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当媒体仍在争论当今楼市算不算“小阳春”时,调控似乎已经悄然转向。


01.

多地重新收紧调控


4月19日,中央重要会议召开,提及房地产时,重提“房住不炒”。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随即,就在同一天,住建部对部分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预警提示。


政策的传导速度不可谓不快,近日已有西安、合肥、长沙多个城市开始收紧调控。


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4月23日发布通知:从今年5月13日起,暂停西安地区(含西咸新区)以外购房提取公积金,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5%,购买精装修房屋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此外,西安将提高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缴存职工家庭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面积在144㎡(含)以内的首付比例不低于35%,面积在144㎡以上的首付比例不低于40%。


此次收紧公积金贷款也与目前西安楼市的火热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西安3月份一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4.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14.7%,均居全国前列。


第一财经报道称,除了西安,近期楼市调控收紧的还有合肥。4月10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就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发布紧急通知指出,将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哄抬房价、价外加价、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和强制搭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当然,力度最猛的当属长沙

。一份《关于调整长沙市第二套住房交易环节契税政策的通知》中,宣布从4月22日起,二套房契税将按照4%进行征收,而此前则是按照1%或2%的优惠政策执行。


此举被视为向炒房者发出了明确信号,力度不可谓不刚。


本文重点说一下长沙这个让人费解的城市。


长沙经济可不差,GDP早迈入万亿俱乐部,近二十年还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经济增速之快几可媲美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强省会。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16年来,长沙相继赶超其他省会城市郑州、福州、石家庄,副省级城市西安、长春、济南、哈尔滨、大连、沈阳、宁波,率先进入GDP万亿俱乐部。


这个成绩,简直令人跌破眼镜。


然而,这座生猛之城的房价,却与许多三四线城市处于同一水准,房价收入比更是连续多年垫底,且在今年一季度的楼市回暖潮中表现并不突出。


即便如此,长沙却成了全国逆市加码调控的第一城,“反炒房战”仍在长沙上演。

长沙为何这么狠?对全国楼市调控有何借鉴意义?

02.

向炒房客说不,这座城市的决绝令人惊叹

房住不炒,长沙堪称楼市调控的模范城市。

没有哪个地方像长沙一样,省级党报在头版连续多篇文章批判炒房乱象。也没有哪个城市像长沙一样,当别人都在高喊“稳楼市”时,只有自己还在强调“反炒房战”。

这一切要从2018年6月说起。

去年上半年,长沙房价一度大幅上涨,更是出现12岁儿童与85岁老人摇号抢房的奇观。随后,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湖南日报》在头版连续刊发四篇重磅文章,直指长沙房地产乱象。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随后,反炒房战打响。长沙出台了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政策,可谓拳拳到肉。这一调控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里也堪称最严。


长沙不仅将限售期限从3年升格为4年,而大多数城市都是两年,而且全面封堵了企业购房、未成年人购房、离婚购房、落户购房的通道,一点漏洞都没剩下。


换句话说,想在长沙炒房,利用未成年人、企业或者离婚的方式完全行不通。首先得有户籍,买二套得等首套过了4年,而且得承受4%的高契税,至于想要变现,也得等拿到房地产证4年之后。


这样的楼市调控,严厉程度甚于一线城市,直接压制了所有投机和投资,唯一的利好就是本地刚需。


时间进入2019年,楼市下行趋势开启,稳楼市的声音不绝于耳,长沙仍在逆市收紧调控。


如此之严的楼市调控,长沙的房价低于同一层级的城市,也就再正常不过。

03.

长沙房价有多低?


投机请远离,这是长沙楼市调控发出的最清晰信号。

低房价,已经成为长沙最为知名的符号之一。那么,长沙的房价是不是“低”?

房价是高是低,要横向对比才知道。


2019年4月,长沙房价均价为1.05万元左右,而同属于中部省会的武汉、郑州、合肥房价分别为1.75万、1.4万、1.43万,均比长沙高出30%以上。而海南的一些县城房价都已经破万。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单看房价或许说服力不够,如果看房价收入比,更能看出长沙的房价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2018年,长沙房价收入比仅为6.8,在所有城市里处于垫底位置,甚至低过多数三四线城市,仅为处于榜首的深圳的1/5左右。

在深圳、三亚、厦门等城市,一个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20多年方能买得起一套房。而在长沙,只要6.8年,这在国际上也算是合理水平。

04.

低房价被认为是长沙的城市竞争力


低房价,已经成为长沙的另一个符号,甚至被官方认定为长沙的竞争优势之一,这也是全国首个将“房价洼地”作为竞争优势的城市。


当然,必须要说,高房价未必不合理,低房价也未必合理。因为有的高房价是资金和人口涌入的结果,有的低房价则是经济衰退和人口外流的结果,如这两天正在成为网红的黑龙江鹤岗市。


长沙是哪一种?

先看经济,作为中部省会,长沙的GDP规模早已过万亿,位居全国第14位,在中部地区仅次于武汉。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长沙2018年的数据是5079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左右,在一二线城市中位居中上游。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再说产业,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将长沙推向“中国工程器械之都”的高位,而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娱乐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也在不断提升。


再看人口,长沙是全国人口增量最多的十个城市之一。2018年,常住新增常住人口高达23.66万人,高过上海、苏州、南京、青岛、济南等城市。(参阅《全国城市人口争夺战:广深霸榜,北京垫底,西安郑州长沙跻身前十》)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经济发展不错,产业基础良好,人口持续流入,而房价收入比却在全国垫底,长沙的低房价,显然是人为主动控制的结果,而非经济竞争力衰退所致。

如今,城市竞争愈发激烈,长沙处于中部,面临广东抢人和武汉崛起的双重挤压,能不能拿出新的竞争亮点,就至关重要。

低房价,正是长沙选择的新名片,完全可以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05.

还有哪些城市能做到?

长沙反炒房战的胜利,说明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只要土地供应跟得上人口涌入的步伐,只要楼市调控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只要刚需优先的原则能得到贯彻,想要控制住房价并不难。


换句话说,长沙的经验表明,经济快速增长和房价平稳发展,不一定是个两难选择,它是可以兼顾的。


不过,困难在于,房价背后捆绑着太多的利益,房地产依赖与土地财政依赖,让几乎所有城市,都难以割舍。

房地产投资可以快速拉动经济,而卖地收入可以为城市提供充盈的财力,连杭州这样互联网产业高度发达的强二线城市都无法割舍,遑论其他城市?

长沙是全国进步最大的省会,房价为何低得令人费解?


前些年,当个别城市房价低迷,有专家甚至直言,房价过低,不利于提升城市形象。


当房价不仅与拉动经济、土地财政等实际利益捆绑,而且与城市形象相挂钩时,想要真正俯下身来控制房价,谈何容易?

把低房价作为城市的独特竞争优势,长沙能坚持多久?在长沙之后,还有哪些城市能做到?


希望长沙继续保持,也希望看到更多的城市能兼顾经济增长和房价平稳这个两难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