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街道“一核两心三手硬”书写基层抗疫答卷

<table> 新桥街道“一核两心三手硬”书写基层抗疫答卷

新桥企业获宝安首笔补贴金。

/<table>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深圳西部一座古镇往日里宁静的生活节奏。

蓝天白云、绿水悠悠,宝安区新桥街道刚刚度过“三岁”生日,辖区内一批新兴产业落地生根、一系列重大项目正在建设,如何让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街道内外来人口众多、城中村星罗棋布,如何让“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到实处?

疾风知劲草,面对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大考,新桥街道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从党员冲锋在前到群众无私奉献,从社区贴心服务到企业爱心助力;从保障有序复工到政企同舟共济……新桥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因势利导,以“一核两新三手硬”交出了一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桥答卷”。

强化核心 党建引领▶▷ 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身为党员,我虽然去不了疫情前线,但想尽我所能,在后方尽一份绵薄之力。”喜格酒店的负责人吴凯鹏是一位有着16年党龄的党员。疫情发生后,他立即联系新桥街道办,将自己的酒店贡献了出来,作为医观隔离使用。

从酒店整体消毒,到给客人免费派发口罩,再到将酒店提供给政府使用,在吴凯鹏看来,个人的损失无关紧要,身为党员,必须先服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

而在另一家医观隔离酒店——维也纳酒店内,时逢春节假期,加之要接收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旅客,酒店的服务人员一时却步,但隔离观察人员的生活服务和保障却不能因此止步。

“我先上去,我来打头阵!”在新桥街道委派工作人员的时候,党员黎伟翔自告奋勇报了名。为了保障留观人员的隔离防护与生活需求,黎伟翔等街道的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来到医观隔离点。

于是,在酒店大堂,一张办公桌成为黎伟翔和同事们工作的地方。这里接通了酒店前台的电话,24小时服务留观人员,黎伟翔和同事们成为全天候值守在该医观隔离点的“红色管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桥街道,如黎伟翔一样的党员还有许多,他们无惧无畏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身为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疫情侵袭,新桥街道发起“红色动员令”,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组织1000多名党员干部全面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街道率先制定了五大类41项工作指引,以“一把尺”条目式、图表式实现有序规范管理。

为了守好入深车辆的防疫“关口”,新桥街道成立街道广深高速新桥出口交通联防检疫站临时党支部,从除夕当天起,该党支部的全体成员就第一时间前往广深高速新桥收费站深圳出口、广州出口、沙井出口进行疫情防控执勤,分3个班次,24小时轮流把守。45名党员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为深圳守好“西北大门”。截至目前,新桥高速口检疫站共检查车辆约30万辆,检查人数近85万人次。

服务贴心 捐献暖心▶▷ 各界力量汇成战“疫”合力

从每天一早登记台账开始,到晚上踏着夜色收工回家。这样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工作强度,万丰社区的党委副书记陈惠珍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

“万丰社区登记在册的湖北籍人员共有7000多人,防控疫情任务重、压力大。”陈惠珍介绍称,为此,社区立即部署,调动网格和社区现有的工作人员迅速建立明晰的台账,并从零开始建立了31个社区检疫卡口,配置人员24小时值守。

为了保障楼栋住户每日生活需求,陈惠珍牵头成立了“居家隔离人员生活服务组”,全程提供代购、生活指引和垃圾处理等服务。只要居家隔离人员一个电话,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会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态度,将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疫情无情人有情,居家隔离不隔爱。万丰社区是新桥街道贴心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新桥街道想尽办法为居家隔离人员送服务、送温暖,力争让每一位留观人员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据悉,新桥成立了91支“社区党委+股份公司+物业公司+网格+社会组织”的“五位一体”居家隔离服务队,提供送菜、送快递、送生活用品、送防护物资的“四送”服务,解决隔离人员后顾之忧。

同时,新桥街道迅速组建团委、网格综管、维稳综治、城管、应急分队等5支抗疫青年突击队投身防疫一线。这5支突击队共由120名团员青年组成,年龄为18岁至35岁,人数居全区之首,率先实现机关社区青年全覆盖。

为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工作,新桥充分发挥“帮女郞”女网格员、女性社区委员等柔情优势,依托馨和家园等载体,打造防疫期间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自防控疫情工作开展以来,许多爱心企业和市民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帮助,涓滴汇海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在万丰社区,先后有万丰股份合作公司、海岸城、新桥商会、佰佳华等爱心企业送来口罩、消毒液、牛奶、饼干等物资。“各检疫卡点也经常收到爱心市民送来的消毒液、一次性手套和面包点心等。”陈惠珍称,这让坚守社区检疫卡点的同事们倍感暖心,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一股股爱的暖流。

此外,新桥商会积极发动企业捐赠物资抗击疫情,累计捐赠口罩、防护服、测温仪等各类物资和捐款353万多元。截至目前,辖区爱心企业共捐赠价值上千万元物资助力战“疫”。

有序复工 全力复产▶▷ 防疫、复工、安全“三手硬”

连日来,广东省德昌电机有限公司(下称“德昌电机”)接连收到“好消息”——街道前脚刚派专车接回返岗的外省员工,后脚又送来了逾180万元的企业补贴资金。在宝安“撑企十条”出台后,新桥街道争分夺秒将政策落地,新桥企业德昌电机领到了宝安区首笔补贴金。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当下,新桥街道正做足准备全力“迎考”,坚持疫情防控、复产复工与安全生产“三手”都要抓,“三手”都要硬。

为此,新桥街道坚持因势调整,抓牢疫情防控。根据应急响应降级调整等疫情形势变化特征,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进一步优化社区防控,提升防控和检疫工作精准度和效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现“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截至目前,梳理调整防控工作方案指引36项,调整各检疫点人员80余人。

面对企业物资少、用工荒等难题,新桥因企施策,全力复工复产。新桥街道成立企业防控组,街道领导干部化身“三员”,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园区督导员、物资协调员,全方位指导辖区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创新实施员工返岗证,确保不符合返岗条件的员工无一“漏网”;率先出台《企业集中组织外地员工返深工作指引》,对同当地政府部门对接、安排专车、组织员工健康申报等工作进行了规范,率先专程点对点接员工返岗,派出超过60辆大巴为5家企业接回外地员工1500余人。此外,为助企复工,新桥街道33家股份合作公司预计初步减免租金达2500万元。

与此同时,新桥因地制宜,守好安全红线。在加速复工的同时,新桥加强企业用电用气安全排查整治,地毯式清查出租屋、“三小”场所,根据区“5+3”工作指引,实行“早巡+午巡+夜巡”动态巡查,排查“三小”场所5468处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572宗。目前,中心路(新和大道—凤塘大道)交通整治、万丰海岸城、上星万科九年一贯制学校等24个重点工程均全速推进,全力以赴抢回因疫情耽误的工期。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新桥街道按下复工复产的“快进键”。截至目前,辖区规上、国高、亿元产值重点企业全部复工,累计6391家企业复工,数量全区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