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再次出現肖戰粉絲舉報事件等“野蠻”飯圈文化?

馮開朗


如何避免類似舉報事件?必須得從這三方角度著眼。

1、明星團隊

作為流量明星,很多人都跟肖戰一樣有後援會、粉絲團,甚至有些明星團隊還會僱傭職業粉絲(飯圈稱為脂粉),利用他們來控評、反擊對愛豆不利的言論。

這一次“227事件”中,有兩個粉頭最活躍,髮長文號召其他粉絲舉報平臺,再加上粉絲團、後援會的宣傳,立馬成了一股席捲各大平臺的颶風。

本來,這些粉絲大多數是不懂事的學生,她們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能夠理解,但肖戰團隊怎麼能坐視不管,無視她們的行為呢?

所有的後援會和粉絲團,明星團隊私底下絕對有溝通,但卻不去管理引導,沒有及時制止這場聲勢浩大的舉報行動,這是失職!

所以,娛樂圈明星的團隊必須得加大力度管理好自家的後援會和粉絲團,如果擔心粉絲群體失控,學一學王凱,直接全部解散。

2、明星自己

“公眾人物有公開勸喻粉絲“向善”“向正”的責任,這一方面肖戰未盡責。”

素有“影視小諸葛”的製片人譚飛,他在肖戰事件出來後一針見血指出了為什麼外界會要求肖戰道歉。

在娛樂圈,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粉絲,他們的一言一行對粉絲群體的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粉絲們的父母。

加上很多追星族都是未成年的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這就更加需要愛豆通過自己的社交媒體傳達正確的三觀,引導粉絲“向善”、“向真”。

試想一下,如果肖戰和他的團隊早點站出來制止粉絲的行為,他還會落到今日的地步嗎?

3、飯圈粉絲

心理學著作《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明確指出:

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227事件”,一開始只是兩個大粉牽頭,之後卻引來無數跟風粉絲效仿,在這個群體裡沒有人去思考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更沒有人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愛豆也將被連累,一個呼籲理智冷靜的聲音都聽不到。

這充分說明了《烏合之眾》裡所闡述的觀點——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

著名編劇汪海林在《吐槽大會》上如此勸告飯圈粉絲:

“我們可以喜歡某人,迷戀某人,但不要崇拜任何人。崇拜這裡面有一個“拜”字,拜就是下跪,崇拜就是你屬於他,失去了自己的獨立人格。

因此,當你崇拜某人時,很容易就會失去“質疑精神”這劑清醒劑,而一個人連最起碼的批判質疑精神都沒有,那還是作為個體的人嗎?

顯然,他就變成了角落裡那些跟著隊伍線路,機械性悶頭搬樹葉的螞蟻。

總結起來,要想避免肖戰粉絲舉報事件等“野蠻”的飯圈文化,既要明星和他的團隊擔起該有的責任,而且還得粉絲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建立正確的追星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