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根据有关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酒的酿造方法、并且最早开始饮用酒的国家之一。世界上酿酒饮酒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但我国的酒文化的发展是最为丰富,也是时间最长的。

我国的酒文化开端很早,早在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就能够发现一二。而随着精彩的酒文化一同繁荣的是我国历史上形制多样、材质丰富、纹样精致的酒器。而琳琅满目的酒器中,我国唐朝的酒器最是引人注目和着迷。唐朝酒器的设计精妙、种类多样,不同阶层的人所使用的酒器材质也有所不同。

一、我国酒器以商周的青铜器为开端,唐朝酒器的形制演变与我国饮酒习惯的改变密切相关

在我国的历史上,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酒是如何发明”的记载,但酒的发明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自古以来,长江下游流域的住民就以种植水稻为生,稻米作为人们基础的粮食,在偶然间与微生物发生了反应,在发酵之后,便飘散出一股诱人的浓香。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从人们酿酒的方法来看,人们发明酒的源头与人们的日常饮食脱不开干系。在后世的传说当中,也有“杜康造酒”一说,相传,是杜康这个人发现了稻谷经过潮湿的环境贮藏、发酵之后,能够变成甘甜的酒液

而酒虽基于生活饮食、却也高于生活饮食。自酒发明以来,饮酒的习惯与风俗就一直与人们的生活饮食、节日祭典、祭祀息息相关。在我国历史上,从商周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习惯于饮酒。

在商周时期,由于冶铜业发展成熟,人们逐渐掌握了各种高效的冶铜技法,商周时期的器皿多由青铜制成,无论是礼器、乐器还是食器,而酒器也不例外。

早期的酒器多不如盛唐时期的酒器精致,但却反映了最贴合人们需求的用途。例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青铜尊颈窄、腹宽,而尊身最宽处则是整座尊的开口处。早期的酒器有许多都拥有类似青铜尊这样的敞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青铜尊属于盛酒器的一种,早期的酒器多数都像青铜尊这样拥有较大的开口。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酒”并非如今清冽的酒液,而是经过酿造、却未被过滤的酒醪。酒醪混合着软糯的米粒被人们用宽口的酒器盛来食用,这也是早期“喝酒”并非“喝酒”,而是“吃酒”的原因。

所以如今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都有着较大的开口。而这样的锻造习惯在商周时期过后,因青铜器式微,而逐渐变得少见。人们制造的酒器的形制,随着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而变化,酒醪经过过滤,变成适合饮用的液体。所以直到唐朝,人们所使用的酒器也从敞口的形制,变成了窄口、小巧,精致的类型。

唐朝的酒器形制变得更加小巧、精致。一些酒器的形态更是富含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些酒器上的装饰与雕琢或高贵或艳丽、或典雅或精致,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同时,又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无论是在唐朝当时,还是一直延续到后世,都为人们所喜爱。

二、盛唐时期与西域往来频繁,酒器文化受到西方审美影响,金银酒器在王公贵族中普遍流行

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喝酒设宴大多席地而坐。唐初盛行胡风,人们无论饮食还是饮酒,都颇有一番粗犷的风格,而这个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中唐,到了中唐天宝年间,人们的生活中才出现了较为方便的小桌子和台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由于相对较为精致的酒桌的出现,相同风格的酒具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唐朝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固有张骞通西域,大量的西域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汉人不仅在生活习惯上融入了大量的西域文化,连酒器的制作都并入了许多西域风情。

而其中最具特点的便是金银酒器的使用了。经过了被废弃许久的商周青铜时代之后,可以说唐朝又迎来了金属酒器的繁荣。而盛唐的金属酒器多以金银酒器为主,比如唐朝的金制银制把形杯。

“把形”指的就是酒器上拥有可以手持的环形手把,其中银制把形杯最为常见。与曾经粗犷的胡风酒器相比,这些小巧的金属把形杯浑身透露着独属于王公贵族的精致气息。而事实上,即便在繁荣的盛唐,这些金银酒器也只有王公贵族、或者社会上流的人士才能使用。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即便在唐朝,金银制品也属于奢侈品的一种。虽然使者从遥远的西域带回了玲琅满目的金银器皿,但在中原,金银依旧是难以开采的稀少矿物。所以基数较少的金银酒器,基本只有皇室或者社会上层的贵族能够使用。

酒器分为很多种,首先分有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型。盛酒器就是用来盛放酒的器具,也担任着将美酒分到筵席上所有杯盏中的重要职责。唐朝的盛酒器有鉴、皿、尊、壶、觥、翁等等,每一种的形态各异、大小不同,但都有着同样的盛酒作用。

而饮酒器也分为很多种,“推杯换盏”中的“杯”或“盏”就是很著名的饮酒器。而除了杯与盏,舟、爵、角、斛,都是唐代著名的饮酒器。

在王公贵族中间流行的各种饮酒器中,除了刚才提到的方便用手握住的把形杯,羽觞也是很著名的一种饮酒器。在材质不同的羽觞当中,以金属羽觞最为著名。羽觞的形态如同小盏,整体形态扁平,仅一手可以握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羽觞又被称为“羽杯”或者“耳杯”,不仅拥有盛酒饮用的基本功能,更是具有高度的鉴赏价值。羽觞的两侧拥有小耳,与把形杯的手把相似,但却更方便人们托持。羽觞的容积较小,通常一口就可以饮尽,这满足了唐朝人们“对酒当歌”、乐在其中的宴席之趣。

羽觞这一精致的酒器从商周开始有所发迹,到了唐代,铸造羽觞的材质从青铜转变为金银。直至唐末,这种小巧的酒具基本已难见踪影,而到了明清时期,羽觞已经成为了单纯的礼器。

三、文人饮酒兼有诗赋雅兴,所使用的酒具也颇具典雅之趣,除金属外的瓷制酒器也在唐代盛行

唐代的羽觞在形制上源于遥远的商周,除了在材质上进行了一番改良外,并没有其他创新之处。但在唐代,独具盛唐特色的就是文人之间广为流传的花形杯了。

花形杯起源于唐,也叫“花式杯形”

,在唐朝,花形杯还拥有一个更典雅的名字——“海棠杯”。顾名思义,花形杯就是将小盏整个打造成花朵或者花瓣的模样,再添上酒液,花朵的纹样在清冽的美酒中若隐若现,更有一番“醉于美景”的典雅之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隋唐大行科举制度,由此催生了不少文人墨客。无论是海棠、荷花、荷叶等清秀典雅的杯盏造型,都被这些文人骚客所喜爱和推崇。与多直接在器皿上进行篆刻的金属酒器不同,花形杯大多由陶瓷烧制,花盏一体、浑然天成,使人在饮酒时颇能体味到一番雅趣。例如李白曾在《行路难》中写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金樽乃是其中一种酒器,而且颜色亮丽,并不是普通的盛酒器具,而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能将酒文化写进诗里,也算是很少见的了。

把形杯与花形杯同为唐代盛行的饮酒器中著名的两大类,虽然两类中分别各有金属器材与瓷器,但把形杯明显要以金属制居多,而花形杯则是瓷制为上。

在唐代,我国的锻冶工业得到了飞跃性的进步,而瓷器也紧跟其后。唐朝的官窑、民窑不仅形成了“南方青瓷、北方白瓷”的大致局面,再加上西域引入的色彩审美和技术,“唐三彩”也成为了唐代著名的代表符号。

而著名的唐三彩酒器套组,就颇具异域的审美风格与独特风情。唐三彩酒器套组同时拥有盛酒器与饮酒器,盛酒器呈壶状,兼有宽口、窄口,手把,可以盛放酒液,也能够将酒液分装到拥有同样色彩的小盏中。而这一套酒器不仅有酒器本身,更是有托盘承托,独具特色与人文风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唐三彩瓷酒器的釉色通常为赭、白与绿色,在当时被视为较次于金银器的轻奢品,作为异域流传而来的文化被广泛使用。唐朝的酒器多以青白瓷、唐三彩瓷皿为主,金银酒器为辅,形成了整体的酒器格局。

由于金银酒器的特殊性,在唐代多是上层贵族使用金银酒器饮酒。而瓷制酒器则相对较平民化,在普通百姓家中,所使用的多是没有多余装饰、彩釉的小杯小盏。而一些文人墨客则偏好烧制得十分典雅的花形杯。

在花形杯中,较为著名的有高祖海棠杯等。不仅施以圆润饱满的釉质,杯口被烧制成小巧典雅的海棠花瓣形,在唐朝花形杯中算是商品价了。

唐朝的酒器之多、形制之繁,皆体现出唐朝丰厚浓郁的酒文化,也表现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感受与人文底蕴。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新唐书》

《旧唐书》

《唐代酒器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