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上世紀80年代,青海省貴德縣的村村戶戶都開始通自來水了,為了補貼家用,許多農民都主動承包挖掘鋪設自來水管道的工程。其中有一段水管被埋在樓梯下面,很多人都不願意承包,這時,一個18歲的小姑娘陶金蘭主動接下了這塊燙手山芋。

陶金蘭承包的挖掘工程是生產隊裡最難的,為了按時完工,她叫來了堂哥陶恩銘一起幫忙。1982年6月16日,天氣非常炎熱,陶金蘭和陶恩銘挖水管的進展十分緩慢。到了晚上7點左右,太陽已經下山了,吹來陣陣微風。

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生產隊老照片


這一絲涼意讓陶金蘭又鉚足了幹勁,她挖到1米5深的時候,鐵鏟突然發出了一陣清脆的響聲。陶金蘭感覺碰到了什麼硬物,還沒來得及反應,一堆白花花的圓形金屬片已經出現在她腳下了。陶金蘭連忙停下手中的工作,叫來堂哥一起看個究竟。

陶金蘭撿起了其中一塊金屬片,擦去表面的灰塵後,她仍然無法分辨這究竟是何物。堂哥認為這些東西被埋在地下,一定有它的價值。那時陶金蘭剛當上民兵,她想起縣武裝部的部長在宣誓大會上說,有事情一定要向上級彙報。

於是,陶金蘭和陶恩銘馬上跑到了離園藝廠不遠的部長辦公室裡,部長和政委都在,他們看過這些白色金屬片後,也不清楚是什麼東西,建議他們去縣委問問。於是陶金蘭和陶恩銘又跑到了縣委辦公室,縣委書記劉劍告訴他們這是銀元。

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當年挖出銀元的地點


之後,縣委書記叫上四名民警和陶金蘭兄妹倆,一起去銀元出現的地方繼續挖。當時沒有裝卸機也沒有電燈,他們只得用肩膀扛,用手電筒照明。陶金蘭兄妹倆與民警一起挖了一個通宵,才將銀元全部挖出。心思細膩的陶金蘭提議再篩選一遍,以免漏掉,最後,陶金蘭在挖出的土裡再仔細篩選了一遍,果然又發現了1800枚銀元。

最後,他們總共挖出了7萬枚銀元,足足裝了幾十個麻袋,用了兩個拖拉機才將它們全部運走。銀元種類多樣,圖案也五花八門,有些頭像是袁世凱,有些是孫中山,收藏價值極高。

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陶金蘭回憶當年


那麼,是誰埋下了這些銀元呢?

據《貴德文史資料》記載,這個挖出銀元的園藝廠是清末民初西寧鎮總兵馬元海的官邸。馬元海是國民黨青海省政府主席馬麒的外甥,他四處結識權貴,搜刮民脂民膏,到處斂財,一天至少將80塊大洋收入囊中。這樣看來,這些埋在地底的銀元應該就是馬元海四處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銀元


據有關部門鑑定,這重達兩噸的銀元在當時價值36.9萬元。陶金蘭和陶恩銘知道後認為自己將銀元捐給國家是正確的,他們一想到這筆錢能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做一點貢獻,就覺得非常驕傲。

陶金蘭獻寶事件之後,這個園藝廠歸屬國家所有,被建成了一所中學的校園。不少人期望從這裡再挖出點寶貝來,曾有人以承包校園的果園為名來盜寶,將院子挖出了無數個溝壑,最後什麼也沒找到,還將院子弄得滿目瘡痍。

青海兄妹在工地幹活,意外挖出7萬枚銀元,上交國家榮獲一等功

1982年陶金蘭兄妹獲得的錦旗


因為陶金蘭兄妹倆上報有功,貴德縣政府授予兩人“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併為他們記“一等功”。在表彰大會上,縣政府給兄妹兩每人5百元現金,一面錦旗、一輛自行車和一臺縫紉機。當時,全國有32家媒體都刊登了他們的先進事蹟,一時間,這個縣城挖出銀元的事傳遍了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