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王辰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在家吃飯請用“公筷”

一、筷子承載和傳遞著和諧、熱情的禮儀,但也可能成為傳遞病菌的媒介

“垂垂水線白封青,一箸能生兩眼明。”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一雙筷子有著特殊的意義。

參加宴席,落座後長輩“大家動筷子吧”才開吃;請客吃飯時“多個人多雙筷子”;吃飯時給對方頻頻夾菜的舉動。都是通過“筷子”表達著熱情。

筷來箸往,情味濃濃,其樂融融。

先秦時稱“梜”、漢代名“箸”、明代改叫“筷”的這一中國餐具,蘊含著太多的文化與講究。

它承載著人們共同分享食物、相互夾送菜餚、敬遞美味的和諧禮儀與親情。

鍾南山、王辰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在家吃飯請用“公筷”


但是,當一桌人用各自的筷子在餐盤裡夾菜時,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完成了病菌的傳播。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現代科技表明,筷子細小凹槽裡藏有許多細菌,可能會引發痢疾、腸胃炎等疾病,需要消毒徹底;私筷混用,可能會將彼此的細菌、病毒交換給對方。提升用餐衛生習慣,有必要在親朋聚餐、甚至家人用餐時,倡導使用“公筷”夾菜。

二、鍾南山、王辰院士及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是推行使用“公筷”的時候了

鍾南山、王辰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在家吃飯請用“公筷”

什麼是公筷?公筷就是為兩人以上同桌共餐時,用以取菜且就餐者不與嘴接觸的分餐工具。

使用公筷公勺取菜,用自己的筷(勺)把菜送入嘴裡,是避免疾病傳播的好習慣。

《周禮》《禮記》等古代典籍記載,早在周朝,我們就實行了分餐制。

有個成語“舉案齊眉”,就是指夫妻間吃飯,一人一案的分餐。

到了宋朝,合餐制才被貴族階層和民眾接受,到了清朝,合餐制才真正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吃飯方式,延續至今。

在2003年非典暴發後,鍾南山院士就呼籲過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再次強調使用公筷的重要性。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認為,分餐、公筷制是安全、健康、衛生的用餐方式,是防範“病從口入”的一項有效措施。可在每盤菜剛上桌時,先用未用過的筷子撥出來一些放到自己的碟子裡慢慢吃。

中國農業大學作為全國營養學專業的權威地位,其校友今日頭條的創作者東視點東哥長期關注飲食健康,也是呼籲:使用公筷,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是對他人的尊重,倡導和實踐“公筷”刻不容緩。

三、怎麼正確使用“公筷”

鍾南山、王辰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在家吃飯請用“公筷”

使用公筷,首先要比較明顯的區分公筷。

公筷和私筷之間宜通過造型、質料和色彩來區分。在公筷上,宜印製 “公筷”的標識或提示語。公筷顏色宜為紅色或類白色,長度比自用筷長3-4釐米。

正確使用公筷,注意5點:

1.使用公勺公筷後放回原處。

2.取菜宜適量,不將多餘的菜返回菜盤。

3.夾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不隨意翻菜。

4.不將公勺公筷插入菜或飯中。

5.使用公勺舀湯應避免湯汁溢出。

四、在家吃飯時也要使用公筷,不能有疏忽

1、在每個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個人都用公勺公筷取食物。

2、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外形或顏色上容易辨別。

3、把做好的飯菜直接分到家庭成員的盤子、碗裡面,大家只是圍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飯。

4、鼓勵孩子儘早獨立進食。嚴格禁止用嘴嘗試孩子食物、幫助孩子咀嚼食物、口對口餵食孩子、與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

鍾南山、王辰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呼籲:在家吃飯請用“公筷”


“一筷滿桌夾”是陋習,果斷淘汰、破除。餐桌上,多放一雙公筷,守護舌尖上的健康,傳遞的是健康、文明、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