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猪全身发红、不食、精神萎靡是非洲猪瘟吗?

高翠兰5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民以食为天,人们的餐桌上又怎能少了美味且营养的肉类。那么您知道什么是非洲猪瘟吗?非洲猪瘟会呈现出哪些症状?人们又该如何防控非洲猪瘟呢?

一、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其特征为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我国于2018年8月3日确诊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二、非洲猪瘟的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

1、发病时,猪体温升高达41℃,约持续4天,感染后3-6天死亡,死前48小时体温下降;

2、病猪白细胞减少,特別是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3、病猪耳、鼻、腋下、腹、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

4、喉、会厌有瘀斑充血及扩散性出血;

5、尸检出现脾肿大、呈黑色、质脆的症状。淋巴结肿大、质脆、易碎、出血、形如黑色血瘤。

三、非洲猪瘟的防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所在。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2、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3、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4、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需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以上就是非洲猪瘟的简介、发病症状及防控措施介绍了,您有没有对非洲猪瘟更了解一些呢?此外,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它只传染猪,不传染人。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与害怕。





川山下的宝娃子


很有可能。

特殊时期,有疑似症状就必须及早处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死、早拔牙。

非瘟临床症状

1、非瘟常见急性型:

体温升高至42℃,沉郁,厌食,耳、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或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病程延长则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均可出现流产。

2、亚急性型:

症状较轻, 病死率较低, 持续时间较长。体温波动无规律, 常大于40.5℃。呼吸窘迫, 湿咳。关节疼痛、肿胀。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 有的病例康复或转为慢性病例。

3、慢性型:

呼吸困难,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 但很难康复。



根据症状怀疑是非瘟,如果有腹泻、呕吐、便血其中之一就可以肯定。当然希望你的猪不是非洲猪瘟,但我们特殊时期必须按照非洲猪瘟对待。早期的拔牙措施是防控非瘟传播的重要手段。



防非复养


你说的情况与非洲猪瘟很相似。看到大家回答都很专业,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是不是非洲猪瘟从症状来看只能是怀疑,或者说高度疑似。最终确诊还需要化验室采血检测,如果检测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那就90%以上的概率是非洲猪瘟,最终还需要省级以上官方兽医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准。

所以你应该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这样如果是,你可以及时扑杀能得到一定补偿。希望能帮到你。


小毅203082559


洲猪瘟病毒(ASFV)分为强毒力、中等毒力和低毒力三种类型(Pan and Hess, 1984)。

强毒力毒株临床引起特急性(感染后1-4天死亡)和急性(感染后3-8天死亡)临床案例。中等毒株毒株引起急性(感染后11-15天死亡)和亚急性(感染20天以后死亡)临床案例。临床条件下,急性ASF的发病周期为7天而亚急性的发病周期为10-20天。中等毒力和低毒力毒株可能引起慢性ASF(Mebus and Dardiri, 1979; McVicar, 1984),目前慢性ASF只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报道

特急性型:100%死亡(1-4天)

临床表现为:发烧(41-42°C),厌食,无活力气踹,皮肤充血。通常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急性型:90-100%死亡(高毒力毒株6-9天死亡,中等毒力毒株11-15天死亡)

临床表现为:发烧(40-42℃),厌食、斜卧、嗜睡、虚弱,呼吸频率加快;耳朵、腹部和/或后腿的蓝紫色区域和出血(斑点状或块状);眼和鼻有分泌物;,胸部、腹部、会阴、尾部和腿部皮肤发红;便秘或腹泻,从粘液性到便血性(黑粪),呕吐,妊娠期母猪流产,从鼻子/嘴巴流出血沫;尾巴周围的区域可能被血腥粪便弄脏

亚急性型:30%-70%死亡(7-20天死亡)

临床症状和急性ASF类似,程度上稍轻微一些。亚急性ASF中,血管变化主要是出血和水肿,比急性疾病的报道更为强烈,波动性发烧,常伴随沉郁和食欲不振;行走困难;关节经常肿胀,包含积聚的液体和纤维蛋白,呼吸困难和肺炎,流产

慢性型:小于30%死亡(大约一个月)

临床表现为轻微发烧(40~40.5°C)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

皮肤红色区域凸起坏死


大冰的无聊生活


无论是第几种性型,主要症状为:高烧,基本都会达40度以上,精神不佳厌食,耳部、四肢、腹部皮肤有出血点,眼、鼻区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呕吐,便秘,腹泻,粪便带血,步态僵直,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等。非洲猪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所以前期的防控措施很关键。

你提到的肥猪几个症状不能确定为非洲猪瘟病例,有很多种的猪类疾病都会出现你所说的症状,例如:一般性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感染等疾病。现在非洲猪瘟风险没有完全排除,猪一旦得病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报告所发生的时间、地点;感染的基本情况以及报告人和联系方式等。同时要对发病场所实施隔离、监控等措施。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应及时采集样品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行确诊,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大众议事


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

非洲猪瘟就是这个症状。

然后就死掉了,我们这边死掉就补贴也有。刚开始没有,后来,100斤以下50元

100片以上,100元,

最后后面,也就现在,500元一个,


农村小馒头


首先,能引起肥猪肥猪全身发红、不食、精神萎靡不仅有非洲猪瘟,还有猪流感、猪蓝耳病、经典猪瘟等传染病。养猪朋友应及时做区分这几种疾病,以免将误诊为非洲猪瘟造成不必要损失。

那么,如果肥猪有全身发红、不食、精神萎靡的情况,该如何区分是不是非洲猪瘟呢?

第一:猪流感临床也表现全群突然高烧、不食、喜卧、皮肤发红等症状。但猪流感病猪的鼻镜湿润、打喷嚏、鼻流清涕。

第二:如果是蓝耳病混合感染副猪或传胸混感时也表现类似于非洲猪瘟早期症状。但蓝耳病混合感染副猪或传胸混感时,病猪咳喘等呼吸道症状严重,病猪表现严重呼吸道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第三:经典猪瘟临床症状与非洲猪瘟在早期症状不易区分非常接近。如果猪群的猪瘟免疫效果好,但猪群还出现经典猪瘟,应该判定为疑似经典猪瘟病例。

最重要一点:非洲猪瘟一般发病前期育肥猪群有全身发红、不食、精神萎靡的现象;体温在40-41℃;皮肤潮红、呼吸急促、耳缘发绀,耳朵发红、喜卧;呕吐黄色胃分泌物,驱赶不动、后肢腹部皮肤发红、耳朵发绀;便血或者针孔血流不止,病程在7~24天,最后出现死亡;同时母猪也发病,特别是定位栏的怀孕猪通常是最先发病。

若判定为非洲猪瘟疑似疫情应立即采取果断采取措施“拔牙式清除”,立即送检实验室确诊,以免造成严重损失。但要注意千万不要在猪场内解剖疑似非洲猪瘟病猪以免造成猪场污染。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关注、收藏、点赞、转发!!!谢谢!!!


猪易知


依据非洲猪瘟发病临床症状的不同,非洲猪瘟可以分为超急性型和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3个类型。

1)超急性型和急性型:最急性型发病猪只无症状急性死亡,内脏组织器官病变肉眼观测不明显;急性型发病猪只精神沉郁、食欲不佳、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1℃~42℃,可发生高热、腹泻、呕吐、血便~,鼻、眼有粘液脓性分泌物,发病猪只的耳、鼻、唇和腿皮肤发红,数小时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

2)亚急性型:病猪出现中度发热,食欲下降,体温波动无规律,常大于45℃。发病猪只表现出血和水肿,呼吸窘迫、湿嗽,感染后7~20天死亡,死亡率为30%~70%。耐过猪约3~4周后康复,但成为带毒猪。

3)慢性型:发病猪只呼吸困难、消瘦、发育迟缓,无出血性变化,耳部、腹部和大腿内侧等部位常见皮肤坏死、红斑、凸起,病毒存活时间长达数月,病毒的持续感染导致康复猪成为病毒携带者。

可以参考!再观察观察!


纸间韶华


非洲猪瘟病毒(ASFV)分为强毒力、中等毒力和低毒力三种类型(Pan and Hess, 1984)。

强毒力毒株临床引起特急性(感染后1-4天死亡)和急性(感染后3-8天死亡)临床案例。中等毒株毒株引起急性(感染后11-15天死亡)和亚急性(感染20天以后死亡)临床案例。临床条件下,急性ASF的发病周期为7天而亚急性的发病周期为10-20天。中等毒力和低毒力毒株可能引起慢性ASF(Mebus and Dardiri, 1979; McVicar, 1984),目前慢性ASF只在西班牙、葡萄牙和多米尼加共和国报道

特急性型:100%死亡(1-4天)

临床表现为:发烧(41-42°C),厌食,无活力气踹,皮肤充血。通常在没有临床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急性型:90-100%死亡(高毒力毒株6-9天死亡,中等毒力毒株11-15天死亡)

临床表现为:发烧(40-42℃),厌食、斜卧、嗜睡、虚弱,呼吸频率加快;耳朵、腹部和/或后腿的蓝紫色区域和出血(斑点状或块状);眼和鼻有分泌物;,胸部、腹部、会阴、尾部和腿部皮肤发红;便秘或腹泻,从粘液性到便血性(黑粪),呕吐,妊娠期母猪流产,从鼻子/嘴巴流出血沫;尾巴周围的区域可能被血腥粪便弄脏

亚急性型:30%-70%死亡(7-20天死亡)

临床症状和急性ASF类似,程度上稍轻微一些。亚急性ASF中,血管变化主要是出血和水肿,比急性疾病的报道更为强烈,波动性发烧,常伴随沉郁和食欲不振;行走困难;关节经常肿胀,包含积聚的液体和纤维蛋白,呼吸困难和肺炎,流产

慢性型:小于30%死亡(大约一个月)

临床表现为轻微发烧(40~40.5°C)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

皮肤红色区域凸起坏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