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他人信任的三个重要因素——第十一封信

赢得他人信任的三个重要因素——第十一封信

​这是我按照要求写给小校园的伙伴们的第十一封信,主题是:信任。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致伙伴们的第十一封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宣传小校园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些人你可以开门见山地给他介绍小校园,但有些人你却需要先说一些其他的话呢?

是的,大家都很明白。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和你的关系不一样,很熟的人你就可以开门见山,而对于陌生一点的就需要问候一下。

这取决于你跟你对话的人之间的信任程度。

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18周年庆典活动上提到了信任:没有客户的支持和信任,不会有阿里巴巴。这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客户的信任,信任是最昂贵,又是最脆弱的产品。

在很多销售类的书籍里,有很多内容就是在描述怎样让你更快的赢得客户的信任。我想如果大家跟列表里的很多人都有深度的信任的话,那宣传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

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斯·弗雷曾担任Uber公司领导力和战略部门高级副总裁,帮助深陷舆论危机的Uber重建企业文化。在一次Ted演讲上,弗雷分享了与人建立信任的3个关键要素。

弗雷认为,赢得他人信任有3个关键要素:真实性、逻辑严谨性和同理心。如果你感觉到对方很真实,对方的逻辑很严谨,或者对方在用同理心和你沟通,你就更有可能会相信对方。如果这三项当中有一项动摇了,你和对方之间的信任就会受到威胁。

首先是真实性,当你和一个陌生人沟通的时候,真实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信任的基础,他一旦发现你在骗他,基本上都会愤然离场。

然后是逻辑严谨性,当这个陌生人发现你的行为或者言语根本就不合逻辑的话,他要么对你开始漠视要么就会主动离开的。

最后是同理心,同理心是引发信任的一个很巧妙的手段,比如那个经典的故事,街上很多行人来来往往,但都不愿意帮助一个乞讨的穷人。但当女孩把盲人面前的板子上写着“今天很美好,可是我看不见”后,大家都愿意去帮助他。有了这句话后,过往的人普遍会有一种同情,就更倾向于帮助他。

如果能有适当的“环境”作铺垫引发别人的同理心,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在生活中或者职场中赢得他人的信任感呢?

1、提高你的信誉度

在互联网时代,这一点就更为重要了,你的信誉问题会直接改变一个人对你的看法。

2、表明自己是一个可靠的人

尽可能做到:凡事有叫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如果哪天我没有写稿子,也没有和本健或者华哥说,我想他们心中对我的看法都会产生很大的反转的。不管事情有没有做成,让别人知道你做到哪个阶段了,也会增加他人对你的信任。

3、永远保持真诚

不是有句话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和一个人打的交道多了,自然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样子的人了。

比如我是卖肉的,第一次你来我这买可能是因为刚好走到了我的店铺前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不管怎么样你来我这买,都是因为你有这份信任。你要是觉得我会坑你的话,你肯定就不会买了。这次买完你觉得我这人挺好的,或者肉挺好的,下次、下下次……你也来了,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给你的肉不够斤数,那你下次还会来买吗?

有句话说得好:原谅容易,但难的是再次信任。你可能不会在乎这点肉的斤数,但你再也不会来我这买了。建立起信任很难,但摧毁信任只需要一念之间。

4、多使用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言语

领导力专家马塞尔·施万特斯认为,关键就在于沟通。他在《Inc.》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分享了与同事沟通来往时可以多使用的7句话:

第一,“这是我的疏忽。”

第二,“你的工作表现(成功)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第三,“我觉得你处理这事的态度很好。”

第四,“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意见。”

第五,“我相信你的判断。”

第六,“没你我真的做不到。”

第七,“我怎么做能帮上忙?”

5、注重团体的利益

在学校,一次考试没考好,那影响的只是个人。对于父母的惩罚也好老师的冷眼也罢,那都只会对个人产生影响;可对于工作,一次工作没做好,会导致整个团体的利益下降,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你的出错很可能直接导致他人的工作无法开展。

因此,在工作问题上,不要过分地提高自我利益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要把自己的利益和团体的利益相联系。如果是只是想自己捞一把然后就换个地方干活的话,那它对于你的职业生涯将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

巴菲特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依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赚钱。同样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依靠坐空自己的团队赚钱,即使赚到了钱,他也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信任是他立即就失去的宝贵财富。

ok,以上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总结一下:分享了取得信任的三个重要因素:真实性、逻辑严谨性、同理心,以及赢得他人信任的五种做法。希望能给你带去帮助,我们明天不见不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