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鼓勵銀行提前主動對接民營企業續貸需求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宋亦桐)如何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監管關注的重點。12月22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到,強化考核激勵,合理增加信用貸款,鼓勵銀行提前主動對接企業續貸需求,進一步降低民營和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意見》指出,要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進一步提高金融結構與經濟結構匹配度,支持發展以中小微民營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深化聯合授信試點,鼓勵銀行與民營企業構建中長期銀企關係。健全授信盡職免責機制,在內部績效考核制度中落實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的監管政策。強化考核激勵,合理增加信用貸款,鼓勵銀行提前主動對接企業續貸需求,進一步降低民營和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的發展一直備受矚目。2019年以來,央行不斷加大支小再貸款支持力度,加強再貸款資金投向監測評估,注重定向發力,切實支持小微、民營企業。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支小再貸款餘額為2267億元,同比增加1323億元,創歷史新高。

7月31日,為改善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央行決定增加支小再貸款額度500億元,重點支持中小銀行擴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發揮精準滴灌作用,引導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本次增加額度後,全國支小再貸款額度為3695億元。

在監管層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導向下,各大行也紛紛出臺新一輪支持民企發展舉措,紓困民企融資。例如中行“20條”、工行“10條”、農行“22條”、建行“26條”等舉措頻出,從增加民企授信、健全盡職免責和績效考核、減費讓利等方面,進一步提升對民營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但監管層也發現,還有一些銀行、中小金融機構通過變相增加收費,甚至‘以貸定存’‘以存定貸’的方式提高融資成本。為解決此類問題,2月,銀保監會向各派出機構及銀行保險機構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從持續優化金融服務體系、抓緊建立“敢貸、願貸、能貸”的長效機制、公平精準有效開展民營企業授信業務、著力提升民營企業信貸服務效率、從實際出發幫助遭遇風險事件的民營企業融資紓困、推動完善融資服務信息平臺、處理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係、加大對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監管督查力度等八個方面,提出了二十三條細化措施。

在分析人士看來,要幫助民營經濟走出困境,要通過綜合施策,實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統籌協調,逐步提升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對如何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分析認為,由於不同金融機構的風險策略、目標客群存在差異,需要引導機構間錯位競爭,監管層應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供給側體系。建立融資企業的“白名單”制度,對於具備產業方向優質等因素的企業,可由政府牽頭派出公職人員、企業財務專家等,就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一對一的針對性幫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