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村日記:良知,責任與擔當

三月十四日,凌晨四點的城中村,寂靜極了.在輾轉反側中瀏覽著國內外的疫情動態及有關信息,越來越不安.已經2天沒有更新日記,因為全身心在調度/協助小孩逃疫歸國.其中經歷種種,萬般感概,一聲嘆息,永銘心底,無須落紙成文,也無暇落筆記錄.此刻,還有多少逆行的人仍在默默地堅守,辛苦地忙碌?冷冷夜風中,值守在黃州龍王山社區卡點的稅務局基層幹部老童;燈火通明中,來回小跑在火神山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援鄂醫療隊護士阿麗;全神貫注中,側耳聆聽著空蕩汽鳴的武漢站站前廣場辦主任老劉;忙而不亂中,沉穩冷靜記錄並回答010-12308求助電話的外交部接線員;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的,還有多少人?剪影與素描,都只是手法,對比著在此次災難中的種種表現,其實完全只需要一把尺子來衡量,那就是:良知,責任與擔當.有人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兢兢業業,也有人明哲保身,更有人敷衍塞責,推諉逃避,熟視無睹,漠不關心.前幾天追責聲浪中出現了面對疫情時機構(疾控中心/地方政府)的專業與權力之爭,我認為無論專業還職權,只要統一在良知的前提範疇,一切都可和諧協同,無關山川異域,無關風月同天.因而,並不認同所謂專業的事讓所謂專業的人負責.專業人士中魚目混珠的多了,誰專業與否,循環認證嗎?再說負責是指行使權力,做專業的事是運用知識,二者裹在一起,難得拎得清!其實,無論是專家(包括所謂的專家也有不足處)還是行權者都只要一個標準:良知,就可以統一解決,無論是偏於行權的官員,還是長於做事的專家,甚至是二者得兼的混合物精英,只有用良知 ,責任與擔當,才能將面對的任何困苦迎刃而解.(感謝行文過程中微信互動的各位守夜人),此刻,天將破曉,天就要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