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一、防范利用疫情诈骗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疫情当前,社会各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打赢这场人类与病毒间的战争贡献着力量。然而,却有不少犯罪分子以疫情为幌子,行诈骗之实。

01

利用疫情诈骗常见形式

陷阱一:以检查新冠肺炎病毒为名行骗

不法分子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公共场所寻找外来人员,谎称由于目前新冠肺炎病例增多,必须经过体检和检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检查的过程中盗取受害人财物;或以办"健康证"为名骗取受害人钱财。


陷阱二:以"献爱心"的形式行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冒用红十字会或民政等部门的名义,向用户发送防控新冠状肺炎"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群众的同情心理进行诈骗。


陷阱三:以推销假药行骗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或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部门给你的单位打电话,推销假冒的防疫情药品;假冒药物研究(医疗)机构的名义,推广所谓防疫情"新药";用假冒伪劣药品贴上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故弄玄虚。


陷阱四:以子女患"新冠肺炎"行骗

不法分子给家长打电话,谎称是学校工作人员,以孩子在学校里患"新冠肺炎",现已被隔离,在医院救治为名,要求家长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 "住院费",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


陷阱五:以"代销骗购"的手段行骗

不法分子假装拥有大批消毒产品或防护设备,并到处找人做他的 “下线”代理该产品,然后找“托儿”冒充单位采购人员,找到受害人谎称需购买大批物资,受害人这时会有一种倒手就可以赚一笔快钱的感觉,于是盲目向骗子订购,骗子这时会以预收货款的名义进行诈骗,钱到手后立刻消失。


陷阱六:冒用上级部门名义行骗

不法分子冒充上级主管部门,以要求订购"新冠肺炎防控手册"为名实施诈骗犯罪,此种作案方式主要针对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不法分子主要冒用省教育厅的名义。


陷阱七:以"迎接上级检查"为名行骗

不法分子先以联系其他业务的名义骗取公司业务员信任,然后以 "上级要来检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需要购卫生用品"为由,要求公司业务员按照其提供的联系方式购买,并许诺给回扣,以此骗取钱财。


陷阱八:虚假口罩广告行骗

不法分子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利用肺炎疫情,以售卖N95口罩为幌子发布虚假口罩广告,收取费用后将受害人微信"拉黑"实施诈骗。


陷阱九:冒充航空公司以退票改签行骗

不法分子借口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02

如何防范诈骗

1、做到四个"一律"

(1)收到信息一律官方验证!

(2)退改一律使用正规途径!

(3)索要"密码、验证码"一律拒绝!

(4)推销特效神药一律不信!


2、凡是遇到以下情况,电话一律挂掉

(1)谈到银行卡 谈到中奖

(2)电话转公检法 短信点击链接

(3)陌生人发链接 提到安全账户

(4)家属出事汇款 提到家中地址


3、被诈骗补救办法

立即拨打110报警(注意的是收集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可在第一时间拨打银联专线请求帮助,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笔财产。为防止骗子用网上银行转账,可及时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输错密码,锁定网银。


融宝支付提醒

疫情当前,务必提高防范意识,网上购买防疫用品,到正规购物网站;提到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一旦被骗,及时拨打110或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二、防范金融诈骗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广告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不法分子开始利用人们的行为习惯,尤其误导青少年的价值观以及让老年人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下面,荣程集团融宝支付和你共同学习青少年教育防骗和老年人教育防骗。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青少年教育之防骗


1、招工兼职类

主要以帮人刷淘宝信誉、兼职购买游戏币、充Q币值返还佣金等方式,以及代理产品交保证金方式诈骗。

主要以盗取QQ、微信号后,利用学生防范心理弱的特点,轻信为“熟人”打款、充值。

3、中奖诈骗

利用学生好奇心理,结合一些社会热点活动影响面广的概率碰撞,以交手续费、税金等方式诈骗。

4、以涉毒涉黄、洗钱账户等威胁恐吓类诈骗

主要利用学生对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律程序不了解和社会经历少的特点,裹挟学生把钱打到所谓的保证金账户、安全账户进行诈骗。

5、利用泄露的信息诈骗

主要是利用学生泄露的身份、电话信息等,谎称学生出了交通事故或其他危及生命安全情况进行诈骗。

6、伪基站信息诈骗

主要是利用伪基站在高校周边向学生群发信息。这些信息多以银行、微信、支付宝服务电话冠名,套取用户支付信息,完成盗取的诈骗。


认识到以上的诈骗伎俩,融宝支付提醒您做好以下防范:


融宝支付提醒

1、要有反诈骗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的虚假许诺就轻信盲从。

2、遇事要冷静,不要感情用事。切不可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

3、切忌贪小便宜。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4、对于娱乐节目中奖、冒充公检法、购物退款、朋友微信链接、点赞兑换积分等要求填写身份信息、银行信息的一律不要填写,并立刻关闭链接;所有个人信息验证码都是针对你个人唯一的安全验证,决不能透露给他人。

5、任何通过网络、手机向你借钱或帮助支付的,一定要电话核实身份,确认真伪。对于确认的诈骗电话及时标注,并拉入黑名单删除。

6、如果不幸被骗要及时报“公安110或校园110”。各地的反诈骗机构可根据报案情况及时止付,挽回损失。


温馨提示: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搏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钱财物。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遇事头脑要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并克服内心一些不良心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做到不上当受骗的。

分割线


老年人教育之防骗


3·15国际消费权益日,荣程融宝支付为您“支招”


1、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老伴就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用数万元钱换来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融宝支付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所以涉及到这方面需提高警惕。


2、电话红头文件骗局

78岁的张爷爷,在接听了一个诈骗电话后,收到了“红头文件”称要被逮捕,须缴纳60万保障金自证清白,于是被人忽悠着将自家房屋以低价卖给了一家公司。后来,自称是买主的人拿着房本,到老人家里,催他赶紧搬走。据悉,老人价值210万的房子只卖了160万,而老人一直以为是抵押房产没想到变成了贱卖房产,并且这一切都没有对家人提及。

融宝支付提醒:对于电话骗局太常见了,而近期骗子频频使出“红头文件”的招儿,实则属于冒充“公检法”,这类情况一定要引以为戒。


3、中奖骗局

家住郊区的马老太前段时间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有公证书。马老太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高兴之余的马老太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了16万元。

融宝支付提醒:刮奖已成老骗局,遇此情况须谨慎。


4、免费赠送骗局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还有小家电,每天都有数名的老人被吸引前去听课。当老人们被成功洗脑后,骗子又欺骗他们去买毫无用处的产品,每隔几天卖一次产品,但隔天都会如数返还,以此一步步引老年人上钩。

融宝支付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免费赠送的骗局就是抓住了贪便宜与从众的老年人心理。


5、熟人”骗局

江老太去菜市场买菜,碰见自称认识她女儿的朋友称自己的父亲得了不治之症,听偏方说吃老金就能好。(老金就是老年人戴的首饰戴了很多年,会有一些氧化沉积,通常被称为老金。)然后这个人求江老太,他说要把这个戒指拿回去刮下来以后就归还。江老太当时心一软就同意了,把自己的戒指还有自己的金项链全都给了这个人。事后,江老太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方知上当。

融宝支付提醒:这种骗局就跟打款一样,事先打电话确认一遍方能避免。


6、祛病消灾骗局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然后“神医”掐指一算,张婶的儿子十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骗子。而骗子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调包。

融宝支付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不可信。


温馨提示:为了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家人或子女要时常关心老人,多陪伴老人,及时与老人交流社会出现的各种诈骗手法,那么诸如电信诈骗、投资诈骗、街头诈骗、交友诈骗等,都不会得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