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蔥嶺設伏 攻敵不備(二)

現在嘛,志得意滿的于闐軍使曹毅,終於可以率領齊裝滿員的三營人馬,在數百名尉遲曜部屬的配合之下,去全力奪取于闐城以東地區的坎城守捉與蘭城守捉,從而將整個于闐鎮納入囊中了。

特別是這個地處於闐城以東六百里的蘭城守捉,也正是于闐鎮所管轄區域的東界,而從此再向東五百里,就是播仙鎮了。

按照“阿羅氏”的要求,曹毅還應統軍儘快收復播仙鎮和石城鎮,雖然這遠遠超出了大唐安西都護府于闐鎮的轄地範圍,且已是原大唐隴右道沙洲的管轄之地了,但畢竟現在也被吐蕃人所佔據著,加之西州尚在回鶻之手、伊州也在吐蕃之手,若是要建立一個將來收復沙洲的前進基地,那麼現在也就只有石城鎮符合這一條件了。

作為大唐隴右道蘭州的子弟,若是今生能率兵收復家鄉,從而為全家老少二十五口被吐蕃殘殺之親人報仇雪恨,則即便是自己被打入地獄,曹毅也將在所不惜!

因此,他也對如何收復播仙鎮、石城鎮,頗費了一番功夫,更是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不辭勞苦、不懼犧牲,督軍全力向東挺進著。

而駐守皮山鎮的千餘吐蕃軍,雖在第二天一早便發現了各種異樣,卻因猶豫不決而喪失了逃出生天的機會,於當日申時被李朝義所率的兩營精騎、四千餘輜重隊伍,以圍三闕一的方式,趕出了皮山鎮,並在野外連續追擊百餘里,最終將其全殲。

至此,除播仙鎮、石城鎮尚餘不足兩千的吐蕃駐軍之外,于闐周邊已無成建制的吐蕃人馬,剩餘的吐蕃零星小隊,也正在被尉遲曜與李朝義聯手追捕絞殺之中,甚至於就連普通的于闐百姓,都投入到了這場全民圍剿的戰鬥之中:

鋤頭、棍棒以至於菜刀,都成為百姓手中的武器;

而吐蕃殘兵,也因此而迅速被捕殺殆盡!

只是,由於一支在於闐城外巡邏的吐蕃斥候小隊,及時發現了于闐城被攻佔的情況之後,沒有片刻的猶豫,而是狼奔豕突般地向東狂奔千餘里,並一路勸說坎城守捉、蘭城守捉的吐蕃駐軍數百人,與其一同趕到了播仙鎮,將情況如實稟告給了此地駐軍的吐蕃將領。

雖然,並未完全相信這些如若喪家之犬般逃亡而來的殘軍,但生性謹慎的這位吐蕃將領,還是派出了一支隸屬於自己的斥候小隊,向西一路探訪,終於在五百里之外的蘭城守捉附近,發現了數千唐軍精銳,並及時地在唐軍趕到播仙鎮之前,率軍撤往石城鎮。

之後,他還說服了石城鎮的駐軍將領,一同率軍跋涉千餘里,歷盡了千辛萬苦,最終全軍安全地返回了河西吐蕃大軍之駐地——沙洲!

當然,這些情報的反饋,都是一個多月之後的事情了,而進軍之中的曹毅所部,其遭遇到的最大困難,則是一次罕見的沙暴:

雖說之前幾經查探,最終順利地佔領了這個曾經是大唐且末郡的播仙鎮,卻因為擔心吐蕃人在半路設下圈套,引誘自己主動調入陷阱,為了慎重起見,曹毅並未急於率軍趕往石城鎮,而是全軍留在播仙鎮休整了數日。

同時,他命令隨軍而來的尉遲曜之子——尉遲卓所部,協同于闐軍踏白部隊,儘快搞清原先駐守播仙鎮的吐蕃人馬去向,並刺探石城鎮方向的敵人動向,以便大軍想法設法地攻取石城鎮,從而完成“阿羅氏”的帥令!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這位剛過弱冠之年的尉遲卓,也的確是一位智勇雙全之人:

一方面,他利用自己家族在於闐周邊的深厚人脈資源,積極協助曹毅所部,有效地控制住了坎城守捉、蘭城守捉、播仙鎮等新近收復之地;

另一方面,則廣泛發動社會各階層的力量,對吐蕃駐軍的蛛絲馬跡進行深入的挖掘,初步排查出吐蕃人馬的行軍軌跡,從而為曹毅將軍的決策提供了切實有效的依據;

更以此為基礎,命令手下喬裝打扮,以馱馬商隊、探親訪友等等名義,向石城鎮、沙洲等地,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的偵查,以利於唐軍後續的作戰需要。

也正是在尉遲卓的全力配合、鼎立支持之下,曹毅也才能順利地摸清周邊吐蕃軍力情況,並果斷地下令:

除派駐坎城守捉與蘭城守捉的兩團精銳之外,再留下三團人馬駐守播仙鎮,剩餘的兩營于闐軍,即刻開赴石城鎮。

雖然,尉遲卓曾經提示過曹毅將軍,一定要注意播仙鎮周邊沙暴多發的情況,特別是今年雨水稀少、旱情較重,極易發生大型沙暴,但心急如焚的曹毅卻因心裡惦記著石城鎮的收復,並未對此多加關注,反而認為尉遲卓有些過於謹慎了。

好在,責任心極強的尉遲卓,還是利用自己的私人關係,不僅收集、攜帶了不少防備沙暴的物資,而且不惜高價聘請了當地經驗豐富的嚮導。

實際上,這個播仙鎮的周邊環境,也的的確確有些複雜:

首先,它地處圖倫磧之內緣,幾乎被戈壁沙漠所包圍;

其次,距其兩百餘里之外,在西南與東南兩個方向上,都是綿延起伏的山脈;

只有,沿著且末河(即:21世紀的新疆車爾臣河)兩岸,分佈著一條狹長的綠洲!

而曾為鄯善國都的石城鎮,雖然也僅距離且末河畔不足百里,卻與播仙鎮隔著沙漠,即便是沿著且末河行軍,最終也要或向東、或向南穿越一段沙漠,才能抵達石城鎮。

因此,急於趕路的曹毅,最終還是決定:

選擇距離最近的一條行軍路線,橫穿綿延四百里的戈壁沙漠,力爭儘快佔領石城鎮。

可是,深入戈壁沙漠僅僅百餘里,便遇到了強沙暴!

原本,還是皓日當空、白雲浮動,忽然狂風大作,進而遠處宛若一條黃龍緩緩騰起,猶如萬千牛吼,又似悶雷滾動,一條抖動的黃線越來越近、越近越寬,蔚為壯觀、奪人心魄!

多虧,高價聘請的嚮導,極為熟悉當地的情況,冒著漫天的黃沙、頂著肆虐的狂風,將這近四千人的大隊人馬,帶到了一處早已廢棄的古城之中,並靠著尉遲卓攜帶的物資,安全躲避過颳了兩天兩夜的沙暴,雖然最終走失了一些戰馬,但好在沒有人員方面的損失,卻也讓曹毅深刻感受到了戈壁沙漠的恐怖之處。

此事,也讓李尋陽等人更加認識到所處環境之惡劣,對於如何更加有效地在範圍如此廣大、人口如此分散之地,而實施積極性的防禦,有了極其清醒的認識與充分必要的準備!

不過,無論怎樣,能夠收復播仙鎮與石城鎮,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首先,石城鎮與焉耆鎮,已經不足千里,安西大都護府所轄之地,已經將圖倫磧環繞起來,這畢竟是曠古未有之事!

第三十章 蔥嶺設伏 攻敵不備(二)

圖30-4大唐蔥嶺守捉——石頭城1


其次,若是能聯合回鶻,在大唐朝廷的全力支持之下,東西對進、南北施壓,則完全有可能打通隴右與河西,從而全境收復被吐蕃搶佔去的國土!

因此,就連對“阿羅氏”的勢力迅速膨脹而憂心忡忡的郭昕,也難得地不吝讚美之詞,對“阿羅氏”及其麾下極盡鼓勵與讚賞,甚至還專門從並不算寬裕的府庫中,撥出一筆專款,用於獎勵有功之將士,並即刻起草了相應的奏章,專程派人上報身在長安的皇帝陛下。

然而,李尋陽並不看好郭昕的表功與謀劃,因為他實在是對這位曾經也是雄心萬丈、現如今卻只顧個人享樂的皇帝陛下,不再報任何的幻想了,更何況當今的朝廷之上,已無如陸贄般心繫大唐、胸懷天下的忠貞宰輔了,剩下的尸位素餐之輩,又怎能幹此大事呢?!

實際上,早在李尋陽再次來到大唐之年(即:貞元二年、公元786年),潤州節度使韓洸便極力上疏朝廷,懇請討伐吐蕃、收復河湟。

而據當時大唐入蕃使崔翰,往返大唐與吐蕃時密查,吐蕃駐河西、隴右的兵馬只有五萬九千人、馬八萬六千匹,其可戰之兵僅三萬人,餘皆老弱。

當時,吐蕃兵力如此薄弱,而大唐皇帝陛下卻只想苟且偷安,從不去想、也不敢想如何收復失去的故土。

所以,即便是現在吐蕃更加的孱弱,大唐皇帝陛下也還是不會去考慮河西、隴右的故土的,只要尚能在長安城,遙遙地維繫著對中原的統治,其它的事情則都不重要了!

若想維繫西域的長治久安,甚至想要收復河西、隴右之地,還是隻能靠自己了!

然而,吐蕃與回鶻,能夠給予自己這麼長時間的準備嗎?

李尋陽的心中,實在是沒底!

而就在曹毅收復播仙鎮的第二天,顧不上新婚燕爾的“阿羅氏”,便帶著數百名親衛,在大雕的陪護之下,趕到了于闐城。

李尋陽先是與這位於闐王——尉遲曜,暢談了一天一夜,之後便在後者的全力支持之下,開始著手重建於闐鎮的軍政事務。

雖然大唐肅宗乾元三年(即:公元760年),二十幾歲的尉遲曜便被授予安西大都護府四鎮節度副使之職,並作為于闐都督府之都督,負責于闐地區的政務管理,但畢竟曾率領于闐百姓臣服過吐蕃,無論出於何種緣故,都不便再繼續出任大唐屬官。

因此,已過花甲之年的尉遲曜,明確向“阿羅氏”表示,不願也不便再出面管理于闐都督府,並希望親自向大唐朝廷請辭節度副使、于闐都督之職。

深表理解的李尋陽,在一番推心置腹之後,還是說服了尉遲曜,推薦了兩名尉遲家族的子弟,參與于闐都督府的軍政事務,其中便有正跟隨曹毅收復大唐故土的尉遲卓!

第三十章 蔥嶺設伏 攻敵不備(二)

圖30-5大唐蔥嶺守捉——石頭城2


應當說,尉遲曜一族,在於闐之地深得民心,也正是由於他在幕後的鼎立支持,“阿羅氏”麾下的部屬,才得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各級官府恢復、重建,並總結疏勒地區的經驗與教訓,加快推行各項優惠政策,促進當地之經濟發展。

加之,因之前尉遲曜一族,刻意保護各族各業的現實利益,所以,僅僅用了三個月,于闐地區的經濟總量便趕上了疏勒,甚至還有迅速趕超的趨勢。

由此,無論是“阿羅氏”,還是手下的一眾軍政大員,無不對尉遲曜的深謀遠慮倍加讚賞,更加敬佩他的忍辱負重與勵精圖治!

同時,有了疏勒地區的經驗,于闐都督府的屬軍與後備役等軍事領域的建設,則迅速地加以展開,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雖然,在人員素質、戰力提升等方面,尚無法與疏勒相媲美,但于闐所募兵士之熱情、所訓強度之血性,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就在“阿羅氏”治下各地,如火如荼地發展、壯大之時,天下大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近年來身體一向欠佳的奉承可汗,最終還是過早地離世了;由於其沒有子嗣,權相骨咄祿則被順理成章地擁立為新一任可汗。

這位本姓阿跌的骨咄祿,為了名正言順地承繼可汗之位,卻冒稱自己也是藥葛羅氏的後裔,並派遣使者前來長安,向大唐朝廷上報喪事,甚至為了討好大唐皇帝陛下,還將天親可汗之前的,歷任可汗之年紀幼小的子孫後代,全部送交給大唐朝廷,以作為質子之徒。

此舉,也贏得了大唐皇帝陛下的讚許,遂承認其為回鶻可汗,並派遣秘書監張薦,專程趕往回鶻牙帳,冊封骨咄祿為懷信可汗。

至此,回鶻可汗之位,亦由藥羅葛氏轉入到阿跌氏,這也正是權臣專政的結果!

當然,由於這位骨咄祿,的確也是善辯而有才智,勇敢而有謀略,加之自跟隨天親可汗以來,便一直參與、甚至專掌軍事,可謂是權勢滔天,因此,回鶻的各部酋長、臣屬將領,也都折服於他,從而也漸漸令回鶻走向了急速擴張與繁榮興旺之路。

第二,吐蕃王朝在贊普——赤松德讚的治理之下,已經達到了鼎盛。按照“阿羅氏”的比喻:吐蕃王朝的黃金時期,是在松贊干布在位之際;而現在的吐蕃,則處於鑽石王朝時代!

如今的吐蕃,的確令周邊的近鄰寢食不安,即便是民眾物博的大唐,也在吐蕃這頭四處狂奔的巨大犛牛面前,落下了恐懼難消的心理陰影。

然而,日入中天、盛極而衰,此乃亙古不變的規律,無論是自然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都難逃這一規律。

吐蕃,雖然時處鼎盛,卻也步了大唐天寶年間的後塵!

第三十章 蔥嶺設伏 攻敵不備(二)

圖30-6大唐蔥嶺守捉——石頭城3


小說連載請在頭條號小說頻道搜索【絲夢大唐第二部皓首龜茲城】

同時,想看第一部的朋友請在頭條號小說頻道搜索【絲夢大唐第一部情迷怛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