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高血壓病,中醫病名稱頭暈,主要是由於肝氣鬱結,氣鬱化火,肝火上炎,或腎陰虧虛,陰不制陽,肝陽上亢,所致面目紅赤、頭暈目眩等症狀,小編整理8種治療高血壓病的中成藥供大家參考。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1.山菊降壓膠囊

組成:山楂、夏枯草、菊花、小薊、鹽澤瀉、炒決明子

功效:平肝降火,利溼化瘀

主治:適用於高血壓病合併高脂血症之肝火亢盛證,症見頭痛眩暈,耳鳴目脹,面赤,脈弦等。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2.清腦降壓片

組成:黃芩、夏枯草、槐米、磁石(煅)、牛膝、當歸、地黃、丹參、水蛭、鉤藤、決明子、地龍、珍珠母

功效:平肝潛陽,清腦降壓

主治:用於肝陽上亢,血壓偏高,頭昏頭暈,失眠健忘。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3.苦丁降壓膠囊

組成:天麻、苦丁茶、人參

功效:清肝明目,涼血活血

主治:用於肝熱血瘀引起的早期高血壓病,症見頭昏目眩,神疲乏力等。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4.松嶺血脈康膠囊

組成:鮮松葉、葛根、珍珠層粉

功效:平肝潛陽,鎮心安神

主治: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壓病及原發性高脂血症見上述證候者。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5.牛黃降壓丸

組成: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濃縮粉、人工牛黃、冰片、白芍、黨參、黃芪、決明子、川芎、黃芩提取物、甘松、薄荷、鬱金

功效:清心化痰,平肝安神

主治:用於心肝火旺、痰熱壅盛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煩躁不安;高血壓病見上述證候者。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6.鉤藤決明顆粒

組成:決明子、夏枯草、鉤藤、茺蔚子、黃芩、茶葉

功效:清熱瀉火,平肝明目

主治:用於高血壓病肝火旺盛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脹牙痛等症。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7.養陰降壓膠囊

組成:龜甲(沙燙)、牛黃、天麻、白芍、人參、青木香、鉤藤、夏枯草、冰片、珍珠層粉、代赭石、石膏、槐米、吳茱萸、大黃、五味子

功效:滋陰潛陽,平肝安神,活血通絡

主治: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引起的高血壓病:頭暈頭痛,頸不適,目眩耳鳴,行走不穩,心悸心疼,煩燥易怒,失眠多夢。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8.藤丹膠囊

組成:鉤藤、丹參、川芎、三七、防己、黃芪、桑寄生、夏枯草、車前子

功效:平肝息風,瀉火養陰,舒脈通絡

主治:用於高血壓病Ⅰ、Ⅱ級肝陽上亢,陰血不足證,症見:頭痛、眩暈、耳鳴、煩躁、失眠、心悸、腰膝痠軟、口咽乾燥、舌紅或有瘀斑、苔黃或少苔、脈弦數或細而數者。

高血壓病常用中成藥


提示: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用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