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图/网络

《牧马人》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由谢晋执导,李凖担任编剧,朱时茂、丛珊主演。这部电影在1982年上映,当时创造了1.3亿观影人次的奇迹。如此成绩,除了导演和演员们的敬业外,与故事本身所表现的主题也息息相关。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牧马人》剧照

电影讲述了农村姑娘李秀芝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投靠亲戚无门,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郭大叔便将她带到“右派”许灵均的小破屋里,结婚证也一同给两人办好了。多年后,已成为亿万富翁的许灵均父亲期望儿子能跟随自己回美国,但许灵均不舍妻儿,依旧留在了牧区。

电影演绎了一个纯真的爱情故事,但背后却体现了人物历史命运的变化。当历经沧桑,依然能坚持本善,让我明白:你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系,原生家庭是阻力还是推力,全看个人选择。


11岁时父亲抛妻弃子后,母亲病故——情感的个体差异性,对选择至关重要,可避免掉进情感漩涡

许灵均的父亲因封建社会的束缚,娶了自己不爱的女人,婚后生下了许灵均。在许灵均11岁时,他决定逃离封建的枷锁,抛下妻儿来到了美国。在他离开不久后,许灵均的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在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中,许灵均的母亲、父亲,无疑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然而最无辜的可以说是许灵均。他的父亲母亲不相爱,可为了家族的“使命”,他们结婚了,还延续了许家的香火。

封建社会的旧制度让许灵均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可他没能好好享受到父母之爱,父亲便抛下他去了美国,母亲也在不久之后去世了。作为才11岁的孩子,他本不该承受这些。

他也恨过他的父亲,恨他的父亲为什么要生下自己又不管不顾,别家的孩子都有父母可倾诉可依靠,他什么都没有。在他被打成“右派”来到敕勒川牧场时,他是多么的无助,无助到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和父亲


可是当他有了家庭后,他对父亲的行为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人间真爱虽难求,但也有人不愿将就;若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是在浪费生命,虚度光阴,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他最终释然了,原谅了,而这结果跟他内心的情感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他的情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情感具有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重要作用。但是它在不同个体上的表现是有所差异的。这就体现了情感的个体差异性的这个性质。


情感具有倾向性,它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什么和为什么会引起,它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关。许灵均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的学识和所经历的一切让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捆绑在一起,虽祖国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但他相信祖国必定会走向新生。在他经历磨难时,他所接触的老百姓,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老天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而这扇窗让他更向往美好,父亲的行为本与他无关,那他只有尝试理解和宽容他才能更好地迎接和我拥抱美好的到来。他和秀芝的感情和谐融洽,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是这种安宁和温馨他特别珍惜,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固执破坏了当下的美好。这一切让他最终选择了原谅,这一放下既是与父亲和解,也是与自己和解。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

情感具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指一个人的情感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程度。能深入地渗透到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感就是深刻的情感。影片中,许灵均共落泪三次,一次是因为“右派”身份被“贬”至敕勒川牧场,进入人生低谷;一次是因为秀芝说他是好人;一次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平反。这三次落泪都不是因为父亲,而是因为自己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失意、被认可,这对他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社会的认同,他人的认可,都影响到他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他的父亲在小时候就离开了他,他与父亲之间缺乏一定的感情基础,只有血缘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关系。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具有深刻性,而由表面现象引起的情感则缺乏深刻性。他的父亲在年老后,财产无人继承才来找回许灵均,这种表象中的“爱”,并不能让许灵均对父亲产生足够深厚的感情。他对父亲,只有长辈的那种尊敬。


情感具有稳固性,是指情感的稳固程度和变化情况。许灵均是一个情感稳固的人,他发挥着情感的积极作用,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他认真努力地活着,用自己的能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当秀芝来到他身边,他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了,即使一辈子在敕勒川牧场劳动,他也没有怨言。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也让他选择原谅父亲。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和妻子李秀芝

情感具有效果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在其实践活动中发生作用的程度。情感效果性高的人,任何情感都会成为鼓舞其进行实际行动的动力。许灵均幼年是弃儿、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场的悲惨经历,让他曾想放弃自己的生命,牧马的一个举动让他拾回了生命。老天让他经历如此磨难,定是想让他成为更加坚强的人,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才能看见雨后的彩虹。乡亲们的热情帮助、秀芝和儿子的到来、与父亲的重逢,无一不在鼓舞着他更好地去拥抱现在的生活。

里尔克说过:“假如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不要去指责生活,而应该指责你自己。”

正因为许灵均选择了放下,他才能更好地享受当下所拥有的一切。他虽不富裕,但他想要的他都拥有了。至少他的生活不会是贫乏的,他的生活里有欢声,有笑语,有温情有感动……

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但稍不慎,就很容易掉进情感的漩涡。但许灵均通过情感的个体差异性摆脱了过去生活经历对自己的束缚,避免掉进情感的漩涡,选择了更好的生活。

许灵均的选择用三毛的话来概括就是:“在生与死的极限里,为自己的存活,找出了真正的意义。”

他的前半生已在坎坷中度过,在须臾之间,面对生与死,他选择了“重生”,既然如此,埋怨与愤恨便不是他今后的人生目标,他应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未来很长也很短,不是什么都有重来的机会,一次选择,有时会影响自己的一辈子。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出生在什么家庭我们没得选择,但自己的生活走向,我们是可以选择的。有的人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重要,但原生家庭只是一个小环境,我们在外面所接触的大环境,足以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思考能力,如果只盯着这个小环境,那我们的思维就会被固化,眼界也得不到拓展。只有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并不断进行学习、思考、改进,我们才能走得越来越远。一头羊为什么走不远?因为它把自己绑在树桩上,只能原地打转。


长大后,父亲前来认亲,拒赴美继承遗产——条件再好,诱惑再大,也只选择自己想要的

许灵均的父亲许景由是个旅美华侨,拥有亿万财产,日渐衰老的他说道:“在财产上我是个亿万富翁,在感情上我却一贫如洗,说的准确一些,我是一个乞丐。”回首自己的走过的路,虽家财万贯,事业有成,但是身边要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他多少感到有些失落。

亿万财产和自己打下的事业无人继承,他想到了许灵均这个儿子,于是决定回国找寻自己的儿子,一是为了带他回美国继承自己的财产和事业,二是弥补这么多年对儿子的亏欠。


长大了的许灵均在敕勒川牧场当牧马人,日子过得很清贫,这也许是许景由没有想到的。当许灵均见到许景由时,他有些意外,意外多年未见的父亲在美国成了亿万富翁,意外多年未见父亲还会来找自己,更意外的是他找自己是为了继承财产。


见到许灵均后,许景由带着许灵均出入一些高档的场地,许灵均感到十分的不适。在高级的西餐厅里,别人都在喝酒跳交际舞,只有许灵均呆呆地坐着,什么也不干。在这样的环境中,许灵均显得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他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没接触过外面的花花世界,淳朴刻在骨子里。即便这样,许灵均并没有对他们这种生活表现出一丝的羡慕,他自己一个人默默走出了这样的场所。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


在跟父亲一番细谈后,他明确拒绝了父亲让自己跟随他去美国继承事业的请求。他说:“有时候,感情是信念的基础,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相比财富,许灵均更看重感情,而这些感情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亿万财产是多么大的诱惑,只要跟随父亲去美国,就可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妻子秀芝不愿同去,他便决定留了下来。或许也是因为秀芝曾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警醒了他:“那是爷爷的钱,钱只有咱们自己挣来的才有意义,才心里安逸,不是我们自己的钱一个也不要,这叫志气。”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一家三口

最后他的自制力让他放弃了巨大的诱惑,遵从内心,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留在生他养他的祖国,留在一直陪伴他左右的亲友和爱他的妻子身边。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的人为了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大学生借贷超前消费,女性出卖自己获得奢侈品,青年女子通过帮人生小孩获得高额回报等等,无一不是没有禁受住金钱的诱惑而犯下的错误。

这样的人就是缺乏自制力,行为心理学家丹·艾瑞里说,人缺乏自制力,本质上有两个原因:一是低估了未来,以至于不愿意为了未来而牺牲当下的一些利益,二是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克服当下的诱惑。


许灵均他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美好的,他爱他的祖国和他的妻子,这里有他想要的东西。一旦他跟随父亲胡美国,那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会失去,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权衡利弊过后,许灵均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了父亲带来的巨大诱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和李秀芝


有时候诱惑太大,并不是人人都能像许灵均那样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抵制诱惑,没有的话就要增加自制力,那如何增加自制力呢?


其一,和未来的自己建立情感连接。把未来的自己当作自己的好朋友进行交谈,活着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说说自己年老时会有一些什么遗憾和惋惜,然后在今天为避免将来会遗憾而提早谋划。比如说,自己想到自己年老时会因体弱多病而缩短寿命,那为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现在就要“管住嘴,迈开腿”。食物以清淡为主,少油少糖少盐,均衡膳食,适量运动,养成习惯,那会大大降低体弱多病的可能性。

其二,利用尤利西斯约定抗拒当前的诱惑。尤利西斯约定指的是为了抗拒当前的诱惑而主动树立阻碍、减少选择或不给自己任何选择,以达到消除自由意志的方法。比如,你看到购物软件的商品琳琅满目,你看了后总想剁手,那你就要提亲预设好自己每个月的购物支出额度,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消费欲望。


万千世界,走在路上,我们可能要面对很多的分岔口,选择哪一个路口,决定我们走向何方,只希望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不会后悔和留下遗憾。永远记得,选择权一直在我们手中。


牧马人的生活经历带来的启示

回顾许灵均的一生,可以看到他身上的善良、淳朴和坚韧,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感受到许灵均这个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而且这个人物形象是十分立体的,今天我想说说从许灵均身上得到的两点启发:

你的选择,决定自己的未来

看到过很多的案例,一些子女把自己的不幸都怪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今天变成这样都是父母造成的。比如王鸥,她父母在她三岁时就离婚了,没有人愿意抚养她,虽每周都会有不同的人来照顾她,但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她内心十分的孤独。她在一个节目中说过她虽然38岁了,但她特别恐婚,没有和异性相处过,在一起时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她没有直接说过,她形成这样的性格是因为父母离婚的原因,但我们可以从她的生活经历去推断出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心底里其实是有这样一个认知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些事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别人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可以选择放下过去,选择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

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放下,为什么呢?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如果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不好的环境中,不对那些负能量加以过滤,就会给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久而久之,负担越来越沉重,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长时间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习惯养成,意识到需要改变时却因为难以改变让自己的情感停滞不前,就会潜意识把自己的改变失败和不幸产生的原因都推到父母的身上。

父母是怎样的我们决定不了,如果也改变不了的话,那就改变自己,我们的选择都可以由自己做主,像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剔除消极影响,吸收积极影响。许灵均就是这样,他放下过去,不让父母的人生成为自己的人生障碍物。因为你的选择,决定着你的未来。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郭大叔向许灵均介绍李秀芝


所经历的,教会我们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许灵均在遇到秀芝前生活都是很坎坷的,但他从没抱怨过生活,抱怨过命运的不公。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些波澜,经得住考验,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经历就是一笔财富,只要我们使用得当,就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许灵均虽是一个弃儿,但他在生活的打磨中学会了成长,长大后他没有怨恨自己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下发到敕勒川牧场,他也没有怨恨过谁,相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让他收获了美好的友情和爱情。

一开始郭大叔说要给他找老婆时,他还以为郭大叔在开玩笑,当见到秀芝时,郭大叔已经把他们的结婚证都已经办好了,这让他有些措手不及,想到自己父母的婚姻,他不想步父母后尘,就把自己的所有积蓄给了秀芝,让她回家。短暂的接触让秀芝觉得他是好人,决定留下来。

《牧马人》:原生家庭不背锅,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只跟自己有关

许灵均和李秀芝


“在我的生活中,忽然闯进了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多年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她对我是这么信任,和我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好像她也等待了我 。”就这样,两人产生了感情。突然间,许灵均拥有了一份纯真美好的爱情,同时也拥抱了渴望已久的亲情,他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所以他更加珍惜。生活的苦难,让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

他向往美好,珍惜美好,这就是所经历的教会他如何更好地生活和成长。


写在最后

《牧马人》这部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牧马人苦尽甘来的人生经历,从许灵均身上我们多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面对挫折的时,我们或许有像他那样放弃过、挣扎过,或许也有像他那样坚强过、努力过,不管怎样,只要我们不曾后悔、不留遗憾就好。

原生家庭,它是客观存在的,但你的行为和思想都取决于你的主观意识。环境能塑造人也能摧毁人,全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你的人生只能你自己说了算。最后用张小娴说的话一段话结束本文,共勉。

当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你就知道,每一个年纪也都是重新出发的年纪,请不要停下来,请你远离无知和束缚,请你去学习、去进步、请你去爱、去追寻,去混储一个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