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这几天最热的话题,给了很多人以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非职业网络冲浪选手们的心声如下:

看这两天的新闻——谁是肖战?什么是AO3?关黑人和华夏男儿什么事?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别笑话张冠李戴。

当一群你不认识的人,用一堆你看不懂的符号,争论着你不了解的事物。

可不就是这样么。

肖战的事,大家瓜已经吃得七七八八。

简单来说起因就是,肖战的部分粉丝群体因不满一篇女化肖战的同人文,举报了其发布平台AO3(一外国同人文网站),导致后者被404。

Sir今天要做的,不是再梳理事件脉络,也不再评判个中是非。

因为要评判,就要花费时间去掌握饭圈那套繁琐的话术和“江湖规则”。

相信多数人对此的态度是——

不懂。

也不想懂。

在Sir看来,肖战一事,最值得深思的不是圈内人,而是圈外人。

一件我们本不想理会的事,为什么让我们不得不开始理会?

觉醒始于——

我们的社会正在被幼稚绑架。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Sir也尝试过了解饭圈。

可是每次一走进去,就被不耐烦打败。

内心活动如同黄雨萱: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虽然无法调查每一个用户真实的年龄。

但从他们说的话中,总是透露着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低龄化倾向。

见字如面。

你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处于中二期、叛逆期的骚年跃然纸上。

首先,语言幼稚。

平时软软萌萌,满口都是叠字,当然最高频的一个,是“哥哥”。

看起来宛若学龄前儿童。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但一掀起饭圈骂战,又满口“姐姐”、“小妹妹”。

和初中在学校门口抽烟、堵同学、剪人头发的女混混一样架势。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并且,饭圈总热衷于使用缩写、谐音、代称,神秘兮兮。

不是局内人就看着发懵。

什么bjyx,pb,ggdd,zz……

(别问,Sir也懒得解释)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其次,观念幼稚。

这场纷争的源头,就在于那篇肖战为主角的同人文。文中的肖战,被设定为一个有性别认知障碍的性工作者。

不提这是一篇“同人文”,即粉丝基于他的形象进行二次创作的作品,并不代表肖战本人在现实中的形象。如果肖战本人觉得作品不妥,应以本人身份维权。

就说粉丝的集中关切,居然首先是这篇文章“女化”了肖战。

而这种“女化”(文章中实为性别认知障碍)被他们当成是一种侮辱。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好像根本没人知道LGBT中的T是到底什么意思。

其次,是对性本身的无知。

一场骂战中,肖战粉丝骂人的措辞居然是:

祝你天天都有性生活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以至于被骂的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

……谢谢?

最要命的是,举动太TM幼稚了。

自己本事不大,告状的能耐倒挺大。

一言不合,动不动就搞举报。

虽然满口大道理。

但其实,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我”和“非我”。

有没有让你想到班里最爱给老师打小报告的那个同学?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甚至做错事后,处理的方式也极端幼稚和不负责任。

有粉丝死活不承认,一口咬定“没错,下次还敢”。更有部分粉丝甚至要拿生命相逼。

你没看错。

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当作反击“黑子”的工具(下图作者已声明非肖战粉)。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Sir本人就被尬得胃酸直冒。

实在是太中二了。

为什么“中二病患者”喜欢这种发言?

因为它满足了一种虚构故事里才存在的英雄叙事。进行这种发言,让他们有了一种成为传奇主角的幻觉。

而中二故事里的非黑即白,也成为了这些矫情表达里“非我族类必诛之”的底色。

在这里,Sir要强调,“中二”本身并非有害的,甚至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但可怕的是,当这种幼儿心理泛滥,并逐渐占领了整个互联网。

它给其余的声音留下的空间,是令人窒息的。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在Sir看来,肖战的事件绝不只是一次饭圈乱象和迷惑行为大赏。

而是第一次饭圈真正的“出圈”。

如果说以前的出圈,指的是某个小众鲜肉的曝光度增加。

那么这次,则是把饭圈内的恶果外溢到了整个社会。

就拿肖战部分粉丝的行为来说,他们的任性和固执,封了AO3,引起了众怒,牵扯到了文化创作自由,乃至举报文化盛行的问题。

大家对此事的心态早已不是吃瓜。

而是警惕和担忧。

看看这些平时不在吃瓜群众行列的稀客——

作家韩松落隐晦表达了新一代文化的悲哀。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著名法学教授何兵在微博中说:

这起争端,隐藏着深刻的法理。值得法律人关注。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当圈外人试图用常理去讨论时。

粉丝却仍然用饭圈逻辑,去对待外部的整个世界。

比如哈文只是转发了微博,就被看成是“内涵”“黑”“带节奏”,遭到恶毒辱骂——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这是饭圈典型的心态。

你不赞同我,甚至是赞同得不够到位,就是踩,就是我的敌人。

同样遭遇的还有马薇薇,她试图给出危机公关一点建议——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却被肖战粉丝和部分网友说这个行为是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向来铁齿铜牙的马薇薇在一小时后,回应。

跪求粉丝不举报,跪求网友不扒皮。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其实哈文说得很对,文化是用来交流的。

但饭圈文化,实质上是党同伐异,圈地为王。

比如饭圈最喜欢用的缩写和黑话。

你以为很网感、很另类么?

呵呵。

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这种说法方式就屡见不鲜。

“两夭拐”是指另一群人的代号。

像不像yjjc、hyq、blx、tcjj、rs、ky这些如同密码一样的饭圈缩写。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找新“户头”,就是找新男朋友。

像不像饭圈发明的墙头、拉郎配、白嫖、划水这些追星用语。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讲的是,学校的官方说教道貌岸然,父母因为审查的风波自身难保,青少年聚集在帮派的亚文化中,寻找归属感。

他们发明出一整套专属暗号的话语体系,事实上是为了区分自己人和“外面人”。

你听不懂,不会用,就没有资格说话。

饭圈话语也同样,在自己发明的秘密语言中,寻找着“一切自己说了算”的存在感。

所以你看像是举报始作俑者的这条微博。

对于肖战幻想,还是女高中生,和双重人格。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不是不可以女化,是只允许自己女化。

饭圈文化,即是对偶像的一种盲目的迷恋。

也是对这种迷恋的主宰的快感。

这是一群什么人?

请看《霸王别姬》。

一直跟着程蝶衣的小四,把传统京戏说成属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旧社会的“糟粕”。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但小四所站的立场是如何呢。

是追求创新吗?是鼓励新文化吗?

这个镜头解释了一切——

当程蝶衣被抓去,排练房只剩下他一个人,小四拿起虞姬的头饰,激动地抚摸。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好坏对错都是说辞。

他只要主宰。

而对于这样的揭发者和举报者,《霸王别姬》也早已安排了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有人会说。

这个事件都是粉丝行为,哥哥是无辜的。

也有人说。

肖战都已经道歉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放过他,还要黑他。

Sir想,这一定是饭圈最大的错觉。

事实上这个世界除了你们自己,真没多少人对你家哥哥和你们圈内那点事感兴趣。

黑的兴趣也没有。

我们关心的,是圈外的整个世界。

所以,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这个问题不仅是问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饭圈”。

更是问“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舆论环境”、“为什么这样低智、偏激的话语成为了能左右大家的东西”。

前阵子很多人感慨,明星发言越来越难了。以前他们的微博多有趣,现在只有千篇一律的工作室发言和广告。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实际上,身处饭圈和名利场以外的我们,也早就不能装作事不关己。

以前,发微博不用缩写。

现在,除非你评论的是什么nbcs的明星,否则一言不合就xfxy,被dw zqsg地diss来diss去,让你忙说dbq。

以前,发言各抒己见很正常。

现在,“输出观点”“意见领袖”这种词汇沾上了其心可诛的意味,动辄人肉举报。

曾经,我们赞美英雄。

现在,我们给叉车“蓝忘机”“呕泥酱”打call。

曾经,我们背诵诗词。

现在,看到诗词被改写、拟人化为虚拟偶像。

我们即使自动屏蔽了饭圈的泛滥,也还是逃不过,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合谋,对我们的包抄。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理性的、成熟的语言在公众领域一再息声、消退,让步于低幼态、情绪化的声音。

而这种让步,更是对后者的助长。

当这样的“未成年人”大行其道,成年人应该怎么办?

《乔乔的异想世界》里有一段台词,就是成年人说给真·未成年人——

斯嘉丽·约翰逊饰演的母亲说给自己十岁的儿子,一个元首的小崇拜者:

你成长得太快

10岁小孩不该庆祝战争

谈政治

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


这段告诫其实不是在让小孩闭嘴。

而是希望他,能用一种更成熟的心态去理解这个世界。

对于那些你尚不了解的,巨大的恶。

请不要不假思索,那么热情地投身其中。

当然,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当时的乔乔听不进去。

后来,他懂得了。

不剧透。

——但那“后知后觉”的代价是惨痛的。

一个社会,要花多少的时间,才能重建一种理性成熟的语言秩序?

Sir只能希望,所有的“成年人”们,包括拥有理性思想的未成年人们,不要再从舆论的声场中退出。

让我们的发言,少一点顾及饭圈审判的缩写。

少一点刻奇矫情的自我感动。

少一点意见不同引发的报复性举报。

是时候,救一救这种幼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