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醒醒,廠商不可能給你做科普

近期各種廠商越來越喜歡搞科普了,這裡想整理一下一些基本的邏輯。

首先,廠商是沒有系統化的能力搞科普的。

說能力可能有些不清晰,難道一大堆硬件工程師搞不來科普嗎?

那我換個詞,廠商是沒有資質來搞科普的。


快醒醒,廠商不可能給你做科普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你看到的所謂的科普,其實是公關崗位寫出來的。

最常見的是出了一個公關危機,要解釋,公關找工程師解釋,然後轉化為普通人能夠聽懂的語言或者圖像文字,這也是公關的價值和正當職能所在。

但如果這種科普是為了做輿論對沖出現——說通俗點就是廠商互噴。如果是為了這種目的搞科普的話,天然立場就是有問題的。

最基本的問題就是信源問題。

如果是為了解決企業公關問題,那麼工程師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那如果是高管過來找工程師,說你給我懟死他,就這個點。

工程師能咋辦,說自己的老闆有病麼?那肯定只能想辦法找一切缺點來懟。

這就是廠商科普基礎盤的不存在。


快醒醒,廠商不可能給你做科普



其次就是我們要搞懂,廠商天然有義務對自己產品的優點進行放大,從立場上來看這是正當的。

比如小米4的奧氏體,實際上是很好的營銷手段。

還有把七系鋁叫成航空鋁,這本身也沒啥問題。

只要貨是對版的,沒有說是這個東西,最後給你另一個東西,那就是沒問題的——如果有這種虛假宣傳,那你買的可能不是手機,而是非常好的理財產品。

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產品優點的科普就是很正常的,但是——

但是沒有任何廠商會告訴你自己產品的缺點,他也沒有義務告訴你,從職業道德上也不會告訴你。

但廠商做宣傳會導致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所以一般吹牛逼都是媒體來的。

比如說把手機吹得可以和遊戲本的性能媲美,這種事兒都是讓媒體來的。

這裡希望各種預算充足的甲方可以加我:lovemoney520,來者不拒,擅長各種體位……


快醒醒,廠商不可能給你做科普



最後。

所以營銷就是營銷,互懟就是互懟,假借科普說事兒,實際上說的都是片面的觀點,誰來幹這事兒都不體面。

business is business。

看戲好好看戲,幹嘛要迷信廠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