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小”村医也有大担当

从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起,他们一直和我们并肩作战。

支国安: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是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更是一名党员,大是大非面前就该冲锋在前!”郫都区团结街道长河村卫生站医生支国安说。

抗击疫情,“小”村医也有大担当

疫情突发时,支国安为了尽快给上级部门精准防控疫情提供详实信息,他与村干部一道连夜挨家摸排,详细询问返乡人员的务工地点和返乡路径。测体温,做登记,做到了摸排不漏一户、隔离不漏一人。在配合卫生院做好返回郫都区人员监测体温工作中,支国安总是最积极的一位,路程最远、道路崎岖的地方他首先揽到自己身上。

胡松林:每天两次入户监测体温从不掉队

仁义村村医生胡松林,虽然年龄偏大,但在疫情来临时,他和其他年轻工作人员一样,奔波于仁义村多个检测点,协助村委会指导、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经常没能按时吃饭。家人担心他的健康,多次请村委会劝说他休息,他都毅然拒绝,当团结卫生院需要村医协助下乡入户监测时,他又第一时间到医院报到。

抗击疫情,“小”村医也有大担当

年轻人戴着口罩爬楼梯都会气喘吁吁,年长的他爬几层楼更是上气不接下气,同行的医生每次在遇到要进小区监测的时候,都让他在楼下等着就行,但他死活不同意,半个多月来,每天两次入户,他从不掉队。

周世俊:入户监测体温途中险遇车祸

“一个轮胎悬在两三米高的河沟边上,脚都吓软了,害怕掉下去,真的怕!”宝华村村医生周世俊说,她在一次入户监测体温的途中,险些发生车祸。五十多岁的她,每每谈及此事,都心有余悸。但在后面的工作中,她从没有缺席,还多次在半夜护送返乡人员到医院检查。

抗击疫情,“小”村医也有大担当

她说,自己虽然是一名小小的村医,但几十年的基层经验,使她懂得如何在村民中更好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她的任劳任怨,热情耐心得到了辖区群众的一致认可!


抗击疫情,“小”村医也有大担当

还有彭韬、周作勇、张素棋、张娟、范锦梅、刘毕容、彭代刚,团结辖区村医生共10名,平均年龄40多岁,但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上,他们和所有年轻医务人员一样有冲劲,敢担当。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多天,他们要么协助社区工作者,要么协助医院,不畏风雨,不辞辛劳,一刻也不曾停歇。他们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始终把居民的健康放在首位,用责任与担当筑牢基层医疗防护墙。

华西社区报记者 张丽 卫生院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