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就在山的那一頭,翻過去就是了。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這是藏東電網的施工現場,整個藏東電網工程讓人心生敬畏,是一條建在高山之巔、穿越崇山峻嶺的高壓輸電線路,可以將西藏地區豐富的水力、風力、太陽能輸送到能源緊缺的東部地區,也可以通過水電、光伏開發,促進當地扶貧工作的開展,更快的將西藏徹底融入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中來。

  徹底讓我歎服的是半山腰懸崖峭壁上的一個小小的施工營地。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中國有望在什麼時候成為發達國家?

  從長焦鏡頭裡看到這個營地,我頓時肅然起敬。可以想見,在這個懸崖峭壁上的施工營地裡,有一群穿著迷彩服和工裝的建設者,他們來自四川、河南、山東還有全國別的地方,也有西藏本地人,用帶著各種口音的普通話交流著,在這個巨大的山體上齊心協力建設著自己的國家,他們就是無所不能的基建狂魔本人。

  這個懸在半空中的施工營地很明顯不是什麼氣候宜人的地方,晚上和過午會有幾乎不停歇的陣風,把帳篷吹得搖搖晃晃的。沒有風的時候帳篷裡溫度瞬間飆升到30度以上,燙得人根本沒法休息,夜裡又會掉到零度以下,三床棉被都無濟於事。

  每天早晨,凍得哆哆嗦嗦的建設者們會趕在第一縷晨曦降臨之前來到捲揚機旁邊,山腳的材料場已經準備好了今天的材料,他們用對講機通知山腳,可以送材料了。山腳下的工人把材料裝載妥當,打開卷揚機的開關,一捆又一捆的鋼材緩慢而堅定的往山腰上攀爬。

  營地裡會有一個粗手大腳滿面皺紋但是乾淨利索的婦女,開始生火做飯。她會用昨天捲揚機送上來的肉、菜和水為這群工人準備午餐,也許是一大盆回鍋肉,也許是一大摞山東煎餅,或者是一大盤河南燴麵,或者一大桶西藏的甜茶。這些人幹了一天的活,飯量都大得驚人。

  電焊的弧光把來自陝西的周師傅的臉烤得黑裡透紅,尖銳的角鋼把來自湖北的李師傅的手劃破了一道口子,河北的張工歲數大了,太陽曬得他頭暈,依舊盯在工地上。他們工資都相當不錯,周師傅琢磨著買車,李師傅要把農村的房子修成個帶花園的小樓,張工早已不在乎錢不錢的,眼看著就要退休了,他準備寫一本書。

  來自山南的格桑羅布沒有什麼技能,他只能負責搬運鋼材打下手,他想要學習電焊,讓這些硬邦邦的鋼材神奇的連接在一起。他的家鄉的扶貧光伏項目眼看著就要開建了,建成後每往自己建設的這個電網上送1度電,村裡就能拿到2分的扶貧補助。那是一大片光伏板,總裝機是50兆瓦,光伏板中間是飼草可以放牛,他準備回去之後用學到的工程技能帶領村裡的年輕人一邊放牛一邊維護光伏板,兩頭掙錢,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日復一日,一根又一根鐵塔矗立起來,穩穩的立在人跡罕至的山頂,任憑風吹雨打都再不動搖。建設如同登山一樣,越是接近山頂越是艱難危險,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體力也接近了極限,放棄和退縮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齧食著心靈,雨大風急,征途險惡,有無數個理由讓你行百里者半九十,有無數種聲音在勸你功敗垂成,只有一個念頭在催促你繼續挪動沉重的步伐。

  我們要過得更好。

  我們也要有汽車和寬敞的公路,我們也要有互聯網和電力,我們也要有和平安定的生活,我們也要吃肉,我們要有醫療和教育,還要有文化和娛樂,我們的辛勤和汗水是為了我們自己美好的明天,不是為了洋大人的高福利,不是為了讓那群洋大人整天無所事事還能夠吃香喝辣,不是為了讓他們整天搞點什麼白左的扯淡玩意兒還能衣食無憂。

  山再高,慢慢爬總會爬上去,路再險,一步步總會走過去,山頂就在眼前,這股力量已經不可阻擋了。美國成為發達國家靠的是豎起戰爭的旗幟,我們不是,我們豎起的是建設的旗幟。

  誰要試圖阻擋這股力量,工地上的老張老王老李,格桑、尼瑪、買買提、其其格自然會抄起扳手砸碎他的狗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