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近期在家里又刷了一遍《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真的是很经典,百看不厌。

《盗梦空间》是在2010年上映的,时隔十年,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它还是高居在各大影评网站综合排行榜前十之位。这对于任何一部电影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喜爱它的人总会反复观看,而每次多半都会有新的收获。

之前看影片《盗梦空间》,我都一直以为讲述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的造梦师,带领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他人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中盗取机密,并重塑他人梦境的故事。

今天我重新审视了这部电影发现这其实是一部爱与救赎的电影。真正的筑梦人是柯布的岳父给他推荐的助手女大学生。幕后的策划者则是男主人公Cobb的老师,同时也是Cobb的岳父。

真正的被盗梦人,或者说被植入记忆的人,其实是柯布Cobb。其余人,包括那个计划中要被植入记忆的富二代都是演员。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记忆植入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下关于男女主的两次记忆植入:

柯比Cobb(男主角)和他的妻子梅尔是职业的盗梦者,能够潜入别人的梦里盗取信息。两个人一起携手创造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两个人白首偕老,由于梦境过于幸福,女主在自己的创造的梦境中迟迟不愿醒来,男主人公Cobb为了让她的妻子相信他们只在梦中,让她的妻子可以从他们构建的梦境中醒来回到现实,在他的妻子脑中植入了一个记忆:那就是让他妻子的信物—陀螺“图腾”始终在旋转着。

Cobb这样做的本意是让她妻子相信他们是在梦中,能让他妻子回到现实中来,通过他的植入,他们夫妻两人通过卧轨自杀成功回到现实中,但由于Cobb植入的记忆让他妻子一直以为回到的现实才是梦境,导致男主的妻子在他们结婚纪念日那天跳楼自杀,并且为了让男主和她一起回到现实,妻子死前写下了一份遗嘱声明她的死是男主谋杀的,这是影片中的第一个记忆植入。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第二个记忆植入式缘起于男主因为妻子的自杀一直耿耿于怀,一直生活在妻子自杀的阴影当中,内心充满自责、悔恨,同时在科布的潜意识中对妻子的影像挥之不去。男主的岳父,同时也是男主的老师,为了帮助男主从这种内心的罪恶感中解脱,策划了第二次记忆植入。

第二次记忆植入中真正的筑梦人是男主岳父给男主推荐的帮手大学女生艾伦Arthur为了帮助男主,艾伦Arthur造出来的梦境,让Cobb自己主动参与到对菲舍的任务中,在一层又一层深入梦境中直面妻子的死亡和内心的罪恶,最终得到解脱。

“植入要够深够自然,当事人才会相信这个主意是自己想出来的”。

这句台词也显示了第二次的记忆植入才是本片要表达的重点。

这就是关于男主和女主两次记忆植入的经历,而影片也都是围绕着这些为主线索层层展开的。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那么什么是记忆植入哪?在现实生活中,记忆植入是真的存在的吗?

在这里想问一下大家,你的记忆是你的吗?

如果有人说能为你植入一段虚假记忆,你是否会相信?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行为学和脑神经科学已经对这些内容进行过研究。

在英国伦敦大学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心理学家朱莉娅。在她研究文献中就对此有过大量的专业阐述。在她的研究中,就展示了在他人的大脑中植入一个虚假记忆的技巧。通过一些心理学的技巧,可以让他人对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产生错误的回忆,产生一个全新的记忆。

脑神经科学家,社会行为学家,包括FBI以及一些专业的催眠师他们都是可以为其他人植入一段崭新的全新的记忆的,就像是一位记忆编码师,可以重新编写着他人的记忆。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普遍都存有虚假记忆,这是由我们的大脑记忆的信息与自我想象之间,自动化组合导致的不真实记忆。

我们普通人会认为记忆就像电影一样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当我们回忆时,这部电影的某处片段就会播放。

而在脑科学的研究中,就指出了我们回忆的真正工作方式并不是说是播放电影,而是找到剧本和演员重新拍一次电影。

所以呢,即使是一点的暗示也会影响到我们自身记忆的一个真实性。可以说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就只有一线之隔。而且,特别是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不在当下的现实。他本质上与我们头脑那所构建的想象是没有什么基本区别的。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我们来举一个非常直观的心理学的实验。

心理学家选择两组人参与试验,其中一组受试者只观看行驶车辆撞车的短片。而另一组受试者在观看行驶车辆撞车短片的同时,心理学家会用使用不同程度的词语比如“撞毁”、“碰撞”来描述一个行驶车辆撞车。

一周后,心理学家分别询问了两组受试者一个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你有没有在短片中看到撞碎的玻璃?

有32%听到用撞毁词汇描述短片的人认为自己看到了碎玻璃。

而只看短片的受试者中只有14%的人认为短片中有碎玻璃。

但是事实是什么呢?

事实是在短片中并没有任何碎玻璃的出现。由此可见那些认为自己看到了碎玻璃的受试者只是根据后来的信息“脑补”了自己的记忆。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再来看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比如我现在跟你说,其实我们之前见过面的,就在你常去的咖啡厅,对就是你最近去过的那个咖啡厅。

这个时候在你的大脑中就会本能地浮现出你去过的那个咖啡厅的景象。以及你头脑中浮现出的的那家咖啡店的灯光和你常点的那款咖啡的味道,然后你就会试着在那个场景里寻找我的身影。

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我并没有说出我们是在哪个咖啡厅见过的。对不对?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只是我说的这句话“就在你常去的咖啡厅”,激发了在你头脑中的相关联的这些节点。所以你就自动的会在这段真实的回忆中核查,到底有没有我的身影在这其中出现过。

而现在你头脑中你常去的咖啡厅的景象,以及在你核查这段记忆有没有我的身影出现的时候,会自动的把我的身影添加到这段记忆中的景象。就是我此刻想让你自己联想与激活的最重要的主要内容,而我只是向你提供的几个相关的一个概念。这时呢,你的一个新记忆之中就已经留下了我在那里出现过的一个虚假记忆的痕迹。而当你下次再去那个咖啡厅的时候,很可能你就会不自知的回忆起好像我在这里出现过的错觉。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所以说呢,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论证出,别人是可以把一个特定的因素植入到你的一段真实的记忆当中。然后让你自己回忆,并且自己合成一段不同的记忆。

因为当你对自己的记忆不是很自信的时候呢,你就会拿着我给你的这种虚假的信息,或者说是一个新的信息渠道在你的真实的记忆里面去一一适配。所以你会在大脑中构建出你自己真实记忆的场景,然后去寻求那个虚假信息是否存在。而就在这个过程里呢,你的真实记忆就已经留下了虚假信息的痕迹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记忆植入。

小心!你的记忆真的是你的吗?两招帮你破解记忆植入

那我们怎么避免被人植入记忆呢?

从本质上,记忆和事实总是存在着差异,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事实”二字,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我们的感知,是一种个人体验,每个人对事实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记忆则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去尽量的避免虚假记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生活,或者说避免在现实生活中被别有用心的人植入记忆。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一旦被植入,不管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我们就很难得进行区分哪些记忆是真实的,哪些记忆是虚假的?

现在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以下的两条原则:

第一, 当你对他人的描述心存怀疑的时候,你可以询问一些和细节相关的问题。

例如:你可以问:“当时他的头发染的是什么颜色?”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具备诱导性的问题进行试探,例如:“我记得他当时染的是金色的头发,对吧?”“我记得她当时穿的是不是一件绿色的衣服呢。”

针对细节的发问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你很可能会从中捕捉到一些漏洞,或者说是一些真实的信息。

因此,当你对他人的描述心存疑虑的时候,不妨大胆发问:“你可以多告诉我一些具体情况吗?”

第二,警惕别人总是不断给你灌输重复的故事或者事件

重复的灌输和强化是记忆植入的关键,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总是不断给你灌输重复的故事或者事件,你就应该打起十二分精神了。他有可能正在给你植入记忆。

第三,平时多学多留意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信息和学识吗,提高自己的意识水平。

时间进入了2020年后,我们处在了一个“专业领域人才”向“通才”转变的时代。

而时代对于我们的考验也将升级成为我们是否掌握了抛弃专业领域之外的那些更为重要的内容。

作者简介:莎莉Sally

莎莉Sally工作室创始人、解读师、咨询师,专注于个人心理成长、情感、情绪的解读咨询。同名公众号:莎莉Sally工作室。欢迎关注!

码字不容易,欢迎转评赞。祝福大家身体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