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首先来说说,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已经离了婚的花冈靖子和女儿美田相依为命,她为了躲避前夫的骚扰,换了工作,换了住址,却还是被前夫追到了家里。

失手中,她和女儿把前夫杀死了。而住在隔壁的石神,因为一直心仪她,帮她把所有掩盖下来,并暗中指示她怎么做。

褪去这本书黑色的封皮,我触摸到这浑身洁白的硬质内封,再掀开,里面又是全黑的封里。这黑白两色的悬疑推理书,给所有读者编织了一个带着爱的犯罪现场。

而这里面的对错,又不能用非黑即白来辨别。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我相信很多人,看完此书,不仅不会恼怒愤恨这个凶手石神,相反,有很多人是欣赏他、心疼他、甚至喜爱他。而对于靖子能有个如此待他的人,我们这些女读者们也不知有多羡慕,多憧憬。

当然,这不并不代表我们认同石神的犯罪,只是,在这种犯罪基础上,请允许我们至少,尊敬他。

这本书没看过的一定要去看,并且不要看剧透,不要看书评,因为最后有反转。

也不要去看电影。东野圭吾写这本书时,处处都是伏笔,多看几次,你能明白一个个小机关的妙用,这种快感是电影给不了的。

今天,跟我来,看我在这书里看到了些什么。

年轻人,我奉劝你不要以貌取人,只看表面。


1)靖子是不怎么喜欢石神的,或者说无感。这很大原因上是因为他的身材相貌和穿着打扮。

讲到靖子对石神的印象,有这么一段。

“他身材敦实,脸很圆、很大,可是眼睛却细得像条缝。他头发短而稀薄,看上去将近五十岁。可能比实际大些。他不太在意穿着打扮,总是穿着同样的衣服。”

这就是靖子无感的原因,虽然说靖子曾说过自己不是特别美,但是她心里喜欢的并不是石神这一类型。或者说大部分人见了石神,可能都不太会喜欢。

但石神所为她做的,任何人都比不了。即便同样爱她的工藤,在警察草薙找来调查时,也说“我也没笨到因为喜欢的人央求,就替她杀人。”

而石神所做的,在故事的结尾,谁听到了都会震惊。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2)石神表面上面对靖子时不敢表白,甚至不敢说话,是因为他看得太重,放得太高了。

其实石神只是看起来比较老,因为胖,也显得小眼更小了。不知道会有多小,跟李诞比呢。李诞虽然眼睛小,却有才有趣,也是很多女生所喜欢的。

而石神跟李诞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有话不说。暗恋靖子这么长时间,他紧张地说不出一句话,哪怕是打个招呼。这也是有原因的。

东野的书,每一句都是有用的。

在最后石神回忆以前的时候,有这么一句“她们不是他该触碰的对象,对于崇高的东西,能沾到边就已足够。”这里,说出了靖子在石神心中的位置,可与他心中最重要的数学相提并论,石神的紧张也是正常的。


3)他不在意穿着打扮,穿同样的衣服,点同样的套餐,只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或许这句没法理解。但你想,哪个天才是器宇轩昂,风度翩翩。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事业上、研究上。哪有时间管穿吃什么,穿什么。能吃饱、穿暖就好了。

或许也像汤川所说的,不是时间的问题。“石神这个人,是个绝对不在意外貌的人。他一直坚持,一个人的价值不该靠这种东西衡量。”

所以,这才是石神总是一套装扮的原因。“这个冬天,他多半穿着咖啡色毛衣,外面罩上大衣。”但这并不代表他邋遢,因为“他似乎勤于洗衣,小阳台上常常晾着衣物。”

所以说,石神除了相貌这点,确实没什么不好的地方。或许我们生活中这种天才并不多见,但我们身边这种平凡得扎进人堆就再也找不着的普通人却很多。

而这些普通人身上,或许貌不惊人,或许其貌不扬,但并不妨碍他成为某个人最忠实的守候,最深情的等待。所以,不要以貌取人,该看的,是他们的心。

年轻人,我还奉劝你多用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


我是个特别感性的人,看到东野圭吾的这种推理书,总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把所有的铺垫都放在了每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等你去发现。当你找到的那刻,总会“唔”的一声唏嘘感叹。

他还把所有细节都放在了石神的计划里,靖子她们所有的日程安排,面对警察的应答,以及以后的事态走向,都在石神的意料之中。

这里,就用到了石神,也就是东野圭吾的,数学逻辑思维。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因为是个数学天才,所以石神在听到隔壁靖子家的动静后,再结合他闻到的烟味,看到没插的暖桌电线,靖子罕见的蓬头散发,他就推断出了靖子的杀人事实。

是不是很神奇,还神奇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更瞠目结舌的还有石神周密的计划部署,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最后的一刻。

脱下死者的衣服,调换两家的暖桌电线,叮嘱好电影票存根的放置,继续去靖子工作的地方买便当,用公用电话和靖子联系,交代她们母女十号那天晚上的行程,让美田和同学谈论电影,跟踪喜欢靖子的工藤并留照,恐吓工藤,安窃听器,给靖子留了三封能证明他是跟踪狂的信件。还有后来我们才明白的,偷车子偷的新自行车,把尸体毁容,烧毁指纹,衣服却没焚烧完的原因。

石神让每一步都在自己意料之中,虽然也时有意外发生,但他手下的拼图还是渐渐完成。

石神思考任何问题就像解答数学题一样,“数学很像寻宝,他想。必须先看清该从哪里出发,思索通往答案的通道,然后再按照计划逐步拟定公式,求得解答。”这是他解题的思路,也是他做任何事的逻辑思维。

而相对于石神,靖子显得慌乱了许多。凶案发生后,为了保护女儿美田,选择放弃自首。

那么,要是没有石神呢,不自首同样也保护不了她女儿。

靖子跟前夫间的争斗其实可以算上正当防卫,哪怕判防卫过当也没多大罪责。而女儿帮凶这个罪名,应该也不至于太严重。所以,靖子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就是缺乏理智的。

好吧,确实现实中石神太少。而我虽然没办法再去接受数学这个学科的洗礼,但以后思考问题,还是争取学着比较有条理一点。

抓住最重要的一点,然后一点点扩散、深入,找到解决的办法。

年轻人,我奉劝你该有些自己热爱的东西。


1)热爱但不滥爱,在喜欢的地方深挖,而不是朝三暮四。

石神热爱的东西不多,所以才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做到极致。

东野圭吾塑造的石神只有两样热爱的东西,一个是数学,一个是靖子她们母女。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这个数学天才,除了自己天赋不错以外,更多的是那份爱的执着。

这在你看到他家里的情景时能看到。“石神踢开屋里散落一地的数学书籍,总算腾出一块看得见榻榻米的地方。”

“书架上不仅有相关书籍,还排列着各国召开研讨会的相关资料。”

在他自己的话中也显露出来。“没什么像样的嗜好,数学是我唯一的寄托。”

在作者的叙述中也能看到。“公文包里,放着他在这世上最在乎的东西——他目前正在研究的某个数学理论的相关资料。”

“他决心不管去哪里,都带着这些资料。他得珍惜分分秒秒,哪怕让研究再进一小步也好。只要能继续这个课题,他别无所求。”

在最后石神被拘捕了以后,他还在利用墙上的污渍做数学题。“眼前的墙上有无数污渍。石神从其中选出几个适当的斑点,在脑中以直线连接。”“身体受到束缚不算什么,只要有纸和笔,就能解数学题。手脚被绑了,思维还能活动。对他来说,那里就是无垠乐园,永远沉睡着数学这座矿脉。”

数学是他前半生,乃至整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即便如此热爱数学,石神还是愿意为了靖子放弃生命,而放弃生命意味着他也没多少时间可以做喜欢的数学课题了。

原来他爱靖子,比数学还要深得多。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他为靖子付出了这么多,直到最后,靖子才恍然大悟。

我想说,石神在万念俱灰的时候看见了靖子,以为靖子就是一束光,照亮了他的人生。而靖子在手足无措的时候,石神的出现,也是拯救她们母女的那道光。

虽然靖子一直以为,石神的帮忙其实也算一种要挟,让她不能好好地选择自己的爱,自己的生活。但在知道真相的那刻,没人再能替代石神,在她心里的位置。

在最后的时候,石神以为自己输了。“石神一边摇头一边后退,脸上痛苦地扭曲着。他猛然一个转身,双手抱头。啊——”他发出野兽般的咆哮。”

石神并没有输,假如靖子在知道真相后,都不去自首。那么他的爱,有价值吗,又有多少价值?

假如靖子不知道真相,她也不会心安理得地过剩下的日子。这才是石神爱的靖子,这才是石神值得爱的靖子。

这也是我们这些读者想看到的样子,这才是世界价值观的导向。


石神对数学和对靖子母女的这种热爱,我们这种人体会不了,所以永远都望尘莫及。但是喜欢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学着,多爱一点,再多爱一点。

靖子的出现,是石神生命中除了数学以外最耀眼的那部分。也是因为在他放弃自杀的念头后终于慢慢明白,喜爱数学就一定要有成就吗?


2)成就不是体验价值的唯一标准,过程才是。

在刚开始的时候,热爱物理的汤川和热爱数学的石神都有着自己的野心——“企图以理论建构世上的一切。”

年轻人,我奉劝你看看《嫌疑人X的献身》里的这些忠告

石神也一直想一辈子献身数学研究,可是因为要照顾双亲,阴差阳错成了高中的一名教师。他其实是有太大的遗憾,“石神忽觉,这么多年,自己失去了怎样的时光。”

虽然一直在研究数学课题,可是他也有过迷惘。“当时他觉得,只擅长数学的自己,若不能在此领域有所发展,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后来,他一直都有想死的念头。


当热爱的东西成了束缚你的牢笼,快乐也变成了痛苦。

这里面,不是热爱的东西变了,是你变了。功利是我们大部分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在这世上所追求的东西。所以你所热爱的东西,会在日子的消磨中慢慢变质、腐烂。

所以你想要的越多,你就越发现,你对原本的热爱越来越少了。一个是因为舍本逐末,走错了方向;一个是因为你把结果当做了标杆,忘了享受路上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但是真正做学问,有追求的人,受到迎合的几率是特别低的,因为就是这样的社会。

而你想要做学问,又想被人重视,让人簇拥,根本就是无解的。

所以石神慢慢明白,“自己并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让别人知道是谁第一个爬上山顶固然重要,但只要当事人自己明白其中的真味,也就够了。”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每个喜欢写作的人该把持的东西。

喜欢自己喜欢的,还要抵挡住外界的诱惑,坚持下去,才能让这份热爱燃出熊熊之火。否则,在坚持的路上迷失了方向,就再也走不下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