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出发处,心灵归宿地,“家乡”的别称烙印着文人们鲜明的情感

故乡是游子心中的牵挂,是每个人灵魂的后花园。正因为故乡的无法忘怀,古诗文中的“家乡”就打上了作者鲜明的情感烙印,出现了许多对于“家乡”别称,了解并掌握这些别称,可以很好地助力我们阅读理解古典诗文。

一、带有“故”的别称

故园。例:“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


何?”(杜甫《复愁》)

故乡。例:“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


乡。”(古乐府《木兰诗》

故土。例:“故士多薇蕨,春江有鲤

鲂。”(陈高《述怀》)

故里。例:“二疏返故里,四老归旧

山。”(白居易《小阁闲坐》)

故国。例:“取醉他乡答,相逢故国

人。”(杜甫《上白帝城二首》)

二、带有“家”的别称

家山。例:“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

山。”(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家门。例:“刘佑、冯绲、赵典、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后汉书・皇甫规传》)

家国。例:“家国弃,竟忘归。”(王

元量《六州歌头・江都》)

家园。例:“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

园。”(元好问《九日读书山》)

家巷。例:“笃以病免归,教授家巷。”(《后汉书◎延笃传》)

三、带有“乡”的别称

乡土。例:“乡土不同,河朔隆寒。”

(《晋书・乐志下》)

乡井。例:“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

孙。”(崔峒《翻李补阙雨中寄赠》)

乡国。例:“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苏轼《游金山寺》)

乡关。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乡曲。例:“路远谁能念乡曲,年

深兼欲忘京华。”(自居易《种桃杏》)

乡闾。例:“操节清白,有称乡闾。”

(《后汉书・楼望传》)

乡党。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

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

乡里。例:“同郡刘颂时为廷尉,见之叹息日:‘不悟乡里里乃有如此才也。’”(《晋书・华谭传》)

四、带有“里”的别称

里陌。例:“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后汉书・孙期传》)

里门。例:“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史记・万石君传》)

里闬。例:“顺与光武同里闬,少相

厚。”(《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

里闾。

例:“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

因。”(《古诗十九首》)

下里。例:“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孙叔敖。”(《说苑・至公》)

梓里。例:“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

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州里。例:“顺州里,定廛宅。”(《史

记·滑稽列传》)

五、其它别称

桑梓。例:“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柳宗元《闻黄鹂》)

桑井。例:“况且频年以来多有征发,民不堪命,动致流离,苟保妻子,竞逃王役,不复顾其桑井,惮比刑书。”(《魏书◎高谦之传》)

旧国。例:“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庄子・则阳》)

旧邦。例:“我友云徂,言戾旧邦。”

(《王粲《赠蔡子笃》)

州闾。例:“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史记・滑稽列传》)

以上是古代文人对于“家乡”的不同称谓,那我们心中的“家乡”又应该怎么称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