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玉龙(中)

承接:

印象·玉龙(上)


前记

有一次途径桂林,在漓江山水间看了《印象·刘三姐》。夜里湖中央的黄色月亮、星星点点的红色火把、众人划船抖绸共舞的样子历历在目。月明星稀,疏影横斜,歌鼓同庆,民族相庆,在山水之间回荡,实乃美景乐事。


所以听闻玉龙雪山上有《印象·丽江》,在海拔3050m的甘海子,且是唯一进行白天演出的印象系列,我毫不犹豫的报了行程。


“在夜晚的灯光下,可以掩饰、隐藏并突出一些东西,白天演出则完全无法使用这些艺术手段。我在日光下真切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粗犷、自然的气息,在雪山的映照下,构成白天演出的一大特色,反而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 -张艺谋



后来看到大火的韩综《新西游记》,MC里几个男人在露天剧场哭哭笑笑,总是很想冲进屏幕对他们大喊一句:“就是这个感觉!”


印象·玉龙(中)


“对酒雪山”

印象·玉龙(中)


雪山上的十多个民族,天生能喝酒,就如同他们天生都能歌善舞一样。“对酒雪山”有着纳西快板的节奏和气氛,自然成为了第一节内容。他们的酒令载歌载舞,他们的斗酒丰富多彩。“高兴了喝酒,不高兴了还喝酒。”热血的汉子,有着野性的豪情,也有着孩子般的快乐。


我记得有一个有趣的情节:汉子们行酒令、玩游戏、醉了酒,在木凳上东倒西歪、相互倚靠。不一时,女人们从山中一一走来,有的揪着耳朵把丈夫拎回家,有的悉心搀扶,有的叫醒了一起晃晃地向回走。生活化的故事让我感受不到是一场排练过的演出,但音乐和雪山台又无不彰显着纳西民族的别致色彩,实在让人移不开目光。


“天上人间”

印象·玉龙(中)


在无尽欢乐爽朗的天堂背后,有不尽哀恸婉转的故事。


玉龙第三国,是有情人殉情云杉坪后的归所。山下不被家人接受爱情的女儿和男子,会和家人告别,说“别为我难过,我只是去了玉龙第三国”。牵一匹马,回首离开。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最喜爱的物件,和最钟爱的伴侣,在玉龙雪山下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含笑而去。


东巴经里曾经记载了玉龙第三国最早的传说:“久命”与“羽排”相亲相爱,但受到“羽排”父母的阻挠,绝望之时,她愤然殉情,被居住在“玉龙第三国”的爱神“游主”接纳,在那里过着幸福自由的生活。后来“羽排”也殉情而来,他们从此便在开满鲜花的爱情国度里生活。


自此,在那些不被世俗接受的情侣心上,出现了最后一片爱情的净土。

这世上,需要有“绝情谷”,也需要有“第三国”,让牵着马带着心爱之物离开的人,有个去处。遍地鲜花,没有忧愁,“白鹿当坐骑,红虎当犁牛,野鸡来报晓,狐狸做猎犬”;没有蚊子野蝇,没有如人世间那样的恶语毒语;流云为纱帐,绿草做地毯,星辰为明灯”,在这里有情人可以自由结合,青春的生命永不消逝,情侣们永无沉世的悲伤…


我想起上山的时候看到一排殉情树,大概是当时第三国的情侣们共度国土的地方罢。刚刚那些生龙活虎、策马舞鼓的汉子,和背起竹篓沿山采茶的姑娘,为情而独,为情而死。世间情到底为何物?


在玉龙雪山,听得到风声。风声里飘荡起一首令人哀感的纳西歌,叫《回家》。


“鼓舞祭天”


哥们儿们穿着一袭白衣,在蓝天白雪围绕的红台上,潇洒打鼓的情景,实在是帅呆了。


还有一些拎走鼓,骑起马,在高台上逡巡回首,在台中央停下,每个人站在马背上高高的举起衣服用力挥手。


鼓声从无到有,从淅淅沥沥到滂沱倾盆,从整齐划一到鼓舞并举,从30米外的高台来到我们身边。


人们高诵着东巴经文,“我是九天先祖的后代,我是七地先宗的后代,越过九十九座山不累者的后代,猛狮壮象的后代,力大无穷的巨人的后代,口含竹纳乱卵神山不嫌重者的后代,大江大河吸干后不解渴者的后代,三袋炒面一口吞下不呛人的后代,三根腿骨一口咬断牙不碎者的后代,身经百战而不死者的后代……”经文不止,生命不息。


叫天,天答应。叫地,地答应。我们喊云,云就会来。”短短几句,却极为传神。


观众被邀请一起祈愿,“祈求天为你实现心愿,为你喜降福气。”闭目聆听,或者眺望远方,甘海子上,我们和当地人一起,昂扬肃穆,满怀真诚。


《回家》的音乐再次响起时,人们三三两两地开始退场。我行动微微迟缓,尚沉浸在高山白雪、酣畅民族、哀婉故事和真诚祈鼓里,暂不想完全走出来。《印象·刘三姐》婉约,《印象·玉龙》刚烈,后者更像一部史诗,高山下的民族集聚、喝酒、策马、采茶、殉情、击鼓、祈福,浓缩却真实的展现了玉龙雪山下的生活。心里想着《印象·西湖》没有听过再演出的消息了,得抽个时间看一下,想来也是不错的。


前情提要:

如果要拍婚纱照,除了泸沽湖,一定要回来蓝月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