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原生家庭和自己生活的矛盾?

爱哭傀


首先要理清楚是什么矛盾,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还是什么。

最重要的应该是有效沟通,把自己的真正想法让家人知道,不要压抑着不说,或者怕和家人争吵而违心地说。

说了,就是争取理解。家人不理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他们会说是为你好,那需要告诉他们你感觉并不好。如果直接说,你就要听我们的,那要告诉他们后果。强硬或者威胁往往没有好结果。

不管怎么说,就一个主心,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算是家人,也必须互相尊重,尊重才是爱的前提,不然,很容易变成自以为是的道德捆绑。


释心情感


如果你不愿意学习心理学知识,或者是没时间学习这一类相关知识,就不要去解决这些矛盾。我总是提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否则用不专业的手法去做,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想要解决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羁绊,无非两点——远离和宽宥。

远离:

大学毕业后,我毅然选择了远离父母所在的城市,因为和他们的相处带给我太多心累的事情,我实在无法忍受他们三句话不到就可以吵起来的生活状态。平时我在学校彬彬有礼,一回到家,过不了几天就会变成和父母一样暴躁的人。

所以当时的我选择了远离,我认为远离是我当时做的最好的办法。

我一个高中同学,是奶奶带大的。农村里重男轻女相当严重,所以奶奶对她特别苛刻。长大后,她开始自己有了收入,但是几乎所有的长辈都告诉她要孝顺奶奶,要报答奶奶。她也确实没有辜负长辈们的期待,逢年过节就给奶奶买各种各样的礼物。而奶奶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还嫌买的太少。好像就连奶奶也觉得正如亲戚朋友所说的那样,觉得我同学就是她疼大的孙女。

但实际上,在我同学的记忆里,奶奶对她非打即骂。青春期来大姨妈,奶奶连买卫生巾的钱都不愿意给,导致她经期都是垫着纸度过的。

去年她在深圳买房了,她又按照亲戚的期许,把奶奶接来深圳一起生活,结果奶奶在她家随地吐痰,上厕所也不冲,搞得家里乌烟瘴气。最后的结果是她总是打电话向我哭诉,诉说童年受到的种种虐待。

其实,你会发现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人大部分是没有原谅原生家庭的能力的。就像我同学,她从来没有原谅过她奶奶苛责她的过往,但是她却按照大人们的要求扮演了一个孝顺的孩子。可是她心里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如果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拥抱过去受伤的自己,我觉得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

宽宥:

我们再来说一下宽宥,实际上是指原谅。一个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教育的人是很难做到原谅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的。

因为过去经历的一切会在我们骨子里留下烙印。而我们自身的认知有没有办法消化这些伤害。只要回到原生家庭,旧伤没有愈合,新的伤害又再次来临。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一到春节就开始发愁,因为实在不想回到原生家庭那个环境。

但是有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你就会发现,父母给你的伤害,其实也是他们父母留在他们身上的创伤。

我母亲是一个脾气很差的女人,我是留守儿童长大,所以平日里本来就和她相处的不多,但是只要和她在一起,我就特别怕她。

小时候我摔了一跤,第一反应不是担心自己摔伤了没,而是担心衣服脏了会不会被她揍。有一次我不小心滑到池塘里了,母亲就在池塘边上洗东西,我却不敢吱声,还想靠自己微博之力从池塘里爬出来,不被她看见。免得她看见我掉进池塘里会打我一顿。最后的结果是我差点淹死,还是被她打了一顿。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看了一些关于原生家庭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我渐渐地意识到我母亲从小到大也是没人疼爱的孩子,我外公很早离世,家里贫穷,而外婆又重男轻女,母亲很早就肩负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上天对她的苛责导致了她怨天尤人的性格。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反而特别心疼她。之后我也不再远离她,对于过去种种也渐渐释怀。这几年,随着我的改变,母亲也慢慢地变得温和。

我们母女俩觉得一切都没变,但是又觉得一切都变了。

推荐您来你根本书籍——《母爱的羁绊》、《这不是你的错》。


九尾猫猫


如果你现在能独立,那么你作为经济的个体其实是幸运的,当然原生家庭不好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认知,躯体层面的问题,如果你已经经济独立,那么请尽量减少原生家庭的接触(需要声明:子女的义务,赡养不能缺失)除此之外尽量的让自己抱持独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才能开启自己的生活。

但如果你还没有独立,那就只能尽量的回避,比如考远一点的大学,寄宿都是很好的办法,但你要努力,补充心理学的知识,找一个好一点的心理咨询师,你要认识到今天你所面临的矛盾,以及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问题,说到根本大部分是认知层面的问题,所以在你的生活中要有意识的规避掉。

老话说,天下没有不对的父母,父母对于子女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有个例),矛盾的原因往往是角度和认知的问题,所以沟通的效果往往是,嗯,你懂的!远离原生家庭抱持独立是目前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得到你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原生家庭就是生活的重影,有些人在极力摆脱。部分人就生活在重影之中,浑浑噩噩。

父母那一辈是环境,教育的结果,他们也想努力变得更好,却无能为力。生活留给他们的只有疾病、衰老、思念。他们一遍遍的为我们的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今天的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下,仅仅只是好,已经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了。我们需要的是出色 、无可替代、变得更好。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并不能给你带来太多的幸福感,那么,你要告诉自己: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


南墙影剧


都说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原因就是你父母把原来的家庭看的比现在家庭重要,事事都以自己父母为重。外人看来都是孝子,但是苦了子女和自己了。独生子女不论男女肯定就是家里唯一,这个时候要是双方父母都大气的情况,你父母吵架就少了。 改变一个人难,改变一个家庭更难。情况相同,现今家庭已经支离破碎,家庭生活磕磕盼盼,哪有不吵架的,其实都是些小事,但是日积月累造成心结,希望你可以起到缓和的作用。你现在如果有足够大的能力可以多给你父母一些钱先让他们的生活安定下来,在以和平的方式去劝解你的父母,俗话说的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精,毕竟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了,都不容易,有些事情在过一段时间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了,顺其自然慢慢来。生活本就矛盾,在矛盾中求平衡,性格不容易改变,可以尝试改变行为。



大橘子哇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生活与工作中出现诸多问题,这让很多人陷入了迷茫和焦虑之中。大家纷纷开始正视自身的问题,并期望通过学习提升改变自己。

事实上,要想解决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问题,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步展开:

第一步,定位问题。我们需要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背后对应的心智模式。比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因为某某情况而触发自己的某种不好的行为,就要分析并找到这种不好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式到底是什么。

第二步,寻找本源。回忆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历,从中搜寻导致这个心智模式所对应的经历,并以5W的方式详细地记下来。所谓5W,即“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在哪儿?涉及哪些人?为什么会发生?”(英文中的What、When、Where、Who、Why)。这里所涉及的经历可能并非一件,我们需要一一记下。

第三步,全然接纳。与当时的自己、所处的环境、涉及的人、遇到的事情真正和解,全然地接纳。

第四步,对标反思。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每天反思自己前一天有没有出现这种心智模式下产生的不好行为。如果有,那具体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在这件事中是如何触发这种心智模式的,我们下一步的改进方法是什么?

通过每天对标反思,可以慢慢纠偏这种不好的心智模式。这一步可以说是解决原生家庭问题最重要的一步!需要我们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日进行,一点点改善。


吃面爱喝汤的猫


其实不论是精神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的你都要先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经济独立。

如果是精神层面那么经济独立就可以让你暂且避开他们,都给对方一点空间,这样下一次见面的时候不至于很尴尬。再一个就是,你经济独立了不论是跟他们吵也好,讲道理也罢,你有了自己的那份底气。

如果是物质层面的,那么你经济独立对缓和你们之间的矛盾就更有用了。可能之前你们仅仅是因为生活费、居住条件等等的闹了矛盾,但当你自己有能力为自己买单后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


不吃禁果


包容是一方不可缺少的,生活总有不尽人意时,对一个人好时,心是能看到的,你对我好我肯定会加倍对你好,这是做人的宗旨,要是是非轻重不分,那就不可理喻了



剑走江湖任我行


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家庭都存在的问题,如果有一方能退一步矛盾就少一点,不要求对方完美也不奢望太多,做自已该做的事。放手不要什么是都过问,该对方承担的责任就得让他(她)去承担不论结果怎样,不用批评和指责,这样习惯就好了,慢慢各自找到自已的位置矛盾就会解决了。多看对方的长处少看短处


用户129526389032


人生在世,不就是活在矛盾之中;

只有足够了解自己原生家庭和自己生活的矛盾的根源,通过分析自身问题原因,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在生活矛盾的天秤上保持独立并相互理解;

有爱才有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