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最近發生的一系列魔幻事情,讓享享感慨萬千。


原來英雄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罪人,正義有時來得是那麼艱難。


當人們開始對是否當英雄心存疑惑的時候,這究竟是人性的墮落?還是社會的悲哀?


欲知答案,且看今天這部——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理查德·朱維爾的哀歌》


相信,大部分人都對本片很陌生。


這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老爺子繼《騾子》後的又一力作,雖然這次沒像上次那樣擔當男一號,但作為導演,他交出了一份不錯的退休答卷。


影片獲得多項獎項提名,在豆瓣還拿下了8.3的高分。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其實,本片早於上個月在大陸上映,但由於排片少,票房寥寥。


而享享之所以現在又翻出來推,是覺得在這個特殊時期,它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


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背景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男主理查德,被指派參與奧運會的安保工作,他身穿保安工作服,在熱鬧的活動人群外面服務、巡邏。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就在這時,他敏銳的發現廣場木頭椅子下面扔著一個可疑的包裹。


出於職業的警覺性,理查德意識到為了以防萬一,需要趕快呼叫現場的警方,來排除安全隱患。


他提出讓探長在現場拉警戒線。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然而,周圍沉浸在慶典的喜悅中,有誰會覺得這個不起眼的揹包有危險呢?


包括趕來的探長也這麼想,他覺得理查德有些小題大做。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這邊理查德馬上跑到椅子緊挨的媒體總控制檯,讓工作人員儘快離開。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另一邊探長固執的堅持先察看包內的東西。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結果......他驚呆了!!!


是的,揹包內竟然真的裝有一個炸彈裝置,且足足有三枚管狀炸彈,是探長見過規格里最大的。


這下,周圍的警員都對理查德刮目相看,開始緊急疏散。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就這樣,理查德憑一己之力把損失降到最低,挽救了整個廣場上的民眾。


最後裝置爆炸,造成超100人受傷,2人喪生,遠低於未提前疏散的情況下的可能傷亡人數。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一時之間,理查德成為全鎮的英雄。


雜誌媒體瘋狂的採訪他,電視媒體報道他,警方表彰他,路人看到他也要給他豎個大拇指。


當中最高興的莫過於理查德的母親,她為有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誰知,風向說變就變。


理查德這英雄的獎盃還沒捂熱,他就被打成了“罪人”。


是的,你沒聽錯。


原來理查德工作單位的領導向警方舉報,理查德有高度作案的嫌疑。


因為他前科滿滿,且是個渴望立功、迫切希望能博得矚目的人。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難道案件真的有反轉?


講真,按照以往好萊塢的敘事習慣,本片完全可以先按照FBI的角度,去講述一個激進的胖子是如何成為炸彈嫌犯的。


然後到了結尾,再來一個反轉,精彩至極。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可導演並未這樣做。


相反,他從一開始就採用多視角呈現事實真相,比如記者媒體如何介入、採訪,FBI內部調查的整個過程,以及理查德這方如何為自己辯護。


當然了,最關鍵的一條線是兇手作案的概況。


而之所以原因很簡單,導演的目的不是找兇手,而是要呈現各方嘴臉,批判這場人禍。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是的,在沒有事實證據的情況下,理查德被動接受問訊調查。


從探員的眼神和措辭就能看出,他在他們眼中就是罪名成立的犯人。


理查德正常的,不正常的所有行為都被無腦拿來,當作犯罪側寫的輔助證據。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比如他這麼大個人了,還和母親一起住,那一定是他心理不正常。


比如他之前當保安,由於過激安保行為被開除,說明他性格暴躁,有極大的求專注欲。


再比如他曾經因為假扮警察被處罰過,且家中有槍支,他正在讀的書是辛普森案件。


總之,在探員眼中,理查德的任何事情都是錯的。


他們以先入為主的觀念,整個調查過程都帶著有色眼鏡。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然而事實是怎樣的呢?


槍是理查德合法擁有,用來打獵的。


和母親住在一起又怎樣,礙著誰了,此外,他之前犯過的錯又和如今有什麼聯繫呢。


其實說了這麼多,FBI不過是想得到理查德的一句認罪罷了。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如果說FBI是直接在理查德身上劃了一刀,讓他受傷;


那麼新聞媒體則是在他的傷口上撒鹽,把他折磨到痛不欲生。


原本,FBI是打算私底下調查理查德的案件,結果女記者為了拿頭版,搶流量,硬是睡了探員,換取了這份秘密情報。


她搶先一步將理查德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公諸於眾。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之後流言愈演愈烈。


一眾媒體跟風報道這勁爆消息,紛紛添油加醋,傳到最後直接成了英雄變恐怖分子,直接坐實他的罪行。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這還沒完,成群的記者圍堵在理查德家門外,閃光燈不停的閃,生怕錯過當事人的一舉一動。


抓住他的母親問。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抓住他的律師問。


他們全然不顧當事人的感受,眼中只有第二天的頭版,和飆漲的收視率。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得到想要的結果,記者們對當事人心存愧疚嗎?


並沒有。


享享至今都記得女記者拿著自己撰寫的報道,在全場同事的簇擁下開心大笑。


她那副吃人血饅頭的嘴臉,讓人極度不適。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看到這,你不禁感嘆,在面子、金錢、名譽面前,真相和良心真是一文不值!


沒有人在意理查德母親在記者會上聲淚俱下的控訴,更沒有理會理查德和母親作為亞特蘭大爆炸案受害者所遭受的痛苦。


短短四周的時間,這些人奪走了他們的生活,甚至一切。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可以說,整部影片讓人見識到眾生百相。


還記得FBI探員振振有詞的指著理查德說,“我知道你就是兇手,雖然我沒有證據,但我知道你就是。”


難道他們有仇嗎?


當然不。


只是探員過度的自信,對自己深信不疑。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現實中,像他這樣的人有多少。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片中,作為絕對的受害者,理查德是理智的,他憤怒,但不激進。


因為他行得正坐得端,努力捍衛著自己的正義。


面對探員可笑的反問——


如果不是你放的炸彈,你怎麼知道要到塔的另一層,從而躲過炸彈的襲擊?


理查德的一席話讓人深思——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在真相輸給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是理查德


是啊,片中有句臺詞說得好,一點權力就會讓人變成怪獸。


在真相輸給熱度和流量的年代,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理查德·朱維爾。


| 來源:網絡,如涉及原作者權益,請聯繫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