通用汽車大廈40%的股權等。

另有統計數據,從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潘石屹累計註冊7家公司,且公司股東均為註冊在境外的公司,註冊資本從150萬元至2億元不等。

不少人認定了潘石屹要“跑”。對此,無論潘石屹如何解釋“這是謠言”,“跑不了的”,都於事無補。

最近疫情發生後,他又被捲入發微博蹭熱度,不捐款的漩渦,有人翻出了此前汶川地震他捐贈的200萬的舊文,也翻出了此前他們夫婦向哈佛、耶魯分別捐款1500萬美元作為比對,並強調他的兩個兒子正是在這兩所學校讀書。也有支持者稱,捐不捐款是個人自由。

潘石屹“退群”?持續出售國內資產,5年套現293.41億

與很多企業家一樣,公益也是他的生活之一。

除了前文提到的阿拉善和富平基金的資助人,他還與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基金會,旨在通過資助教育而改變貧困地區的學生和家庭的命運,也資助過家鄉的學校。

潘石屹最新發的一篇微博,在今年的1月10日,“最近我給家鄉建的養正幼兒園建成了。40年前,我帶著家人和鄉親們的囑託離開了村子,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因為教育,我們小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今後養正幼兒園也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屬於未來的人才。”

從中,多少能夠讀出一些他做公益的想法。

“要想扶貧,首先要做教育。所有的時間、資金、精力都要放在教育上去。”2017年他曾在公開場合演講時稱,當時他談到了資助中國學生去哈佛和耶魯留學的事情,“我們每年都去看這些學生,他們成長的都很好。可是在國內卻引起了特別負面的評論”,“一開始他們基本上把我們定位成黑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賺了錢,把錢送給帝國主義,然後我就說是中國貧困的學生,一個美國學生都沒有。可是,沒人聽。”

但質疑隨之而來——有幾個貧困家庭的中國學生能進入哈佛、耶魯?“網紅”潘石屹的高調和他房地產商的身份,註定讓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公眾放大檢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