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A股“避險港”效應凸顯,有望率先企穩

#全球股市熔斷潮#見證歷史!全球市場開啟暴跌模式。美國、巴西、加拿大、泰國、菲律賓、巴基斯坦、韓國、印尼、墨西哥等十餘國股市觸發“熔斷”。

華夏基金微策略——四問當前市場


1、全球是否會出現全面金融危機?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短時間內股票資產價格和原油價格同時大跌,在歷史上較為罕見。目前看美國債券市場的風險總體可控,複雜的衍生品創新也被限制,因此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非常小。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很高,但衰退本身並不可怕,依靠政策的對沖可以有效遏制波動,和危機有本質不同。
2、海外市場波動何時能企穩?
A股市場內在因素較為積極,波動的主因是外部風險,一旦美國和歐洲股市穩住,國內股票市場的風險將大為緩解。目前海外疫情的發展不容樂觀,由於擴散仍在加速期,對疫情的擔憂短期在繼續打壓市場,不排除後續因疫情升級等因素再度震盪的可能。但也不至於過度悲觀,一旦疫情擴撒出現拐點(加速最高峰過去),市場恐慌階段就會結束。目前來看美國和歐洲等多國沒有出現類似韓國、意大利那樣的大範圍聚集性社區傳播,歐美不少國家已充分重視並積極採取措施控制防範疫情。
海外市場的政策應對也非常關鍵,在美聯儲和英國央行相繼降息後,市場對於美國在3月18日再次降息的預期已經非常強烈。此外,美國目前仍有包括QE在內的政策空間,如果市場動盪難以得到有效的平緩,我們預計未來1-2周美聯儲還會有重要政策措施出臺,這些對於遏制金融市場波動會起到重要作用,美股短期有望在下週逐步穩定。


3、A股當前投資風險很大嗎?
海外市場的動盪放大了A股市場短期的波動性,但以中期或者長期角度來看,我們認為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遠遠大於風險。從全球市場比價來看,A股的配置價值是非常突出的,估值水平相較於美股有很大優勢。近期A股波動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中是最小的,韌性優勢使得其“避險港”效應正在顯現,雖然短期也會跟隨性波動,但調整幅度有限,也有望率先企穩走出衝擊。
就國內因素而言,市場運行的核心驅動邏輯還是在於基本面和流動性,中國疫情有效控制有序復工,經濟增長信心正在得到提升。石油價格下跌降低通脹風險,貨幣政策空間充裕,未來調控政策預計持續發力。經過全球市場震盪調整,中國股市長期上漲空間更大。
4、個人投資者應當如何應對?
在市場波動性加大期間,觀望好於頻繁決策,方向不定,就易多做多錯。考慮到市場指數層面更多的是寬幅震盪,我們建議投資者不宜過度恐慌,堅定對優質基金品種的持有。在選股方面,可以積極把握近期市場震盪回調帶來的中長期建倉機遇。隨著穩增長政策的發力,國內財政政策擴張,那麼財政方向以及隨後的復甦會是主線,財政發力方向是大科技和消費,以新基建為主,傳統基建為輔。在大消費領域,穩健增長行業的龍頭公司從估值、成長性、行業壁壘等方面具備突出優勢,長期收益的空間和確定性還是非常強的;真金不怕火煉,優質的科技成長股也會穿越市場波動,繼續看好雲計算、5G、新能源車、芯片、醫療信息化等板塊的龍頭公司。(數據來源:WIND 2020.3.12)

華夏基金:A股“避險港”效應凸顯,有望率先企穩

風險提示:本資料僅為服務信息,不構成對於投資者的實質性建議或承諾,也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資料中全部內容均為截止發佈日的信息,如有變更,請以最新信息為準。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市場有風險,投資者需謹慎。投資者購買基金時,請仔細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自行做出投資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