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的工业那么强大?

奔跑的蜜獾二哥


2018年德国经济总量为4万亿美元,欧洲第一,比第二名的英国多1.2万亿美元,德国能够成为世界著名工业强国,与德国人的性格和周边环境有关,而且德国人在政策上优先扶植制造业,德国的强大实属必然。



现在的德国产品是高质量和高价格的代名词,但是曾经却并非如此,相比于英国和法国,德国制造业起步较晚,所以依靠仿制英国和法国产品发家,产生大量山寨货和粗制滥造品,德国制造几乎是垃圾的代名词。

金融业被英国垄断,奢侈品行业也都掌握在法国手里,德国想要发展,也只剩下制造业这一条路,所以德国开始重视产品质量,加大打击粗制滥造产品的力度,逐渐提高产品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是欧洲的科技中心,拥有包括爱因斯坦等、普朗克、高斯等一大批科学家,当时欧洲上层必须要会讲法语,但是在科技领域必须会讲德语,由于科技先进,德国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再一次获得加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仅次于美国和苏联,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一片废墟,根据估计,即使是清理街道上的废墟就需要20多年时间,德国虽然毁于战争,但是人才和教育体系仍在,德国迅速崛起。


德国人性格严谨,适合发展制造业,因为能够潜心研究科技,此外,德国在政策上保护制造业。

金融业比制造业赚钱快,会对制造业造成冲击,尤其是房地产,因此德国严格限制房地产价格,如果在房地产交易当中,房地产公司获利过多,德国政府会进行调查,如果属实,房地产公司会面临巨额罚金和税收,所以德国房价平稳,很少有大起大落,更不可能产生泡沫。

德国没有类似于纽约、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因为德国城市均衡发展,无论在哪个城市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福利待遇,生活水平相差无几,所以民众可以在自己的城市安心工作。

德国保障工人的权益,比如让工人最头疼的欠薪问题,德国的做法是由政府把拖欠的工资支付给工人,剩下的与工人无关,是无良商人与政府之间的事,商人敢欺负工人,但是不敢欺负政府。

德国发展很有可借鉴性,但是真正能够参考德国模式的不多,因为制造业发展速度很慢,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更不会突飞猛进,仅从短时间的赚钱能力而言,制造业远不如房地产,但是1995年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碎,日本经济全面崩溃。


视野新观


有一种模式叫德国模式,有一种人叫做不怕折腾的德国人。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表示:“高级水晶杯、高级的银餐器都是德国小村庄生产的,我去过两个小村庄,他们打出来的表格说他们从来不谈销售,他们谈占世界份额的多少,村办企业啊,讲的是他占世界份额的多少。所以这一点来说,我们要回归踏踏实实的经济,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出现大跃进”。

对教育的重视,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极力支持。这是德国工业强大的两个重要原因。说到工业强国就必须提起德国,德国的工业以德国制造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界。虽然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现代化时代,但作为工业强国的德国仍旧保持了强大的工业制造实力。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不可否定的是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德国的工业发明,进一步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发展。例如德国想要登陆英国,但是苦于没有先进武器来袭击英国,所以后来德国发明了火箭。


德国的工业强大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1. 德国对教育非常重视。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德国统一之后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在全国大规模推行义务教育。在19世纪后期,德国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就超过了90%,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很多国家都无法超越,对民众教育的高度重视,给德国培养了众多发明家和工业人才,使德国迅速在电气革命中拔得头筹,迅速崭露头角,工业得到极大发展。
  2. 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极力支持。德国有很多大企业在全球都有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我们忽视了一点,德国的小企业也很不逊色。因为在德国国内一直奉行“限大扶小”的政策。所以现在德国工业产量的一半以上被德国中小微企业占据,实力不容小觑。在德国一些充办企业甚至可以称霸全球,实力非常强悍。因为这些德国村办企业,他不谈销售,只谈世界份额。
综上所述,德国的工业如此强大,归根到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教育的极度重视,二是极力的扶持广大中小微企业。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猎鹰追风


2017年全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列全欧洲第一,超过了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而德国的经济命脉就是闻名世界的工业制造。德国的工业制造涉及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以品质精良而著称,在世界享有盛誉。比如德国生产的数控机床在我们国内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但是在价格上却远远超过台湾和日本的同类产品。


从目前来看,德国工业侧重于重工业,比如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支柱产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0%以上。尽管如此,其他的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与航天工业也很发达。


作为近代才崛起的工业强国之一,德国在工业革命早期曾经一度落后于英法等国的进度,一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才实现反超。特别是普鲁士统一了德国以后,终于迎来了德国近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时期。20世纪初,全世界有将近3分之一的诺贝尔获得者来自于德国,其中多数是物理和化学、数学领域的研究,比如有名的伦琴射线、相对论,这比同时期的英法两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总数还多得多。正是因为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德国的工业才能够稳定地发展。在二次世界爆发前,德国已经成为欧洲少数几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强国之一。



因此,德国工业之所以发达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优秀的教育体系、厚积薄发的工业积累以及日耳曼民族自身的优越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科学家在物理、化工、生物等领域均有杰出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德、法等独领风骚的列强普遍衰落,德国工业的衰落迹象尤其明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因为发动法西斯战争的缘故,遭到了英美苏等国的致命打击;其次是德国战败以后,前苏联和美国针对德国的人才和工业设备开展了疯狂的掠夺。不过,由于战后美苏冷战的升级,美国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德国工业和经济支援。在二战以后,尽管德国受到了种种军事条约的制裁,但在工业上没有落伍于世界。凭借着“马歇尔计划”的支持和日耳曼民族的努力,联邦德国在战后二十年左右就再次跻身于世界上的工业强国之一。美苏冷战期间,联邦德国先于民主德国实现复兴,奠定了两德合一的根基。



时至今日,德国有名的工业城市有慕尼黑(宝马总部)、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等等。


世界人文通史


大家好我是锬锬,德国工业好,主要是一下7个方面

1.工业的重要作用

在德国,工业在总增加值中的份额为22.9%,是G7国家中最高的。最强大的部门是汽车制造,电气工业,工程和化学工业。

2.出口配额高

德国与中国和美国一起是三大出口国之一。2017年德国出口商品价值1278.9亿欧元。在出口配额为近40%,而超过50%的行业。

3.开放经济

从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性来看,德国是七国集团中最开放的经济体。外贸配额目前为84.4% - 这是与GDP相关的进出口总和。相比之下,美国的配额为26.7%。

4.高绩效的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是德国经济的核心。换言之,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且员工少于500人的公司。这一经济体占据99.6%的德国公司。这些公司中有超过1,000家是所谓的隐形冠军,即通常不那么知名的国际市场领导者。

5.最佳展会地点

德国是举办国际贸易展览会的世界首选地。全球三分之二的主要工业活动在德国举行。每年有1000万游客参加约150个国际贸易展览会和展览会。

6.强大的经济中心

德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慕尼黑(高科技),斯图加特(车辆建造),莱茵 - 内卡(化学,IT),法兰克福(金融)和汉堡(港口,飞机制造,媒体)等大都市区。柏林/勃兰登堡是最强大的初创地区。

7.良好的就业率

德国正在接近就业饱和。2018年6月,失业人口总数达到220万。这是自回归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最大的雇主是大众汽车(全球642,000名员工),德国邮政(519,000),罗伯特博世(402,000),Schwarz-Gruppe(零售,400,000)和西门子(372,000)。


LongTime常锬


德国前几年推出了工业4.0,然后我们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不得不说,我们有借鉴德国的这个战略。两国也在这个方面开启了很多合作。


德国工业强悍,我想是跟德国人的民族性、国家积累、人民的选择有关系。


前几天刚好在一个高端花店里。老板说,10几年前自己是做代理德国花盆起家,一个花盆便宜的500元,贵的4-5000。那时还是2003年,老板说完全不愁卖,面向高端客户,他们就注重品质。


我说一个花盆还要什么高技术吗?中国难道造不出来吗?后来老板把中国造和德国造,都拿给我看对比了下。外观上一看都差不多,确实细节、颜色、选材上,马上就能看出端倪。


中国造的花盆(当然肯定不是全部),老板给我看的感觉比较廉价和粗糙。一些细节不像德国产品那样那么完美无瑕。最关键的是色彩,或者说配色。最能显示人的品位和眼光的部分,老板给我看的花盆颜色就比较廉价,大粉大绿。德国也是粉系,但粉的就是不同。我相信专业人士能理解我说的。


以小见大。德国人性格严谨,这种国民性格DNA也进入到了他们的工业制造中。汽车,钢铁,高科技产品,德国至今在工业领域仍然占据着世界一线。


而且德国人还在不断进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自动化等为特征的新工业正在和已经到来。我们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着。两国有广大的合作空间。


希望中德能够携手,一起在工业上造福于民。



北京不冷东京热


先说个身边的事儿。学校跟德国有合作项目,经常邀请一个叫哈罗德的专家过来指导教学和实训。洋专家一来,周边的企业也想借用,于是就顺便带着去了三友集团下车间,现场“指点迷津”了。

结果呢,人家三友的技术人员说,德国这一套手法的确高端,很开眼,但不适合咱们中国国情。按哈罗德的水准,把设备焊接的那么牢固,几乎能保持半个世纪不出问题,那么我们一车间负责焊接维修的工人,都没活干了,岂不全得下了岗?

当然,这也是国情所在,亲身体验,德国老龄化严重,人力贵,出现场的成本高,所以人家焊一次顶用半个世纪,也是非常划算的。

不过,客观看,德国的工业水准能达到今天的成就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摸索,走过弯路的。

德国统一的时间晚,187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后,才开始大规模搞工业化。因为起步晚,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仿制英、法产品,价格低廉但质量堪忧。甚至当时的西方市场,“Made in Germany”一度还成了带有侮辱色彩的符号。

然而,只用了二三十年的光景,到了20世纪初,德国制造摇身一变,竟成了“原创、高品质”的代名词。像一战时就开始成为各国士兵竞相收藏的目标的鲁格手枪,一直风靡了半个多世纪;二战中的各种德制轻重武器,更是几乎代表了当年人类科技、工业水平的最高境界。

然而,咱们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大搞制造业,但三四十年过去了,虽说涌现出了不少领先世界的科技产业和工业品牌,但大多数还主要徘徊在贴牌代工、加工等低端制造业,反观一百多年前的德国,用了同样的时间,却已经完成了华丽转身。

客观看,德国的工业发展的又好又快,首先取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

德国的基础教育非常发达,早在距今200多年前的普鲁士时期就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还产生了一套实用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能把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充分联系起来。这样,让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团队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相辅相成,科学技术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实践反过来又能及时指导科技进步,这让德国人普遍具有很高的劳动素质。

这套体系具体怎么回事儿,就不多赘述了,否则可以写本关于职业教育的专著,还是上中下三册的那种,内容会非常乏味。

总之,在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下,德国公民几乎人人都是高素质劳动力,文化基础好,动手能力也强。

最典型的比如二战,当年,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不得拥有空军。然而,从闪击波兰开始,德国空军在战争前期所向披靡。这些大量的空战人才,除了一些是战前以加入私人航空俱乐部的形式偷学战机驾驶以外,很多属于短期内强化训练出来的,这自然跟德国教育基础好有关。七八十年前的德国小伙子们,多少的都对基本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而同期咱们的中国青年们,很多连鞋都穿不上,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所以,我们抗战时期的飞行员不少是南洋、欧美的华侨子弟,或者来自于内地的富庶家庭。

反例就是现在的印度。莫迪总理上台后,一直在主推“印度制造”,但收效不算乐观,很大程度上就跟印度所谓的“人口红利”,含金量太低有关。

印度的主打的所谓“廉价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低、自制能力低的“三低”人群。

虽说印度在教育普及方面已经取得了不俗进步,但目前仍是全球文盲最多的国家。毕竟,人口量大,并不代表着就等于拥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质跟不上去,那属于负担。

所以,对比来看,教育基础,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不同,工业化的时间也是不能强求的。

其次,就是德国人严谨的民族性格,擅长量化与理性分析的特色文化,还有所谓的工匠精神,类似的大家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重点说一下第三点,战后现代德国发展的重要原因。二战后,虽然德国本土遭到重创,割地又赔款,丧失了大量的厂房和机器,但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和科学技术储备却都保留了下来,这些成为了德国再次崛起的基础。

冷战开始后,美国为了控制欧洲局面,遏制苏联,需要重建一个稳定强大的西欧。西德作为对峙阵营的最前线,为了充分显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美国对其援助力度极大。

美国马歇尔计划中,大量的低息无息贷款和无偿赠予,给德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和资源。战后没多久,德国汽车、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等传统强势重工业就又重新崛起;东德那边,苏联为了加强对峙前沿的实力,同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非常下本儿的对其进行了援建。虽然跟西德发展还是没法比,两德合并后,至今还在拖后腿,但苏东阵营里面,东德也算是发展最好的一个了。当年普京在东德工作时,前妻柳德米拉就曾非常羡慕德国邻居的生活水平。

还有一点,属于间接原因,那就是德国的房地产市场相对而言比较正常。

很显然,几次金融危机中,除了德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而德国较为理性的房地产市场,让其整体经济没有受到太大波动,更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而保障了工业的持续活力。毕竟,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靠着炒房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发展国民经济,还得通过实实在在的,上点档次的工业产业才算靠谱。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德国工业制造业领域非常强大,归根结底还是德国在工业制造业领域起步较早有一定关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德国制造业技术就已经非常超前了。可见起步早,对于工业制造业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另一方面,德国的工业制造业的强大还是与德国人的严谨细致有一定关系。它们的工业制造厂商细致到即使这家企业破产倒闭,它们的售后服务依然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所保留,并且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可见如此强大的制造业是建立在高质量的服务这个基础之上的,毕竟,口碑是最重要的。



再有,德国工业制造业之所以强还在于政府参与产业研发,德国制造的产品和加工过程除了精致外,它们更重视创新,使得每一道加工工序都加入了很多创新的内容,德国政府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支持和帮助。不但如此,德国在培育本土产业集群和产业网络上也下足了功夫。


德国的产业集群网络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现在高度专业化的水平。除了培育产业集群,在培养技能型熟练工人上,德国也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就不得不说德国的职业培训系统在德国工业发展方面起到的助力作用。源源不断的位德国工业制造业输送优质的劳动力。有了这样的保障,德国工业制造业想不强大都难。


怪叔叔是个逗比


1、后发国家的强大只有技术一途。

英法瓜分地球,这已经算是一幅世界名画了。德国,并不是传统的欧洲国家。铁血宰相俾斯曼纵横捭阖。最终让德意志的城邦和普鲁士联合起来,组成了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那还是在19世纪。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你可以去翻翻历史课本。就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和传统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在一战之前一直是非常强盛的,这体现在英镑一直是国际货币标杆。而英国在一战前是债权国。那时候美国还欠了英国很多钱。

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之后,效率大大提升,但是说到工业最重要的瓶颈,则是资源。英法德资源都十分有限。英法有庞大的殖民地,英国自不必说,法国不停的发生革命和战争但是国力依然强盛,也是因为其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拥有庞大的殖民地。有殖民地就有资源。

由于没有殖民地,德国的经济依赖大量的出口。这是生死存亡。如果不是资源型的产品出口,那么只能是技术性产品出口。

2、普遍认为德国制造业也经历了廉价劳动力,先污染后治理,以及从仿造,粗制滥造到精工的过程。这源自于1887年英国人对德国人产品质量的歧视。

1887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商品必须标注“德国制造”字样,以此将价廉质劣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此时,1871年德国统一,各种产业融合时间太短。我们所熟知的鲁尔工业区这种模式远没有形成,那是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整合的。德国产业零散、粗制滥造。而很明显这个国家不可能回避出口的问题。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没有这笔订单,德国人也许就像波兰,就像其他一些欧洲二流国家那样消沉。

3、最完美的制造业体系。每个国家适合产业不同,在于各个国家政策上侧重不同,德国对于制造业的偏爱,源自于重商主义,而德国对于制造业的扶持,其实是一种政府支持。

比如:德国政府构建产学研体系。主动研发公共专利和投入基础研究。一般遵循谁出资,谁收益原则。而国家出资研发,则全德国企业收益。

比如:德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生的分层。不是所有所有学生都搞学术。从四年级毕业,老师就会给学生家长建议,是去学一门技能的学校,还是继续学术深造。那些专科学校在德国非常受到重视,这些学生依然可以通过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变为工程师。

比如:德国行业工会制度,以及德国企业职工委员会体系。各国情况不同,美国不是很保护工人利益,虽然有工会。但是德国的企业中工人话语权较高。特别是双董事会制度里面的监事会,监事会在德国的权力较高。而德国职工委员会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组织。但是在德国实行的更好。这和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度异曲同工。那就是稳定德国的技术人员。精工,或者制药类。是需要研发团队长期稳定才可以出结果的。当然,工人流动性较强的美国情况并不相同,但是也存在不一样的创新。

4、前车之鉴,魏玛共和国的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无人多言,因为参战都无正邪之分,大家都是为了利益。但是德国人热爱紧缩,不愿意借债,家族累积技术的性格。来自于魏玛共和国。也就是一战之后,希特勒之前。这个时候德国马克成为废纸。这也是德国历史上最惨痛的教训。因为正是马克崩溃才导致了希特勒上台,正是希特勒上台承诺大家面包和黄油,才可使纳粹扩张。所以,德国不喜欢借贷扩张的金融行为。金融业不发达,只能发展制造业。由于竞争,只能发展高端制造业。

综上:有些国家有资源,所以发达,比如中东沙特。有些国家因为小,运作比较简单,比如新加坡,比如北欧一些国家。有些靠金融,比如美国和瑞士。有些靠制造业,比如东亚各国。德国也是靠制造业,但是和东亚各国不同在于,其几乎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金融业有历史教训,互联网行业又不匹配他职业化的教育体系。如果要新行业,他的工会是行业性的。所以,他只有不停升级制造业一种途径。尴尬的是,制造业导致德国经济非常依赖全球化。


财经纸老虎


有一种模式叫德国模式,德国工业为什么强大?还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叫《不怕折腾的德国人》。据说德国和中国分别制造一辆飞机,中国选了20个成年人,并且说只能看不能摸,摸坏了要赔钱,德国人选了20个调皮的孩子,说随便玩,每个人都发一把螺丝刀,我想可能是因为德国这种“随便”折腾的精神让德国的工业变得更加强大,由此可知,德国工业强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国对自由教育真的非常重视。

在侵略苏联的时候,德国拥有法国和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工业力量,因为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教育兴国政策,让德国在短短的时间内从落后农业国演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这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兴国政策具有如此显著的作用?原来,俾斯麦政府一方面不断的鼓励教育,另外一方面充分给教育以自由。

德国工业实在强大,不然也不敢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因为有着强大的工业技术,所以才让德国的经济有强大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实体经济作支撑,德国从国民到国家崇尚技术的理念和稳扎稳打的发展方式,不像中国全民浮躁全民功利。在这一方面上中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想起几年前和朋友一起看德国和澳洲足球比赛,有人说德国人踢球就像机器,一道精确计算的数学题。如果说巴西是艺术足球,那德国绝对就是传说中工业足球。


沐言学姐


对教育的重视、对广大中小企业的支持,这是德国工业强大的重要原因。说到工业,世界上有不少的工业强国与工业大国,而说到德国制造总以高质量而闻名于世。即便如今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但是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德国仍旧保留了非常强大的工业实力。

世界上比德国资源丰富、条件优越的国家比比皆是,然而为何德国的工业实力能够在全球独树一帜呢?



世界大战与美苏争霸冷战的附加产物

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的德国,经历了两次战败以后受到了严重制裁。尤其是二战以后,盟国对德国的军事工业进行了几乎毁灭性打击,苏军更是将德国的家底横扫一空。

然而,二战以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等阵营,大力扶持西德,而苏联也全力扶持东德。以至于当时分裂的德国,两个部分的经济在当时冷战双方阵营内,都相当强大。也算得上是弄巧成拙吧。



德国人的严禁勤奋,并非呆板

说到世界各国的性格,韩国人的狂妄、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绅士、西班牙人的热情等。而说到德国人几乎都想到的是“刻板、严禁、不苟言笑”。

当年德国是列强中的后起之秀,统一的时候,世界几乎都已经被瓜分殆尽。德国人为了竞争奋起直追,成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取得了巨大成功。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自然能够在工业领域成就非凡。


可怕的不是强者,是比你更努力的强者

有这么一句话:“别人比你优秀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当年的德国让英国、法国、奥匈帝国与沙俄等闻风丧胆,就证明德国有其独到之处。工业强大依赖于科技的强大与制度的支持,而德国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早在文艺复兴时代,德意志地区就非常重视对民众的教育,德国统一之后大规模推行义务教育。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人的受教育率就超过了90%,甚至当时大部分的妇女就受过教育。对国民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得德国迅速在电气革命中崭露头角,厚积而薄发。

如今的德国仍旧坚守着对教育的重视,在德国进入职业院校、技术型学校的难度丝毫不逊色于学术性学校,而人们也非常愿意,所谓术业有专攻使得人才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开发。

德国虽然有很多国际著名企业,但德国的中小企业也绝不逊色,德国一直奉行着“限大扶小”的政策,如今数量庞大的德国中小企业,占据了德国工业总量的一半以上,实力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