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葱岭设伏 攻敌不备(二)

现在嘛,志得意满的于阗军使曹毅,终于可以率领齐装满员的三营人马,在数百名尉迟曜部属的配合之下,去全力夺取于阗城以东地区的坎城守捉与兰城守捉,从而将整个于阗镇纳入囊中了。

特别是这个地处于阗城以东六百里的兰城守捉,也正是于阗镇所管辖区域的东界,而从此再向东五百里,就是播仙镇了。

按照“阿罗氏”的要求,曹毅还应统军尽快收复播仙镇和石城镇,虽然这远远超出了大唐安西都护府于阗镇的辖地范围,且已是原大唐陇右道沙洲的管辖之地了,但毕竟现在也被吐蕃人所占据着,加之西州尚在回鹘之手、伊州也在吐蕃之手,若是要建立一个将来收复沙洲的前进基地,那么现在也就只有石城镇符合这一条件了。

作为大唐陇右道兰州的子弟,若是今生能率兵收复家乡,从而为全家老少二十五口被吐蕃残杀之亲人报仇雪恨,则即便是自己被打入地狱,曹毅也将在所不惜!

因此,他也对如何收复播仙镇、石城镇,颇费了一番功夫,更是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辞劳苦、不惧牺牲,督军全力向东挺进着。

而驻守皮山镇的千余吐蕃军,虽在第二天一早便发现了各种异样,却因犹豫不决而丧失了逃出生天的机会,于当日申时被李朝义所率的两营精骑、四千余辎重队伍,以围三阙一的方式,赶出了皮山镇,并在野外连续追击百余里,最终将其全歼。

至此,除播仙镇、石城镇尚余不足两千的吐蕃驻军之外,于阗周边已无成建制的吐蕃人马,剩余的吐蕃零星小队,也正在被尉迟曜与李朝义联手追捕绞杀之中,甚至于就连普通的于阗百姓,都投入到了这场全民围剿的战斗之中:

锄头、棍棒以至于菜刀,都成为百姓手中的武器;

而吐蕃残兵,也因此而迅速被捕杀殆尽!

只是,由于一支在于阗城外巡逻的吐蕃斥候小队,及时发现了于阗城被攻占的情况之后,没有片刻的犹豫,而是狼奔豕突般地向东狂奔千余里,并一路劝说坎城守捉、兰城守捉的吐蕃驻军数百人,与其一同赶到了播仙镇,将情况如实禀告给了此地驻军的吐蕃将领。

虽然,并未完全相信这些如若丧家之犬般逃亡而来的残军,但生性谨慎的这位吐蕃将领,还是派出了一支隶属于自己的斥候小队,向西一路探访,终于在五百里之外的兰城守捉附近,发现了数千唐军精锐,并及时地在唐军赶到播仙镇之前,率军撤往石城镇。

之后,他还说服了石城镇的驻军将领,一同率军跋涉千余里,历尽了千辛万苦,最终全军安全地返回了河西吐蕃大军之驻地——沙洲!

当然,这些情报的反馈,都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而进军之中的曹毅所部,其遭遇到的最大困难,则是一次罕见的沙暴:

虽说之前几经查探,最终顺利地占领了这个曾经是大唐且末郡的播仙镇,却因为担心吐蕃人在半路设下圈套,引诱自己主动调入陷阱,为了慎重起见,曹毅并未急于率军赶往石城镇,而是全军留在播仙镇休整了数日。

同时,他命令随军而来的尉迟曜之子——尉迟卓所部,协同于阗军踏白部队,尽快搞清原先驻守播仙镇的吐蕃人马去向,并刺探石城镇方向的敌人动向,以便大军想法设法地攻取石城镇,从而完成“阿罗氏”的帅令!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这位刚过弱冠之年的尉迟卓,也的确是一位智勇双全之人:

一方面,他利用自己家族在于阗周边的深厚人脉资源,积极协助曹毅所部,有效地控制住了坎城守捉、兰城守捉、播仙镇等新近收复之地;

另一方面,则广泛发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对吐蕃驻军的蛛丝马迹进行深入的挖掘,初步排查出吐蕃人马的行军轨迹,从而为曹毅将军的决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依据;

更以此为基础,命令手下乔装打扮,以驮马商队、探亲访友等等名义,向石城镇、沙洲等地,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侦查,以利于唐军后续的作战需要。

也正是在尉迟卓的全力配合、鼎立支持之下,曹毅也才能顺利地摸清周边吐蕃军力情况,并果断地下令:

除派驻坎城守捉与兰城守捉的两团精锐之外,再留下三团人马驻守播仙镇,剩余的两营于阗军,即刻开赴石城镇。

虽然,尉迟卓曾经提示过曹毅将军,一定要注意播仙镇周边沙暴多发的情况,特别是今年雨水稀少、旱情较重,极易发生大型沙暴,但心急如焚的曹毅却因心里惦记着石城镇的收复,并未对此多加关注,反而认为尉迟卓有些过于谨慎了。

好在,责任心极强的尉迟卓,还是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不仅收集、携带了不少防备沙暴的物资,而且不惜高价聘请了当地经验丰富的向导。

实际上,这个播仙镇的周边环境,也的的确确有些复杂:

首先,它地处图伦碛之内缘,几乎被戈壁沙漠所包围;

其次,距其两百余里之外,在西南与东南两个方向上,都是绵延起伏的山脉;

只有,沿着且末河(即:21世纪的新疆车尔臣河)两岸,分布着一条狭长的绿洲!

而曾为鄯善国都的石城镇,虽然也仅距离且末河畔不足百里,却与播仙镇隔着沙漠,即便是沿着且末河行军,最终也要或向东、或向南穿越一段沙漠,才能抵达石城镇。

因此,急于赶路的曹毅,最终还是决定:

选择距离最近的一条行军路线,横穿绵延四百里的戈壁沙漠,力争尽快占领石城镇。

可是,深入戈壁沙漠仅仅百余里,便遇到了强沙暴!

原本,还是皓日当空、白云浮动,忽然狂风大作,进而远处宛若一条黄龙缓缓腾起,犹如万千牛吼,又似闷雷滚动,一条抖动的黄线越来越近、越近越宽,蔚为壮观、夺人心魄!

多亏,高价聘请的向导,极为熟悉当地的情况,冒着漫天的黄沙、顶着肆虐的狂风,将这近四千人的大队人马,带到了一处早已废弃的古城之中,并靠着尉迟卓携带的物资,安全躲避过刮了两天两夜的沙暴,虽然最终走失了一些战马,但好在没有人员方面的损失,却也让曹毅深刻感受到了戈壁沙漠的恐怖之处。

此事,也让李寻阳等人更加认识到所处环境之恶劣,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在范围如此广大、人口如此分散之地,而实施积极性的防御,有了极其清醒的认识与充分必要的准备!

不过,无论怎样,能够收复播仙镇与石城镇,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首先,石城镇与焉耆镇,已经不足千里,安西大都护府所辖之地,已经将图伦碛环绕起来,这毕竟是旷古未有之事!

第三十章 葱岭设伏 攻敌不备(二)

图30-4大唐葱岭守捉——石头城1


其次,若是能联合回鹘,在大唐朝廷的全力支持之下,东西对进、南北施压,则完全有可能打通陇右与河西,从而全境收复被吐蕃抢占去的国土!

因此,就连对“阿罗氏”的势力迅速膨胀而忧心忡忡的郭昕,也难得地不吝赞美之词,对“阿罗氏”及其麾下极尽鼓励与赞赏,甚至还专门从并不算宽裕的府库中,拨出一笔专款,用于奖励有功之将士,并即刻起草了相应的奏章,专程派人上报身在长安的皇帝陛下。

然而,李寻阳并不看好郭昕的表功与谋划,因为他实在是对这位曾经也是雄心万丈、现如今却只顾个人享乐的皇帝陛下,不再报任何的幻想了,更何况当今的朝廷之上,已无如陆贽般心系大唐、胸怀天下的忠贞宰辅了,剩下的尸位素餐之辈,又怎能干此大事呢?!

实际上,早在李寻阳再次来到大唐之年(即: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润州节度使韩洸便极力上疏朝廷,恳请讨伐吐蕃、收复河湟。

而据当时大唐入蕃使崔翰,往返大唐与吐蕃时密查,吐蕃驻河西、陇右的兵马只有五万九千人、马八万六千匹,其可战之兵仅三万人,余皆老弱。

当时,吐蕃兵力如此薄弱,而大唐皇帝陛下却只想苟且偷安,从不去想、也不敢想如何收复失去的故土。

所以,即便是现在吐蕃更加的孱弱,大唐皇帝陛下也还是不会去考虑河西、陇右的故土的,只要尚能在长安城,遥遥地维系着对中原的统治,其它的事情则都不重要了!

若想维系西域的长治久安,甚至想要收复河西、陇右之地,还是只能靠自己了!

然而,吐蕃与回鹘,能够给予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准备吗?

李寻阳的心中,实在是没底!

而就在曹毅收复播仙镇的第二天,顾不上新婚燕尔的“阿罗氏”,便带着数百名亲卫,在大雕的陪护之下,赶到了于阗城。

李寻阳先是与这位于阗王——尉迟曜,畅谈了一天一夜,之后便在后者的全力支持之下,开始着手重建于阗镇的军政事务。

虽然大唐肃宗乾元三年(即:公元760年),二十几岁的尉迟曜便被授予安西大都护府四镇节度副使之职,并作为于阗都督府之都督,负责于阗地区的政务管理,但毕竟曾率领于阗百姓臣服过吐蕃,无论出于何种缘故,都不便再继续出任大唐属官。

因此,已过花甲之年的尉迟曜,明确向“阿罗氏”表示,不愿也不便再出面管理于阗都督府,并希望亲自向大唐朝廷请辞节度副使、于阗都督之职。

深表理解的李寻阳,在一番推心置腹之后,还是说服了尉迟曜,推荐了两名尉迟家族的子弟,参与于阗都督府的军政事务,其中便有正跟随曹毅收复大唐故土的尉迟卓!

第三十章 葱岭设伏 攻敌不备(二)

图30-5大唐葱岭守捉——石头城2


应当说,尉迟曜一族,在于阗之地深得民心,也正是由于他在幕后的鼎立支持,“阿罗氏”麾下的部属,才得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各级官府恢复、重建,并总结疏勒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加快推行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当地之经济发展。

加之,因之前尉迟曜一族,刻意保护各族各业的现实利益,所以,仅仅用了三个月,于阗地区的经济总量便赶上了疏勒,甚至还有迅速赶超的趋势。

由此,无论是“阿罗氏”,还是手下的一众军政大员,无不对尉迟曜的深谋远虑倍加赞赏,更加敬佩他的忍辱负重与励精图治!

同时,有了疏勒地区的经验,于阗都督府的属军与后备役等军事领域的建设,则迅速地加以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虽然,在人员素质、战力提升等方面,尚无法与疏勒相媲美,但于阗所募兵士之热情、所训强度之血性,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就在“阿罗氏”治下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壮大之时,天下大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近年来身体一向欠佳的奉承可汗,最终还是过早地离世了;由于其没有子嗣,权相骨咄禄则被顺理成章地拥立为新一任可汗。

这位本姓阿跌的骨咄禄,为了名正言顺地承继可汗之位,却冒称自己也是药葛罗氏的后裔,并派遣使者前来长安,向大唐朝廷上报丧事,甚至为了讨好大唐皇帝陛下,还将天亲可汗之前的,历任可汗之年纪幼小的子孙后代,全部送交给大唐朝廷,以作为质子之徒。

此举,也赢得了大唐皇帝陛下的赞许,遂承认其为回鹘可汗,并派遣秘书监张荐,专程赶往回鹘牙帐,册封骨咄禄为怀信可汗。

至此,回鹘可汗之位,亦由药罗葛氏转入到阿跌氏,这也正是权臣专政的结果!

当然,由于这位骨咄禄,的确也是善辩而有才智,勇敢而有谋略,加之自跟随天亲可汗以来,便一直参与、甚至专掌军事,可谓是权势滔天,因此,回鹘的各部酋长、臣属将领,也都折服于他,从而也渐渐令回鹘走向了急速扩张与繁荣兴旺之路。

第二,吐蕃王朝在赞普——赤松德赞的治理之下,已经达到了鼎盛。按照“阿罗氏”的比喻:吐蕃王朝的黄金时期,是在松赞干布在位之际;而现在的吐蕃,则处于钻石王朝时代!

如今的吐蕃,的确令周边的近邻寝食不安,即便是民众物博的大唐,也在吐蕃这头四处狂奔的巨大牦牛面前,落下了恐惧难消的心理阴影。

然而,日入中天、盛极而衰,此乃亘古不变的规律,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难逃这一规律。

吐蕃,虽然时处鼎盛,却也步了大唐天宝年间的后尘!

第三十章 葱岭设伏 攻敌不备(二)

图30-6大唐葱岭守捉——石头城3


小说连载请在头条号小说频道搜索【丝梦大唐第二部皓首龟兹城】

同时,想看第一部的朋友请在头条号小说频道搜索【丝梦大唐第一部情迷怛罗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