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山東有一位著名書法家心繫疫情,拿起畫筆,畫出了一幅幅優秀的抗疫作品,並且積極倡導和聯繫全省、全國的書畫家一道投身到抗疫作品的創作中,凝聚了人心,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的好作品。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理事、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孔子78代嫡孫孔維克。

  孔維克敏銳地從眾多素材中選擇了抗疫代表人物鍾南山作為切入點。他四天四夜揮毫創作,完成了一幅巨幅作品《那是一座大山——鍾南山》,他不是畫鍾南山的肖像照片,而是用鍾南山那凝重的表情、典型的動作,加上背後那鋪天蓋地的各族人民、各行各業被口罩符號化的不同面孔,表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群情激奮的昂揚鬥志,營造蒼天落淚、大地凝重的悲愴氛圍,使人看後無不為之動容,震撼人心。作品問世後,通過報紙及網絡媒體推出,引起了廣泛關注。媒體評為這是在當時眾多“抗疫”作品中最早,也是藝術性最強的一幅作品,堪稱這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作為山東畫院長、山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山東省畫院聯盟主席,孔維克認真安排好單位的抗疫值班工作,親自帶班。期間,通過全省各地市畫院聯盟秘書處發出倡議書,希望書畫家們拿起手中的筆,投身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承擔起藝術家的責任和使命。倡議發出後,全省畫院的畫家們紛紛響應。共收到了500多幅抗疫作品。他親自篩選,優中選優,《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山東省畫院系統網絡展》陸續推出,每期20幅作品,共推出了6期。

  同時,他通過山東省中國畫學會系統也發出倡議,推出了3期《山東省中國畫學會抗疫主題創作作品選登》。

  他還千方百計聯繫到湖北省中國畫學會,希望兩地共同推出抗疫作品,得到湖北方面的積極響應。山東、湖北兩省中國畫學會推出了《人間大愛魯鄂深情——山東、湖北省中國畫學會抗疫作品網絡聯展》6期。這次聯展效果很好,微信被大量轉發,很多作品被新聞媒體採用。

  關於畫速寫,一般是指去生活的現場放筆直取,而目前的形勢不允許去現場,且又要用畫筆記錄生活、謳歌英雄,於是他提出來一個“網絡速寫”的概念,並論述了直接進入生活與間接走近生活的關係,與畫友們探討。隨後他策劃並推出了《律動的生命線——全國美術家“抗疫”速寫網絡邀請展》,已推出20多期。作者涵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有近300位優秀人物畫家參與。特別是馮遠、郭全忠、楊曉陽、張江舟、周京新、高雲、陳孟昕、苗再新、蔡超、馬國強、孔紫等名家都積極供稿,尤其令人感動的是有幾位80多歲的畫壇名宿如廖宗怡、錢貴蓀、李堯天等主動參與,寶刀不老。專題推出後深受歡迎,轉發空前。認為專題推出及時、反應迅捷,把握主題性、立足學術性,作品水平高、代表面廣,編輯嚴謹、質量上乘。開啟了在特殊情況下,畫家心貼時代、關注生命,通過傳媒間接體驗生活、表現生活的一種網絡速寫新形式,為浩瀚的網絡"抗疫“美術界吹來一股新風。

  孔維克還是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畫院院長,他報請民革中央領導同意,聯繫全國民革黨員中的書畫家,啟動了全國民革黨員抗疫書畫聯展,全國民革原主席周鐵農題寫片頭。

  許多人還不知道的是,孔維克不僅是譽滿天下的大畫家,他還是孔子後裔大宗戶78代“維”字輩的傳人,是世界孔子後裔聯誼會副會長,中國孔子基金會文化大使、孔子郵局名譽局長,他是當代全球400多萬孔子子孫中的傑出代表。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聖裔身世

  孔維克1956年出生在曲阜西邊的山東汶上縣,距離曲阜100多里,這裡曾經是孔子第一次做官擔任中都宰的地方,留下了許多孔子教化的地名和傳說。汶上建有文廟、聖澤書院、思聖堂等多處古建築,過去汶上縣東城門上的小屋裡還存有昭示孔子政績的“夫子履”。據說,汶上文廟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比曲阜孔廟還早建兩百餘年。

  歷代朝廷都優渥聖裔,自宋代起設立了衍聖公制度,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讓每一代孔子嫡系後裔的長子接任衍聖公,其第三個兒子,到汶上縣聖澤書院擔任五經博士,但是由於孔子歷代嫡孫人丁不旺,再加上五經博士俸祿不高,衍聖公的兄弟們還是生活在曲阜,到汶上的很少。由於孔子後代子孫繁多,到了明代,孔氏家族分為二十派六十大戶,以大宗戶為嫡裔。明朝嘉靖年間,第六十四代衍聖公孔尚賢娶奸相嚴嵩孫女為妻,與嚴家往來密切,衍聖公二叔孔貞寧對此十分不滿,不願與孔府長支往來,憤而舉家遷至汶上,這一支從此在汶上紮根。孔貞寧生有六個兒子,繁衍了六大支系,因衍聖公孔尚賢沒有兒子,孔貞寧的長子孔尚坦之子孔衍植過繼給孔尚賢,回到曲阜做了第六十五代衍聖公。孔尚坦隨兒子孔衍植返回了曲阜,父以子貴,孔尚坦被追封為衍聖公,但他的弟弟則留在了汶上。孔維克是“老五支”即五弟孔尚睿的嫡長孫。

  孔維克的曾祖父孔祥蓂,字瑞唐,是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孫,生活在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至曲阜孔廟七品執事官和汶上思聖、宗魯、講習三堂的奉祀官。日寇佔領曲阜之後,日商宮田真吾欲在曲阜孔林附近房山一帶開礦採煤,直接威脅孔林的古蹟保存。因當時衍聖公已去往重慶,當地的聖裔幾經交涉均不奏效,無奈之下決定上告。因汶上孔子後代大宗戶比曲阜多,經家族商議,孔維克的曾祖父孔瑞唐被推為出面打官司的人選,由他執筆向南京汪偽“政府”和日本天皇同時投書起訴。在給裕仁的信中,孔瑞唐採取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因日冠當時號稱“大東亞共榮”,打著保護中國文化的幌子,就以宮田挖礦破壞“孔林聖脈”為由予以據理力爭,日本裕仁天皇回信責令兗州區井出司令官處理此事,禁止宮田開礦,這在當時無疑觸怒了日方勢力。日本人將孔瑞唐抓起來,逼他簽字同意開礦。孔瑞唐被關一年多,終未妥協簽字。日本天皇命令的威懾,加之不少族人多次作保營救,家人也出巨資打點各種關係,日本人不得已釋放了孔瑞唐。在這場官司中,孔瑞唐差點喪命,一家人備受煎熬,家境也由此衰落。

  80多年過去,歷史的塵煙早已消散於曲阜孔林鬱鬱蔥蔥的茂木中。孔維克父母的合葬墓也於前些年築位於“汶上林”的旁側、孔子76代嫡孫、衍聖公孔令貽墓的南端。孔維克為父親的墓碑兩側題寫了一副嵌名聯“杏林德厚惠民眾,過庭森嚴教子孫”,上聯是寫父親作為醫生的職業操守,下聯是寫父親對後代的教誨。每逢清明他都要前來祭祖並祭奠父母。2019年清明時,他即興作了一首《清明節感懷》,“清明時節雨紛紛,綿綿細雨追先人;一年清雨一銑土,培土千年追先人”。他觸景生情,追思懷遠,文脈親情給了他無盡的精神力量。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看過一則信息非常感動,那是2018年7月的一天,他隨著從英國讀研究生回國的女兒來到孔林,先給始祖孔子行跪拜禮,又到父母的墳上掃墓培土。他告誡女兒,不論走到天南海北,還是天涯海角,心中要永遠帶著對祖先的敬仰之心,對祖國的敬重情懷,無論走到哪兒,都要記住自己的根永遠在這兒。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少年情懷

  孔維克三歲時被送到魯西南小縣城的唯一的託兒所——汶上縣機關幼兒園,有一天,託兒所組織觀看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電影散場回來後,他興奮得馬上拿起筆趴在桌子上畫孫悟空、豬八戒,他就是從那時開始喜歡上畫畫的,誰知一晃60年,他初心不改,痴迷於紙筆,成為了一代丹青大家。他10歲那年,由於家庭被劃成地主出身,父親為躲避迫害而闖關東去了,年幼的孔維克因出身不好被趕出了學校。當“赤腳醫生”的母親將他留在家中,想讓他學中醫,並在家餵養安哥拉長毛兔補貼家用。而他一背《湯頭歌》就頭疼,卻樂此不疲地畫了一大堆兔子,母親只有任他去畫。一位從泰安中學退休回鄉、擅長書法的中學老師看到孔維克愛寫字,主動教他學習書法。孔維克就這樣在書畫練習中忘記了歧視與不公,找到了自由和安慰,練出了紮實的童子功。十幾歲時,孔維克的書法和繪畫已經有模有樣,汶上縣許多機關及企業組織大批判,小小年紀的他就被請去畫街上的大批判專欄和領袖像,孔維克一下子在這個小小的縣城出了名,不少小夥伴慕名求教,由此收穫了一大堆“粉絲”。

  在1970年,針對“家庭出身”不好的問題,周總理說“出身不由己,道路任選擇”。孔維克在這種形勢下又復學了。孔維克17歲之後,先在縣食品公司幹照雞蛋的臨時工,又在糧食局做泥水匠小工下手。他經常回家時一身泥巴,有一次媽媽叫他趕快洗洗,他卻說:“等一會兒再洗,天還有點亮光,我可以畫一張速寫,幾分鐘就行了。”因彼時家裡沒有電燈,只要有一點亮光,他就不輕易放過,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孔維克後來進了縣電影院畫海報兼檢票員,每天晚上值完兩場夜場電影之後都11點多了,回到宿舍再偷偷練習一個多小時的書法或背畫電影中的鏡頭,以鍛鍊構圖及造型能力,第二天經常起不來。電影院的一位領導批評他睡懶覺,後來聽說他夜裡練字畫畫的事情以後,再也不批評他了。這位領導很愛才,後來在孔維克考大學時,電影院個別人想通過檔案阻擋孔維克上學,他知道後說“咱不能為了單位方便而耽誤年輕人的前途”,遂批示放人。

  1977年,孔維克參加藝術類高考,考了全濟寧地區第一名、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他報考了曲阜師範學院,卻因出身問題,沒有被錄取,遂後政策放鬆,全國擴招,他被濟寧師專藝術系錄取了。三年後,由於專業成績突出,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速寫及中國人物畫的課業。

  1983年,孔維克從濟寧調到省城,第二年他將畢業創作《鄉會圖卷》投稿“文革”後的第一次全國美術大展,沒想到竟然入選,這是濟南市唯一入選的一張畫,這使他在山東畫壇嶄露頭角。後來濟南市美協換屆,不到30歲的他被推為副主席,在當時那個論資排輩的年代可謂奇蹟。他由此調入了山東省美術協會。1989年,他畫的歷史題材作品《公車上書》參加第七屆全國美展並獲得銅獎,後由中國美協組織赴香港、日本、法國展出,著名評論家劉曦林先生說,一個不到30歲的年青人,能以深刻的歷史眼光、濃重的家國情懷,表達宏大的歷史題材,難能可貴,前途不可限量。這張畫也奠定了他在中國畫壇的地位,第二年加入了中國美術家協會。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緣定“孔子”

  1993年,孔維克回到曲阜孔府,舉辦他的第一次個人畫展,站在祖先生活過的土地上,他感覺到自己和先祖孔子的感情已經打通,他要以手中的筆來描繪孔子的生平和思想。1994年,孔維克的《孔子周遊列國圖》獲加拿大楓葉獎國際水墨大賽金獎,被中國郵電部選作電話磁卡(1套4枚)向全國發行。有一天,孔維克行走在濟南以經線和緯線命名的馬路上,突然有所感悟,他下定決心,要以歷史的回溯與傳承為經,以當代及世界的學術視野為緯,找到自己位置的交叉點,確定自己的藝術座標。

  在孔維克書齋的畫案上,有一對他自撰聯的鎮尺:“六尺畫案容天地、一支柔毫寫春秋”。在青島孔維克藝術館大門口,也有他利用《論語》的字詞自撰的對聯:“立身據德而遊藝,安命敏行且訥言”。這兩副對聯是孔維克藝術追求的寫照。

  孔維克是一個修養全面、涉獵領域廣泛且卓有建樹的畫家,他的主攻方向是中國人物畫的創作和研究,工筆寫意皆能。但對花鳥、山水用工較深,尤其幾十年來傾心於書法的研習,及長期深入生活寫生,這使他成為了一位能夠全方位把握藝術,並有著深刻思想性的畫家。他特別注重將傳統文化的底蘊融入其中國畫創作中,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傳統的書畫藝術有深刻的理解,繪畫中洋溢著一種筆勢、筆味,墨趣、墨韻的高雅氣息。他還積極探索筆墨語言的現代轉型,以現代審美的視角,將書法、構成與傳統筆墨相對接,推出了大量有著強烈個性化印記的古典人物畫作品,造型的歸納及變形的處理都恰到好處。在50歲時,他的藝術思想已日臻成熟,並體現在一系列作品中。他說,一部繪畫史就是一部視覺圖式不斷變化、審美精神不斷遞進的歷史。從這個角度講,一個畫家要想在歷史上留下痕跡,就要有獨立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為後世留下以前畫家所沒有的審美式樣和藝術觀念。歷史只能留下這些為數不多的創造者,而他們的大批追隨者卻都是影子,其所有價值只不過是擴大了創造者的影響而已。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孔子的畫像流傳於世,如漢畫像石上的《孔子見老子》、唐代吳道子的《先師孔子行教像》、明代無名氏的《孔子燕居像》等,因為無法取代的血脈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孔維克必將成為當代畫孔子的代表性人物。

  孔維克不間斷地創作孔子題材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作品中的“使命感”也愈益凸顯和強烈。孔維克筆下的孔子,嚴肅、睿智、善良、和藹,既有為“克己復禮”四處奔走的堅定,也有為育學子“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慈祥。他將油畫表現大題材、大環境的長處,移用到工筆畫的造型和處理中,也就有了“多層暈染,整體鋪陳,垂線平塗、裝飾風味”等特色。在整體構圖上,他選取開闊的大全景,擴展視野,平添了視覺張力。在局部上,虯枝橫斜、岩石錯落、土路曲折,其蒼涼和悲壯觸目驚心。他的《大哉孔子》《先師孔子行教圖》《六藝圖》《杏壇講學》《孔子周遊列國圖》《孔子與四配》《孔子誕生的傳說》《孔子與弟子七十二賢圖》《孔子登泰山》等,以其磅礴的氣勢、細膩的情懷、嫻熟的技巧,將孔子和他生活的時代展現出來,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研究部主任於洋,對孔維克孔子題材系列創作給予很高的評價。他認為,孔維克被美術界關注的是孔子系列創作,選擇這一題材與他作為孔子後裔,在血脈與文化記憶上的承傳有著直接關係。

  孔維克還走出國門,多次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非洲舉辦展覽,國家有關方面甚至將他的孔子文化系列國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和外交使節,讓“孔子”再次周遊列國。

  孔維克孔維克畫過一幅作品《杏壇講學》。這張1994年在第八屆全國美展中獲得優秀獎的作品,如今已成經典,經常可以在全國各種儒學及文化場所甚至茶舍書坊看到這幅畫,世界及全國數百家孔子學堂都掛著這幅畫,在影視、文化片及網絡中也經常見到它,《杏壇講學》已經成為了公共文化的圖像。孔維克畫孔子已經成為品牌,在網上搜索“歷代名人畫孔子”,在當代部分也可搜到他畫的孔子像。孔維克的孔子系列作品,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孔子形象代表,也必將流芳百代,成為傳世之作。

  2019年9月25日,為紀念先師孔子誕辰2570年,由民革中央畫院、山東畫院、山東中國畫學會主辦的“聖裔丹青——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孔維克中國畫精品展”,在曲阜孔廟西側的一座具有百年曆史的“四氏學堂”隆重開幕。一幅幅作品筆墨精到、文脈悠長,以現代視角整合傳統元素,同時兼具個性化藝術風格,淋漓盡致展示了孔維克獨特的藝術世界。來自北京、省城及當地的藝術家、各界群眾以巨大的熱情觀看展覽,並對這位在中國畫和孔子文化傳播中有重大影響的孔子聖裔回鄉辦展倒屣相迎。

  2019年年底,他帶隊攜所策劃、推動的“齊魯文化走出去”文化推廣工程“大哉孔子——中國畫創作工程作品全國巡展”,先後在北方天津現代美術館、南國廣州的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辦,展覽的文化品位、藝術水準、作品陣容,均令業界讚歎、觀眾震撼,在南北兩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引起了藝術界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12月27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隆重開幕。這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孔維克的作品《孔子與四配》作為當代孔子文化的重要藝術品展出,備受注目。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齊魯畫派

  作為人物畫家,孔維克著力最多的是現代水墨寫意人物畫的創作和研究,他結合中國近現代歷史宏大主題的創作,致力於對寫實人物畫的當代的學術推進,創作了一批扛鼎之作,為當代畫壇所矚目。代表作有《高原的記憶——孔繁森》《齊魯曙光——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同志仍須努力——為國父孫中山先生造像》《孫中山先生在青島》《王盡美與鄧恩銘》《抗戰老兵》《國學大家張伯駒》等等。其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獲得畫家和評論家們廣泛關注和好評。《美術》雜誌社社長兼總編尚輝認為,孔維克在人物畫創作上有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在主題性繪畫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獨特的個性化語式。

  孔維克身兼數職,在他的牽頭主持下,順利實施了“推動形成齊魯畫派文化工程”。他多次撰文刊登報刊、錄製電視媒體探討此事,並在省政協會上做大會演講《響應歷史呼喚開啟夢想之門 共推齊魯畫派》,呼喚齊魯畫壇開宗立派。經過他多方呼籲,在社會各界的齊力共推下,於2013年,在中共山東省委召開的九屆十三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山東省委關於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意見》中,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響應中央號召,加強山東文化建設的思路和舉措,並將“加強山東美術創作風格和內涵研究,推動形成‘齊魯畫派’”列入了山東的文化戰略,成為了山東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批准,成立了推動形成“齊魯畫派”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落腳在山東畫院。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搞活動、抓創作、推人才,策劃了一系列豐富生動的社會性、學術性的大型文創、展覽活動,及重大課題研究文化工程,為山東文化品牌的塑造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作為項目主持,組織開展了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推動形成“齊魯畫派”文化工程研究》,歷時兩年結項並出版發行課題成果。該書系統闡述了齊魯文化在繪畫領域數千年來的嬗變、演繹與呈現,深入研究了齊魯文化內涵和山東中國畫風格,為推動形成“齊魯畫派”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石,填補了全面系統研究山東中國畫發展脈絡及狀態的空白。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  孔維克作為主創人員,主持實施“大哉孔子•中國畫創作工程”,工程歷時四年,推出了近百件具有山東深厚文化底蘊與鮮明時代特色、形象地再現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中國畫優秀作品。創作題材涵蓋了孔子生平、孔子思想、論語故事、儒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等內容,多層次、多角度展示了孔子及其儒學的魅力,對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加強對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研究與傳播,展現山東畫家的整體創作水平,打造齊魯文化品牌有重要意義。該展於2018年11月視察曲阜發表講話五週年之際,在山東美術館隆重推出,並出版有中英文對照、以講故事闡述畫面涵義的大型精美畫冊,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2018年底,該項目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並獲得通過,按照計劃於2019、2020兩年分別赴俄羅斯、英國進行歐洲巡展,同時,該項目亦申請到專項資金於2019、2020兩年在廣東、天津、浙江等美術大省進行巡展。

  孔維克作為項目主持和主編,主持完成了“推動形成齊魯畫派文化工程”重要理論成果的研究梳理、編輯出版工作,推出了13卷本系列畫集《齊魯畫風大系•山東中國畫》。這是一部集史料性、文獻性、研究性為一體的圖文並茂的大型山東中國畫研究類叢書,於2012年著手策劃、籌備,2014年5月正式啟動,歷時五年完成。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共展示作品四千餘幅、活動照片千餘幅,各類評論文章、藝術感悟和文獻類文字近百萬字,呈現了閃耀著時代光輝的作品和群體性山東畫家陣容,對研究和梳理“齊魯畫派”的基本理論、“齊魯畫風”的創作群體和創作實踐提供史料奠定堅實的基礎。被學術界認為創造了“四個第一”:第一次編撰出版山東中國畫發展史、第一次展示省外山東籍中國畫家陣容、第一次全方位研究山東中國畫創作隊伍,第一次系統呈現山東中國畫文獻集存。該叢書該專題片於2019年9月30日,在山東出版美術館舉辦了首發式,同期舉行了“齊魯畫風•中國畫精品展”、“山東美術發展研討會”,集中展示了山東中國畫建國以來的優秀創作作品,全方位展示了山東中國畫創作陣容,對發掘齊魯畫家代表人物的歷史價值、表現齊魯畫家在山東美術發展史上的風采、展示齊魯美術創作的優秀成果、推動山東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此見證,孔維克先生呼籲多年並舉旗奠定的“齊魯畫派”已蔚為壯觀。

  孔維克還主持拍攝了集藝術性、觀賞性、故事性、學術性為一體的四集人文紀錄片《中國畫壇齊魯風》,展現了從古至今山東畫壇珍貴的歷史資料和人物訪談影像,展示了中國畫壇的齊魯風采,全面反映了山東中國畫發展的光輝歷程,被譽為“領略丹青中的齊魯,品味筆尖上的中國”。紀錄片旨在進一步擴大齊魯畫家在全國畫壇的影響力,提升“齊魯畫派”這一新文化品牌的社會知名度,增強山東文化的軟實力,於2019年11月作為向共和國70年華誕獻禮片,在央視數字書畫頻道、山東衛視陸續播出。

  孔維克主持開展了一系列採風寫生辦展交流活動,抓出了一大批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近年來先後組織山東美術家,在北京、廣東、四川、重慶、廣西、浙江、新疆、安徽、雲南、紹興、陝西、山西、香港、臺灣等地,舉辦了“齊魯畫風•山東中國畫”展覽系列活動,積極推動齊魯文化走出去,樹立山東美術形象,不斷促進山東與各省之間文化藝術交流,豐富當地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

  孔維克精心策劃舉辦了系列學術展覽及美術研討會,不斷營造學術氛圍,系統研究展示山東中國畫創作的濃郁齊魯文化特色,初步呈現了“齊魯畫派”畫家群體形象和強大陣容。2012年10月,在北京舉辦了“齊魯畫風•慶祝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美麗山東中國畫作品晉京展”。2017年底,再一次在北京舉辦了“新時代新徵程•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齊魯畫風山東中國畫大展”,對山東中國畫近7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與回顧,系統地展現了“推動形成齊魯畫派”文化工程五年來的成果,齊魯畫家聲動京華,被美術評論家譽為在首都畫壇颳起了一股強勁的“齊魯風”。2018年底,在他的精心策劃下,由山東畫院和山東美術館聯合推出了每年一屆、旨在打造美術創作的展覽品牌——“山東畫院年展”,贏得全國畫壇關注和讚譽。期間曾多次策劃籌備省級學術美展,多次召集全國知名美術理論家、省內美術家舉辦山東美術發展研討會,培養山東美術創作隊伍、活躍山東美術創作氛圍,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立足於“齊魯畫派”的推動工作,孔維克對中國文化傳統際當今美術現象作了深層次的思索,於2017年撰寫了學術文章《中國畫迫切需要建立以中國價值觀為核心的藝術批評體系》,他站在國家與民族的高度,以藝術家的切身感受、分析中外藝術現象,解惑釋疑,呼籲增強文化自信,堅守中國立場,弘揚正能量,得到美術界內外的高度認可,新華社官方網站新華網作重點推薦,《大眾日報》分三期連載重磅推出,美術界權威四大媒體《美術》雜誌、《美術報》、《中國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及許多大眾媒體、網絡紛紛刊發或轉載,反響熱烈。

丹青中的聖裔——孔維克,一個用畫筆書寫思想及傳承文化的苦行者

  作為藝術家的孔維克,在當今中國畫壇佔據重要一席,多年來創作的系列精品佳作享譽國內、名揚海外;作為社會活動家的孔維克,多年來積極助推“孔子文化”的推廣和傳播,用中國藝術講解中國故事,在海外產生深遠影響;作為美術組織者的孔維克,多年來緊抓文化繁榮的重大機遇,凝聚山東畫壇,群力推進山東美術事業,鑄造美術品牌,推動當代山東美術的全面崛起。孔維克欣慰地說,“大山大水的陶冶、風土人情的滋養、古代文明的孕育,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齊魯文化的薰染,以及齊魯文化與革命文化精神的映照,不僅深深滋養了我,也促成了現當代山東中國畫獨特的畫風。我的創作、我的事業早已深深地與齊魯大地這一片沃土永久地融匯在一起”。

  孔維克先生多年來致力於中國畫主題性作品及孔子文化題材創作,特別是齊魯文化、孔子文化的傳播,幾十年如一日,創造了屬於他的藝術世界。不少了解他的朋友說他是奇人,這些年一個人幹著幾個人的事,他在民革中央畫院、山東畫院、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山東省畫院聯盟擔任主要領導職務,這還不算他在全國政協、省民革、省政協書畫院的兼職工作,真是事無鉅細,皆親力親為,包括硬件建設、人事安排、活動策劃、組織實施及出席站臺、迎來送往等大量的社會活動,但依然大量新作不斷,藝術探索不止,備受業界關注、社會矚目。但成績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努力付出。

  孔維克平時像所有的公務員一樣朝九晚五上下班,下班後人靜下來,他又繼續加班,批閱文件、撰寫文字材料等案頭工作,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回家後在深夜凌晨1-2點進行的。他從不午休,沒有周末、節假日和公休。可以說,他就是一位書畫藝術孜孜追求的苦行者。

  丹青千載香,聖裔家世長。孔維克的那些讓人震撼的書畫作品,他取得的那些讓人敬仰的成就,不僅是聖祖的啟迪與血脈傳承,也是他幾十年來對書畫藝術的摯愛與付出而澆灌出來的成功之花。

  (作者:楊義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金長城中國作家重大題材創作室成員,出版長篇歷史文學作品《大孔府》《大運河》《魯國春秋》《北遊記:蘇祿王傳》《抗戰救護隊》,儒學專著《祭孔大典》。獲得泰山文藝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等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