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多痛恨吳三桂?竟將其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史料記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燁諭令,將吳三桂骸骨分發各省。

丁卯。議政王大臣會議、逆賊吳三桂骸骨、分發各省。吳世璠首級、交與刑部懸掛示眾。逆黨夏國相、應凌遲處死。及勢迫投降巴養元等五人、應立斬梟示。——章開沅 ▪《清通鑑》


康熙有多痛恨吳三桂?竟將其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崇禎十七年(1644年)降

吳三桂,這位具有歷史爭議的前明將領,在清軍入關之後,俯首稱臣,並在雲貴一帶戍守邊關,逐漸的成為了土皇帝 。也正是如此,康熙皇帝在收拾了鰲拜之後,就開始著手進行削藩行動。既然最後成功了,那麼對於死了四年之久的吳三桂,康熙為什麼竟如此地氣急敗壞將其骸骨分之,在古時死者為大的時代,不能其為安。究其原因,是因為康熙皇帝心有餘悸,害怕這位實力雄厚的對手,畢竟他差一點栽倒在吳三桂手下而失去大清江山。

康熙有多痛恨吳三桂?竟將其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吳三桂反清勢力

吳三桂在收到清廷削藩的消息後,知道自己是不得不反。於是按照統一部署,一路揮師北上,主動出擊。由於之前的策劃方案得體,在起兵之後廣西、四川、貴州、湖南、福建、廣東諸省響應,江西、陝西、甘肅等省波及;並且一路勢如破竹,八年時間裡,在長江以南的地區幾乎均落入吳三桂之手,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可想而知,康熙這次的對手和鰲拜比起來兇狠多了。

康熙有多痛恨吳三桂?竟將其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史料記載戰事描述:“觀望逗留,不思振旅遄進,竟爾營私適己希圖便安,或諉兵甲之不全,或託舟楫之未具,藉端引日,坐失時機……不知怎樣應對?”《清通鑑》

但是結局我們都知道,康熙最後險勝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要歸功於運氣的,吳三桂年紀大了,經不起折騰而病死。失去吳三桂的統領,最終這股浩浩蕩蕩的勢力被康熙所撲滅。吳三桂死時已七十四歲。

康熙有多痛恨吳三桂?竟將其骸骨分發各省示眾

也許,如果不是吳三桂病死,戰爭未必很快結束。既然戰爭還要進行下去,那麼,他被吳三桂打敗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說,玄燁的贏,贏得有些忐忑。以至於後來康熙自己說:

“幸荷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賊遂爾蕩平。倘復再延數年,將若之何?”

發自內心的感慨正說明他的忐忑。吳三桂稱得上是他得力對手。正因此,康熙才生恨分其骸骨,使得不能安生的吧。


\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