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无法在桂子山见面的日子里,我们与你相约在此,真诚相约每一天。这里是华广之声桂子山夜话特别节目,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华小广,疫情心连心,我们以声音相约,以心灵相融,难熬的日子里,有我们陪着你。

因为突发的疫情,山民们无法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宅在家里开启了“云”学习的模式。不知山民们是否适应了线上教学的独特形式,对于网课有何感受,是“爱”还是“恨”,亦或是“爱恨交加”。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山民们的来信揭晓答案,一同探究山民们在家的“云”学习生活吧

在家中“云”学习的这段时间,山民们是不是会忍不住想要与远在各地的舍友们吐槽自己遇到的小烦恼,亦或分享自己在家学习的经验和小技巧呢?或许有山民们有着同样的烦恼,那就快来收藏这篇干货满满的来信吧。

亲爱的舍友们:

展信安。

记得放假前最后一个离开的我,与你们每一个人都说了“明年见”,给贴着漂亮蓝色墙纸的宿舍门上了锁,踏上了回家之旅,就如每次平常的离别。不曾想之后疫情爆发,原本热闹的城市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迫不得已在家闭门不出,返校的日子也遥遥无期。虽然宿舍聊天群每天都很热闹,但我还是想念寝室门口一起挂上去的风铃,还有在风铃叮当间流过的,与你们一起并肩奋斗的日子。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就算在家,学习也不能落下。今天跟你们写信,就是想和你们聊聊在家的学习生活。说来惭愧,在家的日子难免浮躁,没有了图书馆安静的环境,我在房间的书桌前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网课形式独特,对于自律自觉的要求更高。刚开始上网课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在耳机里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网速很稳定,效率却不高。在学校的我课间忙于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学习效率却比现在在家不挪窝的时候好很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说到底这其实是自我管理的问题。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人无论在哪里,都能保持向上的好状态,而我现在正在努力尝试根据课表制定好学习计划,课前整理好云平台或者老师发在教学群的学习资料,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无论是屏幕上还是耳机里,课后认真完成作业,不被ddl追着跑。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找到学习的动力也很重要,平时在学校,我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同样在认真学习的你们,晚上亮着小灯的寝室,连黑夜都显得格外柔和。

疫情期间还要注意心态管理,平和的心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我发现在做一些比较枯燥的作业的时候,戴着耳机听一点轻音乐,会让自己变的更有耐心,你们也可以试试。还有就是安心学习,尽量让自己不要被疫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网上的流言蜚语所影响。

总之,全国上下齐心抗疫情,我们的学习生活也要井然有序地向前进。就算不在一起,我们还是能并肩学习。待到春暖花开之际,就能重聚,再一起加油。

爱你们的舍友

2020.03.11

面对网课时常发生的小状况,大家是否阵脚小乱?又是否怀念在桂子山上学习的时光,怀念每日走过的林间小径,怀念定格在相册里的四季美景,还有食堂那令人垂涎的美食。下面这篇情意满满的来信会告诉想念桂子山的山民们,

或许将思念化为动力,像往常一样努力学习才是最好的方法。

亲爱的桂子山:

见字如面,我们皆安好。

还记得离开你的那天,江城飘着冬天的第一场雪,混着雨,打在伞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我隔着雨幕,看着你,心中既有对返家的欣喜,也有对来年再与你相会的期待。

可是,却不知,哪怕等到梅园的梅花已傲然绽放,连对面的武大都开满了烂漫的樱花,我却还是留在家里,只能在“云”上感受你的气息。几月不见,真的,甚是想念。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可空有想念也只是我一个人的思绪罢了,所以我决定将这份思念化为了动力。在每个暂时不能见面的日子里,我依旧严格要求自己,就好像,自己此刻正在桂子山上一样。

假期的后遗症因为“宅家”仍在延续,有时候还是会不自觉地熬夜。但是想到明天满满一天的课表,我最终还是放下了手机,选择早早地入睡,以精神饱满的面貌去迎接每一堂课。总是期待着每一天的网课,因为网课会让一天变得充实,让我有满满的收获感;与此同时我也能在“云”上与老师和同学相见。

网络平台方便了我与老师积极地互动,弥补了传统课堂气氛沉闷的缺憾,让我能更加专注地去听讲。但是长时间上网课让我感到疲倦,而且有时还会有断网、延迟等小状况发生;刚开始面对这些小状况可能会有些措手不及,现在的我已经能够从容应对了。只是每当“抱怨”网课的时候,我就会分外地想念你,想走进8号楼,想看着老师们在讲台上“眉飞色舞”。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当然,在家学习也有着别样的感受和体验。老师有时会安排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务,我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而没有了同学和老师的监督,也让我学会了更加自律。与此同时,在家的这段期间也让我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陪伴家人,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惬意时光。所以,也请你相信我,就算是疫情期间,我依旧认真学习,热爱生活。

但是,还是希望能早日回到桂子山,想见见那傲立的梅花,想走走熟悉的桂花大道,想尝尝桂香园的黄焖鸡,想去图书馆借很多本书,想坐在教室里看窗外的风景。

等到我们相见的那天,你用满山碧绿为我洗尘,可好?

爱你的山民

2020.3.11

相识未久,印记已深。来到江城,便已是不解之缘;而喜欢上江城,更像是宿命的必然。过早的热干面,芦花盛开的江滩,都是这座城独特的标志。阔别已久,思念渐浓,想来山民们也忍不住想将自己学习生活的点滴说与它听。

亲爱的江城:

许久未见,甚是想念。我想你,想桂子山,想武大樱花,想户部巷,想昙华林,想江滩,想你的一切一切......

2019年秋,桂子山上桂花盛开,我来到了这座城,来到了你的怀抱之中。虽然只与你相见三月有余,但你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总是不禁期盼着早日结束寒假,与你再次相见。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但你不小心生病了,与你的见面要延迟了。但没关系,等你病好了,我们再一起去看漫山的樱花,吃一碗过早的热干面,穿梭在大街小巷,去寻别样的风景。那时你再将故事说给我听,我一定仔细聆听那些英雄事迹。

在听你的故事之前,先让我来和你分享一下我最近的学习生活吧。因为疫情原因,只能在家里的我并没有放松学习,学校早在二月十二日就已经开展了线上教学,我也每天都严格按照课表“云”上课。安心待在家中上网课、认真学习,或许这是目前我们最应该做的。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经典书籍的阅读显得格为重要。所以基本上每位老师都给我们列了阅读书单,还发了许多电子书,让我们在家学习的同时也要多多阅读。

因为网上教学与以往不同,老师们也是各出奇招:QQ语音、腾讯会议、云课堂等诸多软件齐上阵,刚开始令人有些难以招架。纵然使用的软件各不相同,但老师们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像往常一样毫无遗漏地收获知识。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网上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相对于传统教学中举手发言的形式,我更喜欢在群里与老师同学们对话交流的氛围。网上教学使我无需像往常一样在课间奔波于不同的教室之间,急于强占前排以便更好地听讲。

但即使网课有诸多令人心动的优点,仍是难以避免存在弊端。网上教学使老师无法真正地了解到我们的学习状况,而在家的生活太过安逸,难免有人会浑水摸鱼。上课走神、因为睡懒觉迟到等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说到底还是态度问题,认真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认真,而想要偷懒的人总是会想方设法偷懒;所以端正态度是最重要的。

网上学习的时光是快乐的,老师们的教学热情并没有因为距离的原因而退却。偷偷告诉你,在我们的老师里,我最喜欢教现代文学的张老师,幽默有趣,金句频出,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一堂别开生面的“爱情心理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体悟了爱情。实在是喜爱张老师的课堂,多想邀你和我一起在桂子山上听张老师讲他最爱的鲁迅先生。

其实我还有好多的话想跟你说,也有很多的小秘密想跟你分享,只是夜已深,我该休息了。晚安,江城;明日醒来又会是崭新的一天。

爱你的华师学子

2020.03.11

短短的书信,是道不尽的情深意长。字里行间,生活琐碎,学习点滴,都一同道与你听。只是想让你知道许久不见的日子里,我依旧认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这温暖的人世间。

其实在家上课的效率问题,在不少同学的信中也都有提到,那么对于云上课堂的学习效率如何有效提高,我们邀请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辅导员高玉茜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经验: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 高玉茜老师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1. 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不要拖延,适时上交手机,寻找安静的空间隔离学习;

2. 网络课程要整理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多反思总结,对于不懂的内容,找网课进行课后补充学习;

3. 自习时,下完需要用的资料就将手机静音或断网;

4. 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学习,上课不要躺在床上,一定要坐在桌子前学习。

此外,同学们在家学习过程中,涉及需要用到在校的资料或图书馆资源一般可以有效利用学校VPN网络访问图书馆资源库、课堂老师资料分享以及其它网络资源等。

总得来说,大家在家学习需要加强自律,列时间表或事项清单。也可以通过下载相关时间管理软件(番茄TODO、FOREST等)监督自己学习。在家重点是自学,很多课程课前要预习,避免听不懂跟不上;课上要勇于提问,在问之前先思考,不要问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

课后学习可以回放,一遍不懂那就看十遍,对于需要推导的部分,可以自己推导,印象会更深刻。

最后,也希望桂子山山民们能从中有所收获,在家“云”学习的同时,继续一同奋力向前。

总有一个地方,是你心中第二个家乡,总有一个地方,是你熟悉记忆下惦念的远方。我们以声音相约此刻,盼桂子花开时,“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真诚相约每一天”。感谢大家收听今晚的桂子山夜话,我们下期再见~

桂子山夜话丨在家“云”学习,看看他们怎么做

山民来信

征集计划今日启动,如果你也想以文字的方式,与我们分享疫情故事,记述发生在你身边的,或感人或温暖的事情,请以“山民来信+标题”的形式命名你的邮件,现在发送到广播台的邮箱:[email protected],就有机会在桂子夜话栏目,与山民一起分享你笔下的情感世界。

我们正期待着你的来信,期待每一份接力传递的爱与思念。

☝☝☝

和华小诗做朋友!

▷@武汉理工大学 与“理”携手,并肩战“疫”

▷定了!华中师大2020年这样干!

▷华师出品!全国唯一中医药特色动漫

▷恋一方春景 爱一处草木,这是珞喻路152号的春天

▷离开桂子山的第60天

▷装满一个菜篮子要多久?排查600户居民要多少人?这是华师答案

▷华师留学生:“我们在一起” “感谢中国”

▷面对疫情,华师外教依旧深爱着武汉!

文字:陈俏君 黄雨佳 徐宇欣 龙姗

播音:黄奕扬 申皓赜

审校:宋汉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