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根據衛星遙感數據分析,我國六大冬小麥主產區冬小麥長勢持平或好於去年接近90%的份額,普遍好於常年。

一犁春泥,一片蒼翠。

仲春伊始,通過衛星遙感技術觀測華北、華南地區耕地葉綠素水平,數據得到了廣泛而顯著的改善。

在中國更廣闊的土地上,佔全年糧食麵積一半以上的春播尚未啟動。

雖然受疫情影響,但遙感數據顯示,恢復春耕生產秩序的努力已取得成效:在綠厚迅速蔓延的背後,是春灌不斷擴大的藍色,是農機日益活躍的紅色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微山灌區是山東省最大的灌區,也是黃河第二大灌區,總面積超過5萬畝。

衛星遙感可以通過紅外光和近紅外光觀測植物葉綠素水平的變化。地表植被生長越好,在數據製圖中反映的綠色越深。

俯瞰微山灌區,這是一個平原的農田,葉綠素水平的變化直接反映了冬小麥的生長趨勢。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冬季降水少,灌溉決定了冬小麥生長的成敗。在芝山灌區,總長約2500公里的各類渠道成為春灌的“血管”。

以上三幅圖顯示了衛星遙感不同時段觀測到的土壤水分情況:2月11日,微山灌區大部分土地實現灌溉,2月23日,幾乎全部實現灌溉。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在高分辨率衛星圖像中,微山灌區、運河、農田、村鎮和光伏板構成了魯西大平原的現代農業景觀。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在微山灌區,每年支持近1000萬噸糧食和蔬菜的灌溉系統是深入農田。(朱玉東攝)

衛星發現一個信號:山東第一大灌區綠起來了,恢復春耕生產見成效

灌溉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人工措施。2019年,我國耕地灌溉面積達到10.2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50.3%。

利用衛星遙感觀測植被生長情況,結合我國耕地分佈數據,可以得到我國灌溉農田的主要分佈。從東北到華南,春季開始的灌溉關係到全年的收成。

家視程遠程辦公監管系統WAH(Work At Home)整體解決您的關注,助力各中小企業實現:精細的KPI管理,嚴格的工作紀律,全面實時的辦公監管。公司只需設定任務和計劃,監管、統計WAH一體助您解決:

1. 設定清晰的目標和工作量,明確OKR/KPI。

2. 制定嚴格的考勤和辦公制度,在家工作一樣守時和高效。

3. 細化人員的分組和管理,A TO B溝通更直接,找人方便更直接。

4. 工作日程的編輯和提醒,會議安排輕鬆下發,定期會議預先標註再不會遲到。

5. 辦公監管,人工智能技術對員工的工作狀態進行識別,自動進行工作狀態的監控。人員是否在崗,是否在工作。只進行智能分析,沒有原始圖片的保存,保護員工的隱私。

我們將向全國各企業提供免費的軟件,支援武漢,支持返工,助力國家和企業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