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和歐弟

不知道什麼原因,歐弟16年離開了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除此之外,湖南衛視其他節目也不見其人影。他告別了天天向上,也告別了湖南衛視。

天天向上從零八年開始從湖南衛視熱播,大多數時間都安排在週五晚黃金時段,它和週六晚的快樂大本營是湖南衛視綜藝節目的雙子星。如果是芒果粉,週末基本上都會守候這兩個節目。這兩個節目也基本上鎖定了週末的收視冠軍,兩者分別是各自時段的王者。因為它們的存在,使得很多電視臺的節目只能選擇其他時段,如果在那個時段跟它們打擂臺,基本上是蚍蜉撼大樹。很多人說,天天向上當時之所以火爆,是因為歐弟的存在。歐弟原來是臺灣藝人,後來被吳宗憲介紹到大陸發展,原本處於事業低潮的他,換來了第二春。歐弟本身多才多藝,能模仿,會唱會跳,還搞笑。他是天天向上的萬能膠,節目需要歌舞的時候,他來了;需要活躍氣氛的時候,他又來了。他似乎是這個舞臺的王者。歐弟通過這個舞臺既展示了自己,又塑造了天天向上。觀眾在天天向上看到了真正的歐弟,從而更加喜歡天天向上。可惜了!自歐弟離開節目後,天天向上的命運也是岌岌可危。先是被改組,後來被踢出黃金時段。幾下折騰使得節目元氣大傷,似乎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在收視率方面,不僅難以拿冠軍,甚至連排前的收視都難以保障。沒有歐弟的天天向上,吸引力確實大不如以前了。

歐弟成就了天天向上?沒有歐弟,天天向上就玩不轉了?不管怎麼說,天天向上還在堅持著。它可能正在轉型,從歐弟風格轉為另外一種風格。如果能夠成功,那麼天天向上可以自豪地說,沒有歐弟,我也可以。節目能否轉型成功,大家拭目以待。

那離開天天向上的歐弟又怎樣了?不在湖南衛視主持的歐弟恢復了自由身,到處走穴,參加了不少電視臺的節目。為了獲得更好的發展,他還拜師郭德綱學相聲,打算在相聲界一展身手,可是效果卻不盡如意。歐弟的風格其實比較適合天天向上這樣的節目,一種誇張風格的主持。雖然相聲和他的主持都有搞笑的成分,但是兩者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看起來似乎一樣,其實隔行如隔山。另外,本身的年齡已經大了,學習新的門路多少會吃力。因此,他表演相聲實際上像主持天天向上,不像說相聲。另外,他的臺灣口音比較重,與郭德綱這種純粹的北京口味差距巨大。相聲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說是排在第一位的。說,先是要說清楚。歐弟雖然做了主持人,但是吐詞方面與相聲還是有差距,歐弟更善於肢體語言。他說相聲實際上將自己的弱點暴露在臺面上,與德雲社那些演員沒法比。因此,參加了幾場相聲表演後,就沒了蹤跡。離開天天向上後,歐弟的事業也備受打擊,剛開始還能參加一些節目,到後來越來越少,現在,似乎很少能看到他了。

湖南衛視是一個大平臺,歐弟的成功除了個人因素之外,與他所處的平臺有重要關係。有時候個人面對鮮花和掌聲,很難保持清醒的頭腦,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了,難免會犯一些的錯誤。很多時候,不是個人成就了平臺,而是平臺成就了個人。沒有平臺,一個人可能什麼都不是。信息時代,發展突飛猛進,曾經火紅一時的人,如果不常在鏡頭中出現,過了一段時間,就會泯然於眾矣!鏡頭是藝人的生命,他們通過鏡頭獲得了超高的名氣,而名氣又會帶來海量的廣告,於是真金白銀就來了。

大平臺不僅意味著大鏡頭,而且還是多鏡頭。一個大平臺上的王牌節目更是無數鏡頭,這會引起很多人的圍觀。大平臺不缺圍觀者,不過有的藝人會認為粉絲都是他們帶來的,因此心裡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很多人以為離開後,粉絲也會追隨自己。可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他們不僅帶不走粉絲,而且鏡頭也很難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