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個人比較內向,職場中有社交障礙怎麼辦?

範範聊職場


你好,我試著回答您的問題。比較內向的人其實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不敢上臺講話,不敢跟人單獨說話,不知道說什麼,也不想跟人說話,擔心自己會不會說錯什麼。

我原來以為就這樣了,其實不然。我的職業要求我不能不講話。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零售五百強企業做人事工作,主要負責招聘與員工關係,所以強迫我跟候選人溝通,面談,強迫我組織員工活動,強迫我去更多的在新員工培訓上面講企業的文化與發展歷程。我還得組織員工大會,進行會議主持。我的很多職業上的第一次都是在那家企業?因為我不做不行,別人都很強,我又是個男的,所以一咬牙一跺腳,上吧。

我想表達的是人是會變的,有時會被環境所改變,有時是被逼的。現在的我,感覺不給員工做一場培訓,不讓我去組織一些活動都不行,把那個當做是一種修煉,突破自己,會發現彼岸的自己更精彩。以上是我的回覆,供參考!加油!!!


緣來是你的2005


謝謝提問,拿我的經歷和你分享下:

曾經的我就像現在的你一樣,內向,怕與人交流,和女孩子說話臉都會紅。剛做業務員的時候,公司要求每天要給客戶打100個電話,而且領導就坐在旁邊,心裡那個緊張啊,第一次拿起手機給客戶打電話的時候,手都是抖的,和客戶說的什麼自己都有點搞不清楚,語無倫次,把之前準備好和客戶說的話也忘了,經過多次的練習,慢慢的可以和客戶正常的溝通對話了,到現在的可以讓客戶跟著自己的節奏走。所以給你的建議:
1、多交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對自己要有信心,主動多去和同事朋友交流溝通,只有去溝通了才能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下去針對不足加以改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的就好了,平時在家的時候練下順口溜或者繞口令,要大聲的說出來;


2、多去參加社交活動,走出去,不要侷限在自己的小圈子內;

3、多學習,除了自己本身的專業技能知識以外,多看看其他方面的書籍(當下重大的實事、熱點新聞之類的),這樣在社交場合也有更多的話題和別人聊了,也不會尷尬。

希望能幫上你!


散熱風扇


我原來也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但是我現在慢慢變得活潑開朗了,我來分享一下自己怎麼改變的。

原來也是不願意多和別人交流,到公眾或者人多的地方發言,就支支吾吾,但是現在這個社會,都是展現個性化的時代,不管是職場或者生活,真的都離不開社交,和溝通。我是分二部來改變的。

第一步,挑戰內心的恐懼

我剛開始就是從這個方面慢慢改變,比如我們門店不是每個月都要開總結會,包含一個個人總結,基本到我發言就含含糊糊就過去了,但是這樣也不行,店長不同意,覺得我說的根本就沒說到點子上,也是應付講話。我自己嗎?也苦惱,想表達的表達不出來,我後來一思考,不行,還是想想辦法,改變一下自己,開總結會的時候,自己多花時間提前準備,把想寫的寫在稿子上,硬背出來,在到後來就投入感情來演講,進步多了。

第二部,多參加活動

比如公司組織什麼年會,自己也報名,不能怕出醜,一怕出醜就膽怯,其實也沒人會嘲笑你,是自己給自己的暗示,導致了退縮,一有什麼活動我現在基本都參加,人也慢慢變得開朗多了。


柒夏扒尚


內向不是缺點,只是一個客觀存在。而且,內向外向不是天生就無法改變了,人們在職場初期還能分出來誰內向,過一陣你再看,大家可能更接近變色龍,內外向自由切換。

我也很內向,小時候見人都不願意說話,但後來學習成績好,自帶光環,別人也都認可你,再後來學習經驗交流分享,發現自己的想法思考,對別人來說很有用,我就樂於分享了。

大學畢業後,我做了人力資源,一開始也是默默地做著事,後來我發現我的思想獨樹一幟,甚至能比別人深刻,每當辦公室裡的人討論各種問題,我都能針砭時弊,一針見血地指出核心問題。於是,漸漸地,我就喜歡參與到大家的談話中,大家關係也更和睦。

內向的人,也許只是不願意多說廢話,他們更傾向於深度思考,這樣的人心思縝密,懂隱忍,厚積薄發。

只要你想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職場小葵


內向障礙是自己以為的這樣,人要優秀,不可千篇一律的看待,內向也是一種優勢

其實本人在內也是一種偏向內向的一種性格,我們知道的羅永浩也是一種內向性格,自稱也會有社交恐懼,並不妨礙他的發佈會的精彩表演

也會有很多對工作可以誇誇其談,私下生活很木訥,不善言談,只要跟他談論工作上的問題,卻發現一個不同的他

題主這個問題,不要把它看成是自己的障礙,工作中的交流多以就事論事為主,是發表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你最擔心的是你提出和發表的意見,無人接受或拒絕,不好意思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大可不必,接受和拒絕是檢驗你的看問題角度能力,每一次都能提到要害關鍵點上,相信不多久,你說話的份量就會越來越大,你也會願意發表意見

相反的如果你提的看法總是被否定,就審視自己經驗與看問題的深度,對自己負責,開始學習,這對自己是莫大的進步啊


在職場上,怕當眾發言,跟是否自信沒有多少關係,跟你要完成這件事的決心有關,跟你在整個團隊中角色有關

一個項目一個任務,心理總想著如何去完成它,就會找各種辦法,尋找各種資源去匹配,這個時候就會忘記不善於表達的自己

只是就事論事的討論,一來一回就會改變不敢表達的狀態。

你肯定也是有本事的人,要不然怎麼會找到工作呢,肯定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團隊中認可的人,所以在團隊的角色扮演也重要,不可能存在所有人可以說話,就你不能說話

就算是表達一句話,也是有時機表現的吧,越來越熟悉之後,表達自然就上來了

至於題主說的,跟同事一起交流,話不多挺不好的,當你沒有看法的時候,就學會提問,你接受到的回答,是不是有不同的看法,我說出你的看法

這就是交流的要旨,學會提問,學會分析,表達看法,如果只是問,或只是答,那是聽課了,不是工作交流了



道總經辦


【問題分析】

職場上,一個人的認知是基礎性的,也是根本性的。認知的合理性決定著個人分析判斷的合理性,更決定著個人職業行為與發展的未來。

該問題就出現了嚴重的認知偏差,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盲目判定內向與社交障礙存在因果關係。社交障礙人群中存在內向的人,但內向者未必有社交障礙。

其二,錯誤理解社交障礙。將“話多話少”作為社交障礙的標準,是錯誤的。

【指尖視野觀點】

職場社交障礙產生的原因非常複雜,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原因,有自己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原因。從個人角度來看,自我認知、自我角色認知以及對於相互之間的關係認知錯誤,會對自己的心理形成負面影響,產生不自信的情況,進而造成社交障礙。

內向是心理與思維指向個人自我,其語言、行為、情感較為深沉不外漏。內向與導致社交障礙的不自信有著巨大的差異。

內向者未必說話少,說話少者未必存在社交障礙。內向與導致社交障礙的不自信之間差異明顯。


1.差異一:心理指向不同

人的心理感知分為內部感知與外部感知。內部感知傾向於自我身體與心理的感受,而外部感知則傾向於外部環境的敏感與感受。內向的人強調內部感受,而外向的人則強調外部感受。

擔心說話少、不好而將自己定義為“社交障礙”是基於外部因素的敏感與他人的反應而形成的不自信狀態,其實質是基於外部的心理反饋。

A.內向:關注自我

性格內向的人,在意的是自我心理的滿足,是自我“世界”的狀態。內向者沉浸在自我的心理環境當中,對於外部環境或者他人的反應並不在意。即便有人覺得自己話少,也並不往心裡去,只要自己覺得可以就滿足了。

內向者可能是寡言少語者,也可能是話嘮,未必是性格孤僻者。但無論怎樣,他們更沉浸於自己的主觀思維中。

B.基於社交障礙的不自信:關注外部

為什麼自己會擔心社交障礙?為什麼因此不自信?是因為自己對外部比較敏感,很在意他人的反應與評價。以他人對自己的判斷作為自己行為與心理的導向,這是明顯的外向性格。

一定程度上來說,外向型的職場人非常在意他人的反應與態度,更容易患得患失,更容易因為同事的態度變化出現心理波動。相對於內向型的職場人來說,外向型的人心理波動更頻繁,甚至更容易抑鬱。因此產生的不自信,就是其心理波動造成的結果之一。

2.差異二:感受維度不同

內向性格的職場人,其心理感受的內容,與認為自己社交障礙而產生不自信的人所感受的內容完全不同。內向者更多沉寂於自我世界,陶醉於自我滿足,在自己內心深處進行沒有外界干擾的思維與心理活動,而不自信的社交者聚焦於人際交往或者同事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這兩者沒有可比性。

A.內向者:感受以自我為中心

內向者的心理感受通常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自我心理舒適程度。主要是對自己行為與自我期望目標的達成情況與滿意度。與他人評判或者評價關係不大。

其二,自我記憶基礎上的主觀想象。內向者基於長期記憶,陶醉於自我世界,並以此為基礎利用自己獨特的邏輯形式進行豐富的內在想象。

其想象或許是浪漫的,或許是殘酷的,但與社交關係不大。

B.不自信者:傾向於社交能力的比較性差異

覺得自己社交做的不好,或者擔心自己社交有問題的職場人,其思維與心理的感受點不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而在於同事之間的社交比較。

因為羨慕他人的人緣較好而自卑,因為覺得別人的話能夠引起他人的共鳴或者積極響應而覺得自己做的不好......這種情況,是以他人的“良好”表現為基礎,來和自己的不足對照。因為羨慕或者欣賞他人,而在內心產生不自信的心理表現。其最終的結果是“己不如人”。

基於社交角度,以他人為參照物,進行優劣比較的行為,是造成職場社交障礙的原因之一,而非內向。

3.差異三:思維方式不同

從思維的角度來看,內向與基於社交的不自信也有很大差異。內向的人,其思維以自我為中心,傾向於個人世界的沉靜邏輯;而不自信的人,其思維以外部世界為中心,傾向於自己與他人之間差異的外部心理刺激。

A.內向:沉靜思維

內向者的思維具有兩個明顯特徵:

其一,具有批判性。內向者以自我的內在標準為參照,對外界觀點與行為進行評判。別人的言行合理還是不合理,內向的人以自我內在標準為參照進行正誤判斷。別人的觀點與自己的吻合,會趨向於贊同,他人的言行與自己內在標準不一致,則選擇無視或者不贊同。不會輕易出現自卑或者不自信的情況。

其二,內在的理性敏感。即便外部環境對自己的心理造成衝擊,內向者也不會過於計較。不會出現情緒上的過度波動。而是更為理性的進行自我檢討與思考,在自己內心身處尋找答案與解決的方法,尋求內在的心理刺激。

比如,溝通不暢或者表達不好,內向的人不會輕易認為這是社交障礙。

B.基於社交的不自信者:刻板思維

刻板思維造成刻板效應。所謂“刻板”這裡有兩種解釋:

其一,搬運他人的“成見”。因為社會、學習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自己在某些方面已經形成了對於某些概念或者現象的固定理解。在出現溝通問題或者工作關係問題時,機械地將原來的一些觀點作為參照物進行盲目比較,進而做出錯誤判斷。

其二,忽略具體環境與個性的差異,籠統判斷。正如我在一開始所說,導致社交障礙的原因很多,有個人的原因也有他人的原因,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原因。

對於一個事物的判斷必須結合特定環境、特定關係和特定個體來進行理性分析,忽略這些具體的因素,盲目給自己扣上“社交障礙”的帽子,是有些冒失的。

小結:內向與造成社交障礙的不自信之間有明顯的差異,無論心理指向、思維形式還是思維的內容都不一樣。不否認內向者有不自信或者社交障礙的可能,但絕不能將內向作為社交障礙的原因。職場上所謂的社交障礙,更大程度上是個人非理性刻板思維的結果,是片面的認知。

既然內向不是造成職場社交障礙的原因,那麼問題的原因在哪裡呢?

社交障礙,是基於內心焦慮或者不自信的功能性障礙。社交障礙者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其職場發展比較困難。

1.一: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個人基於生理或者社會原因形成的心理異常。對於職場人來說,生理異常一般不會出現,但是因為社會經歷導致心理異常是有可能的。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

A.自卑或自傲

自卑是自我與他人比較時,產生的弱勢負面心理,長期自卑的人會有心理缺陷。一些人,因為家庭、教育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一直處於自卑的狀態中,導致個人在與他人相處或者職場的工作對接中出現嚴重的不自信。

一個自卑的人,其實際職場行為一般有兩種極端表現。要麼戰戰兢兢,少言寡語,沒有社交的勇氣;要麼對於外界極其敏感,動不動就言辭激烈甚至大發脾氣。這兩種表現都不利於正常的職場社交。

與自卑相反的,是自傲的心理。與自卑不同,一些職場人因為家庭、社會等原因一直沒有遇到過坎坷或者困難,個人在各方面一直處於優勢地位,總瞧不起他人,總覺得自己高人一頭。自傲會造成個人過度自信,也是一種心理缺陷。

一個自傲的人,在職場上頤指氣使,容不得別人說自己不好,處處容不得他人,很難有理想的社交。

B.職場矛盾造成心理陰影

一個人的心理受到個人經歷的影響,更受到環境的影響。職場上的員工,其心理狀態一般與利益、管理和特定的企業文化有關。一些職場人,身處的職場管理環境比較惡劣,文化氛圍很差,彼此之間勾心鬥角,同事之間的利益衝突不斷。這種情況下,即使心理健康的人,也會蒙上陰影,即使善於社交的人也可能面臨困難。

職場上的矛盾與衝突會加大個人的挫折感,產生扭曲的價值觀與行為路徑,進而影響個人心理與社交,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礙。

比如,一些職場人平時比較活躍,也很有人緣。但是因為某些挫折可能會變得寡言少語,甚至脾氣乖張。成為職場社交的障礙。

2.二:社交恐懼

職場上,一些員工對於身邊的環境或者自己的同事沒有信任,害怕和他們相處,覺得積極的行為或者和他人走的太近對自己不利,形成一種不願社交或者害怕社交的狀態。

A.缺乏社交安全感

一方面,一些員工因為對於社會或者職場認知的錯誤,因為特定環境的心理影響,造成非常不自信的狀態。覺得自己不夠優秀,覺得自己能力不行,覺得自己一旦主動或者積極參與,就可能出醜或者被別人笑話;另一方面,一些人因為心理陰影,總擔心別人會對自己不利,會算計自己,因而覺得少參與既是“安全”的保障。

這樣的員工在心理上存在焦慮,在行為上過度約束自己。平時儘量不參與他人工作,儘量不與他人交流,這種“鴕鳥心態”使他們處於躲避和逃避的狀態,根本不能擁有正常的社交。

B.員工關係認知錯誤

在職場上,正常的同事關係應當是和睦、團結與合作的關係,是互助的關係,也是友善的關係。即便彼此之間存在一些爭議或者矛盾,也不會影響大局。

實際上,相當數量的職場人並沒有正確認知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主要有兩種表現:

其一,隨便給特定同事“定性”。

因為一些小的矛盾或者問題,覺得對方不是好人,覺得對方是XX性質的人。這種主觀上刻板的定性,使得個人在判斷他人言行的時候“先入為主”,不理性地對待他人立場。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標籤”思維,就是給身邊的所有人都貼上“心理標籤”。一成不變甚至固執地進行判斷,並因此為基礎展開自己的社交,無形之中增加了壓力與挫折。

其二,缺少獨立判斷。

還有相當數量的員工,不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的同事。在彼此交往中捕風捉影,以他人的評價或者觀點作為自己判斷的依據,在行為上跟隨他人。一方面,自己正常的社交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嚴重影響同事對自己的評價。

3.三、能力欠缺

職場社交,不僅依賴正常的個人心理,同時依賴良好的個人社交能力。要想有好的社交,需要良好的感受、記憶、理解、表達、協調、合作等能力。

最為突出的,是基於合作的表達能力和基於感受的情緒控制能力。

A.表達能力

職場上的表達不同於一般的社會表達,是以工作為中心,以合作為前提,以達成目標完成任務為目的的。如何表達,是一種能力考驗。

職場上基於社交的表達有兩個重要的因素:

其一,是立場問題。與別人進行溝通或者合作時,要注意站在客觀或者對方立場上進行觀點的表達,避免沒有必要的衝突和矛盾,有利於獲得對方的好感與共鳴。相反,語義含糊不清或者只考慮個人的得失進行表達,很容易造成矛盾。

比如,一些職場人需要他人工作配合時,喜歡說:“某某領導讓你這麼做”。拿領導來壓對方,企圖迫使對方順從地配合自己。用不了幾次,對方就煩了。

其二,是表達的方式問題。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溝通效果不一樣,這與表達方式不同。一些人在與他人溝通時,語氣僵硬、說話刻薄,沒有人願意聽;而有些人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措辭,能夠讓對方接受。

只要有利於問題解決,自己低一下頭又能怎樣?

B.情緒控制能力

職場上,面對不同的問題、行為或者觀點,總有一些自己贊同的,有一些自己不贊同的;總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有一些自己討厭的;一些讓自己感覺舒服的,還有一些感覺氣憤的。

種種問題、挫折、矛盾會讓一個人的情緒不斷變化,但是情緒化卻不利於正常的職場社交,會惡化同事關係甚至激化矛盾。

小結:個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自卑感和對於職場關係的認知偏差會導致社交的困難或者障礙,而缺少必要的社交能力使得職場社交雪上加霜。職場社交障礙出現的最大原因是個人心理與認知的原因,與內向或者外向沒有關係。

職場上的社交障礙是正常的,幾乎人人都存在。但是從自我心理與認知角度出發,不斷尋求改善,讓自己更加成功是完全有必要的。

職場上社交障礙難免,但其對於個人工作開展與職業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由不得個人不重視。

1.正確自我認知

要想克服自己的社交障礙,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要正確進行自我認知。擺脫錯誤的自我感知,能夠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並接納自己。只有真正瞭解自己,只有自己首先能夠接納自己,才有可能真的被他人認可與接納。

A.發現優點

自我認知的關鍵一點,就是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優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優勢,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一樣。仔細考慮以下或者在實際的工作中注意自己個人的行為,哪些是能夠被自己接受的,哪些是能夠被別人接受的。

通過自我觀察和他人評價的觀察,來發現自己的優點,而不僅是缺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才能夠找到突破障礙的關鍵。

B.接納自我

每個人都是一個現實的自我,每個自我都有其相對的客觀個性、優點與缺點,要想改變自己,首先接納自己。不妨大膽承認自己的缺點與問題,就如同大膽承認自己的優點與優勢一樣。

接受一個真實客觀的自我,讓自己能夠知道如何避免自己的社交缺點,如何發揮自己的社交優點。在面對別人的質疑或者不滿時,不妨大膽說出來,承認自己的不足,這也是一種優點,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諒解。問題很重要,態度更重要。

2.正確角色認知

自我認知是基於自我個性的,而角色認知則是基於自己在團隊中地位與責任的,是基於自己職業特徵的。要知道,這畢竟是在職場,改善社交必須結合職場特點。

對於個人來說,要從角色認知出發改變社交障礙,要注意兩個方面:

A.以自我成長為主

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工作上,而不是單純的人際關係上。注意自己工作的開展順利程度和個人在職業上的成長進度。

選擇一切有利於自己知識、技能與思維提升的機會,積極進取;放棄一些無關緊要的人際交往,也不用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與評價。只要自己在職業上是成長的,自己的行為是得到公司肯定的,就可以了。

B.在細節上獎勵自己

基於工作的社交,自己做的可能不好,甚至很糟糕。但是,計較這些有什麼用呢?不如沉下心來,關注自己在工作溝通或者人際交往中的一些細節。哪怕自己在任何一個小的方面有進步,都值得肯定與獎勵。

比如,原來不願意和某同事說話,現在鼓起勇氣和他打個招呼。不要在意他如何反應,最重要的是肯定自己的“成績”,為自己的努力感到高興。不斷注意細節,不斷在心理上獎勵自己的細小改善,終會有大的進步。

3.改變職場上的關係認知

用主觀一點的話來說:你眼中的世界怎樣,你便生活在怎樣的世界裡。同樣的道理,職場上,如何看待自己的同事,如何看待自己面對的社交環境,決定著你的心態定位與處事方式。

A.用陽光的心態看待他人

一般人都深陷於慣性思維或者慣性心理作用,喜歡用一成不變的角度去評判自己的同事。這樣容易出現兩個極端:其一,因為一些人的優點,將其當成完美的人,容不得別人有反對的意見;其二,因為一些人的缺點,認為其一無是處,容不得別人的讚揚或獎勵。慣性造成偏見,對於個人正常的職場社交是不利的。

要想改善職場社交,必須改變個人心理感受的慣性,用陽光的心態看人,面對問題時多想一下他人言行的合理之處,面對矛盾時多注意他人表現出來的優點。凡事往好處想,不要將同事都當成惡人。只有這樣才可能改變社交。

B.感恩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不管與對方的實際關係如何,他人對自己的任何幫助都要記在心裡。只有多記憶對自己有利的事務才可能驅散或者淡化自己“有害”的心理傾向,才可能有更自信與陽光的心態與他人相處。

職場上最不好的事情,就是揪著別人的問題不放,對於別人的幫助沒有感恩之心。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的社交的。

綜評:內向的人心思縝密,不會輕易為外界的影響所動,但不自信或者沒有社交能力的職場人因為心態、認知等方面的原因陷於心理困境並保持不良的思維慣性,導致自己的社交不理想。錯誤地將社交困境歸結於內向性格只能使自己越陷越深,無法擺脫。

真正的社交改善要從正確的自我認知做起、從正確的角色認知做起、從正確的工作關係認知做起,用實事求是地勇氣和陽光積極的心態來面對自己、面對同事、面對工作,從小處著眼不斷進步,一定會擺脫不利的局面。


本文由今日頭條號@指尖視野原創,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抄襲或洗文到其他平臺,侵權必究!


指尖視野


理解題主的處境,我以前也一樣的。其實人都有多面性,有一部分人天生喜歡生活在自己的圈子裡,不喜歡社交,委曲求全。總覺得自己太內向,不善於社交,但是人畢竟是社會性的,我們必須與外界交流。

首先,自己比較內向,查找一下自己內向的原因?是從小就這樣,還是說有點自卑,對自己哪方面不太滿意?通常這樣的人,多少內心都是不夠自信,而且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打壓式比較多,培養出來的人很多時候很多都不夠自信,內心敏感顧慮較多。

你要相信,這一代人很多身上都有內向和外向的因素,只是有的人展現的方式不同。

其次,努力從一些小事情開始,培養自己的自信。最簡單的就是學習新技能,最好是舞蹈,音樂或者體育。這些很容易讓人自信起來,當你自信的時候就不會顧慮太多別人的看法,因為你知道一個優秀的人,別人給的都是讚賞,還有什麼好顧慮呢?

第三,就是給自己製造機會與人交流。找一些輕鬆的場合,認識一些陌生人,去了解他們,主動和他們打招呼,交流。慢慢見的人多了,就不在害怕或者顧慮造成不好的影響。

最後,如果是職場的正式場合社交,那需要的就是勇氣和經驗,和領導出去可以少說多看,不斷積累學習。慢慢積累多了,可以逼著自己去主動溝通幾次,等你跨出自己舒適區後,就離成功不遠了。

希望以上真誠的建議能給你幫助,歡迎交流


職場共舞


首先你要明白內向不一定有社交障礙,社交是正常的溝通,不是誇誇其談也不是口若懸河,是能正確的表達傳遞自己的思想,與對方能夠交流而已。

從心裡層面給自己一個肯定。

因此,你的內心一定不能有社交障礙這樣的暗示,要告訴自己,我講出來的可不是你們能講出來,只是我不善言談而已,我只需要告訴我自己大聲的講出來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怕當眾發言,一般是不自信,害羞,膽怯,害怕自己說的不好,或者說錯。要克服這一點就需要刻意練習,你可以大聲朗讀或者在家人面前先進行練習,提前準備好稿子,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後可以到公園等人多的地方練習,主要是鍛鍊膽量,敢在眾多陌生人面前說話了,時間久了自然就有自信哥膽量了。在經過一段時間練習,就可以當著同事領導的面侃侃而談,談笑風生。

與人搭訕這一點首先克服的也是膽量,不敢去做的事情越要去做,克服膽怯的心理障礙。可以在上班途中,下班途中嘗試與陌生人搭訕溝通,不知道說什麼可以提前準備一些素材熟記以後,再看些搭訕技巧之類的。嘗試與第一個陌生人溝通,有了勇敢的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另外,搭訕這一塊也可以嘗試去做一些兼職銷售,很鍛鍊人的,我初次做銷售進入的就是保險行業,後來做了兼職康師傅飲料銷售,目的就是鍛鍊膽量能與陌生人溝通。

與同事之間話不多這個不需要在意,只要能把意思闡述清楚,邏輯性強,層次分明就可以了。

當然,隨著之前的刻意聯繫,與同事之間的溝通自然會話題不斷,甚至還能主導整個溝通環節。

以上是個人一點小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無門無派


一、客觀面對社交障礙現象

首先對社交障礙及社交恐懼情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因職場社交恐懼心理而感到自卑、或喪失信心。

1.不只是你一個人正在面對這種狀況

據調查,90%的人都在經歷著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懼,事實上很多互聯網大佬在產品發佈會的講臺上侃侃而言,但私下裡和同事、下屬交往時也會極度緊張;

2.社交焦慮也不是洪水猛獸,適度的社會焦慮不但是正常的,還是必要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焦慮治療中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如果青少年在社交場合中毫無焦慮和擔憂情緒,很容易變得遲鈍、麻木,難以獲得成人心智;

3.有職場社交障礙不代表成功的大門就此關閉

舉一個十分知名的例子,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就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喜社交、甚至反感出名的技術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完全不善社交的人,最後做出了全中國最成功的社交APP!

所以說,兄弟,你首先要明白,你所面對的問題不算什麼大事,只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一定會好起來的,要對自己有信心。

二、精準剖析社交障礙原因

接下來簡單剖析一下社交障礙的成因,導致社交障礙的因素有很多,拋開心理學術語,用大白話講大概有以下三個原因:

1.缺乏應有自信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或是受學生時代經歷的影響。經歷過幾次社交上的失敗後,有些人就會本能的避開社交場合,變得越來越孤獨。甚至給自己貼上“害羞”、“內向”、“自卑”的標籤。長此以往,對自己的能力產生認知偏差,本來明明能做好的工作,明明有能力講清楚,溝通好,自己卻總覺得沒有把握,不敢表現自我,最終惡性循環。

2.內心加戲太多

在職場社交中,很少憧憬成功後的感覺,卻經常想象失敗後的場景。甚至會想象到很多清晰的細節。工作還沒展開前就“導演”自己搞砸後各方的反應。客戶是怎樣大發雷霆的,老闆是怎樣批評自己的,同事是怎樣對自己指指點點的。內心戲太多,導致畏首畏尾,不敢作為,不敢交流。

3.社交技能太少

這點屬於直接原因了,當然職場中有很多人天生就是交際高手,他們總能自然而然地順暢溝通、如魚得水。但社交本身還是有技巧和規律可循的。對於我們職場人來說,職場交際可以說是一門必修課,當然熊小妹也認同“七分做三分說”的原則,根源還在於做事,可有效溝通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做事也失去了意義。社交技能包括衣著儀態、語言技巧、仔細傾聽、建立信任等。沒有系統訓練、實戰檢驗、反覆總結,自然很難打破職場社交障礙。

三、針對性、系統化的解決方法

1.克服職場交往焦慮情緒

英國心理學會成員,同時也是認知治療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吉莉恩·巴特勒(Gillian Butler)在其代表作《無壓力社交》中提出了三個克服社交焦慮的途徑,我覺得對題主會有很大幫助,分別是:減少自我關注、改變思維模式和改變行為模式。

靠轉移注意力、設想“最壞的結果也無非如此”等方法削弱與生俱來的自我防護機制,大膽溝通;靠記錄試試情緒與思考,變直觀感受為客觀敘述,換一個更積極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主動溝通;靠“微型實驗”,弄清楚行為模式的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選擇安全的行為,停止逃避,直面恐懼。

2.當眾發言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完美的社交源自十足的自信,十足的自信源自充分的準備。

題主完全可以通過做充分的準備來解決害怕當眾發言的問題:在語言、表情、手勢等方面模仿業界大佬;在分享內容方面,多閱讀文學類和邏輯思辨類的書籍,時間允許可以背誦一些經典段落;在發言文本方面反覆斟酌修改發言稿,做到重點突出,條理分明;

3.真誠勝於套路

套路固然有利於快速建立聯繫,但真誠還是勝於套路的。套路再深終將被識破,真誠無價終會打動人。

一些職場新人總會給人一種非常精緻、聰明的感覺,他們擅長察覺照顧他人的情緒,說話滴水不漏。然而在高階的職場交往中,這種“完美無暇”的人設是難以取信於人的。因此他們無法獲得與同事或上級深入交往機會。閱歷深一點的職場老將很快就能察覺到這些人所表現出的那種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不管怎樣社交,保留到何種程度,真誠、真實是基礎,劍走偏鋒容易“走火入魔”,適得其反。

4.發揮特長助力社交

有一項諸如唱歌、講應景的笑話、修理電腦等特長往往能夠樹立自信心,在交往中製造話題,拉近距離,抓住這一點不斷放大,把特長打造成自己的個人品牌,你會發現別人在向你靠攏,在職場社交中變得遊刃有餘,驚喜接二連三發生。

四、一些好入手、可操作的小細節、小方法

如果您覺得上述方法依舊很難在短期內見到效果,而且一時無從入手的話,下面熊小妹還有一些小方法可以使用,甚至您看完本答案後第二天上班就可以試一試:

1.嘗試從與異性搭訕入手

老梁在一期節目中回答網友提問的環節,一名網友提問如何擺脫社交恐懼症。老梁有點類似抖機靈地調侃到,你可以先與喜歡的小姑娘聊天開始,因為這樣你有內在動力,即使遭遇挫折,依舊會百折不回。時間長了,自然越來越會說話。

2.講話或者加入話提前先熱個身

這點很簡單了,演講前可以提前十幾分鍾到達會場,在外面走廊樓梯間反覆上下臺階十個來回,到身體微微發熱為止。再做幾組深呼吸,這樣身體微微發熱,微微興奮,全身肌肉放鬆是特別好的狀態,話匣子一打開收不住。

3.嚼口香糖放鬆心態

20世紀末人們曾做過一項研究,通過分析人在咀嚼時的腦電活動,發現咀嚼口香糖可引起與緊張焦慮情緒密切相關的α腦波數量增多、波幅增大。人們還發現,咀嚼能提高大腦海馬部位的信號活躍性,這有助於人更好地調節情緒,達到放鬆的狀態。因此可以隨身攜帶口香糖,每天嚼兩粒,一方面清新口氣,一方面放鬆心情,增加社交的愉悅感。

五、如果情況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

社交焦慮情緒與社交恐懼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一種狀態,而後者則是一種心理疾病。是否達到社交恐懼症的程度需要諮詢有相關資質的專業醫師。必要時還需要採用藥物治療。如果你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無法解決社交障礙的話,請應該及時諮詢專業的醫生。


職場達人熊小妹


因為個人比較內向,職場中有社交障礙怎麼辦?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你的生活模式,你的性格,完全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

舉個例子:

有個女孩,一和陌生人說話就緊張、臉紅,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始終不敢向心儀的男生表白,內心非常痛苦,來找阿德勒做心理諮詢。阿德勒會告訴她,愛臉紅的毛病是她自己的選擇。

為啥呢?因為對這個女孩來說,被別人拒絕,是比臉紅更可怕的事情!害怕表白被拒絕,又不願意承認自己不敢表白,所以才發明了臉紅的毛病。這樣她就可以說服自己,“我要不是有社交恐懼症就會去表白,就會得到愛情。”

這個社交恐懼症不是假裝的,事實上女孩一說話真的臉紅 —— 但是,這仍然是她自己的選擇。

我想聽了阿德勒的這個案例,你應該有了自己的答案,這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

這當然是個好消息!

因為你現在可以重新選擇一次,

那麼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性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