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文 | 青豆

本文首發小十點


武漢封城已經一個月了。


這個月在家裡看電視,刷微博,看朋友圈的時候,你有哭過嗎?


我想我們的答案都是一樣的,哭過。


為了無辜遭難,承受病痛,甚至是生離死別的疫區市民;


為了奮戰在一線,豁出性命救人的醫護人員逆行的背影;


為了84歲的鐘南山院士眼眶中的眼淚,為了74歲李蘭娟院士臉上的壓痕;


為了熬夜加班的建築工人臉上的塵土;


為了吹哨人李文亮……


這一次,眼睛裡又起了霧。


而這一次,是為了我們眼中看起來眼神純淨,不諳世事的孩子。


為他們的懂事,為他們的善良……


-01-

“媽媽,我會變成金箍棒給你,把病毒打死,你就可以回家啦!”


一位來自江蘇的小女孩對著鏡頭認真地說。


而她的媽媽,是一名護士,正在湖北支援一線。


童言童語的背後,是孩子天真美好的幻想。這世上或許沒有金箍棒,有的只是千萬名醫療人員,用自己的專業,用自己的知識來趕跑病毒。

你們在前線拼搏,我們在背後為你們祈願加油。


-02-


疫情當前,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孩子們,錄製翻唱了歌曲《微光》,用來致敬前線的工作人員。


孩子的歌聲,純淨天然,美得讓人想哭。


有誰想到,這樣柔美動人的歌聲,是孩子們分別用爸媽的手機,錄好視頻後,交給合唱團的徐聰老師通過合成和剪輯完成的。


這是一首沒有彩排,沒有見面,卻做到完美配合的純人聲網絡雲合唱。


卻不妨礙孩子們傳遞自己的心聲:


點滴微光,匯聚在一起,就能照亮黑暗。


眾人團結一心,一定能共渡難關。


-03-


非典已經過去17年。


2020年1月27日,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的護士王嵩接到通知,準備隨時待命,支援武漢。



媽媽只說了一句話:“去吧,孩子,相信祖國,相信醫院。”


而她的媽媽,曾奮戰在03年非典,發熱門診一線。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17年的時間,或許是個循環,讓我成了你。


讓一代人的精神,代代相傳。


也讓一份大愛,有機會能超越時間,傳遞溫暖。


-04-


在四川,有這麼一個女孩與眾不同。在疫情防控期間,父母在家裡待不住,就外出打牌了。


沒想到,這個女孩就打電話舉報了自己的爸爸媽媽。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多少起聚集性傳染事故,都是因為心存一分僥倖。


有時候,在大是大非面前,孩子,可能都比大人懂事。


而孩子的懂事,也在提醒我們,身為家長,更要做好榜樣的力量。


-05-


在上海,楊浦區有一個9歲的小女孩,正在為自己的“抗疫漫畫”配文字。


她自己安排版面,加上防護病毒的小知識。生動有趣的畫面,獲得了網友們的點贊。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畫,讓更多人知道,病毒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做好個人的衛生防護。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圖畫只是載體,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在面對疫情時的勇敢發聲。


她能夠用自己的視角,加上自己的思考,然後幫助到別人。


這一份心意,很暖。


這一幅幅漫畫,我們都很喜歡。


-06 -


雲南,有這麼一位“愛騙人”的護士媽媽。


在支援武漢前,為了怕孩子擔心,謊稱自己一直在醫院加班,還把孩子送到姨媽家。


到了武漢後,過了好幾天才有空跟孩子視頻通話,這個時候才告訴兒子,自己去支援了。


媽媽在電話那頭,叮囑孩子:“你不準擔心我啊!”


而孩子撇撇嘴,強忍著自己的擔心,用故作輕鬆的語氣說:
“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哦,穿好防護服,別讓別人反過來照顧你了哦。”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這段甜甜的母子對話,這個懂事的孩子,卻讓我們有點心疼,有點心酸。


小男子漢,不要傷心,媽媽騙了你。


我想,你心裡一定早已原諒了媽媽。


媽媽也一定會回到你身邊,跟你好好道歉的。


-07 -


“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


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


這是公益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詞。


這一次,動人的歌聲來自大洋彼岸的英國。


英國北愛爾蘭,米爾本小學孔子課堂合唱團的孩子們,用中文合唱了這首歌。


這些孩子,用自己的歌聲,向全世界傳達自己的善意。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


-08-


廣州一位兒童病例出院,記者問小姑娘,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沒想到,小姑娘第一句話就是:“回去把寒假作業而完成。”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當生活有了變故,我們才會無比珍惜過往的那句,如常。


而孩子也是一樣。


-10-


醫院門外,孩子和自己的母親的一個隔空擁抱,刷屏了朋友圈。


丈夫帶著9歲的女兒,來醫院看望媽媽。


孩子很想媽媽,卻忍著眼淚,提著餃子來看媽媽,安慰媽媽,不要為自己擔心。


母女之間,明明相隔這麼近,為了避免傳遞感染風險,只能隔空擁抱。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一個擁抱,就足以讓人淚流雨下。


孩子是父母的軟肋,更是父母的鎧甲。


-11-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段採訪:

記者問正在忙碌中的護士:“你多大?”


護士回答:“97年。”“你來到這裡害怕嗎。”“沒來之前害怕,來了之後,看到這種局面,反而不害怕了。”

這段對話來自央視記者和廣東醫療隊的護士朱海秀。


當記者問她,家裡人擔心你嗎?


她說:“沒敢告訴家裡人,後來父母知道了,那是我22年以來,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她強忍著淚水,擺擺手說:“我不想哭,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對不起。”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在我們的眼裡,她們是英雄,她們是戰士,她們很偉大。


但在父母的眼裡,她們永遠是孩子。


不過是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


-12-


就在前兩天,浙江省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肺炎患者,4個月大的菁菁治癒出院了。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菁菁入院時才3個月大,醫護人員說,小傢伙雖然發著燒離開家人,隻身一人在隔離病房治療,卻沒有大哭大鬧。


菁菁是個很堅強的孩子,病情稍微好轉,就變得愛笑。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醫護人員24小時輪崗陪伴在小菁菁身邊,精心地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照顧。


現在,她健康地出院了,讓我們知道:


看似弱小脆弱的生命,有著意想不到的力量。


孩子的勇敢,對醫護人員來說,也是一種治癒。


-13-


因為疫情,自己的媽媽在從1月20號起,就在一線值班奮戰。


“媽媽,我還有一些蛋糕,留到你回家吃的。”


“媽媽,我要你平平安安回家!”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對孩子來說,牽掛,就是為你留一塊蛋糕。


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生日願望。


▽▽▽


這個春天,我們看過了太多失去。


這個春天,我們心疼,我們憤怒,我們悲傷。


謝謝這些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心頭一暖,熱淚盈眶。


孩子的善良,同情心、同理心,根植於家庭和校園的栽培,還有社會的包容。


孩子的溫暖,也給我們提供了能量。為人父母做好榜樣,孩子才有學習的標杆。


最後,就像一個孩子寫給媽媽的家書中所說的:


媽媽,我想你,但是我不哭。


大姨說你是英雄,英雄的女兒不能哭。


我知道你也許在救別人的媽媽,那麼我只希望,


讓所有的媽媽都能平安回家。


武漢“封城”後的第50天,這些孩子刷屏了朋友圈


我們跟孩子一同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還有疫情過後平安歸來的一線工作者們。


謝謝可愛的孩子,點亮這個春天。災難面前,我們一起不再懼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