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封鎖,我也依舊孤獨

一個人的性格,可能真的一輩子都無法改變。

我習慣了一個人的獨處,而且是從小就喜歡一個人安靜的玩兒。在大人眼中我是個另類,見了人不會說什麼,就只會笑,不會和那些孩子滿村子瘋跑,只是安靜看著,被人欺負,也不會反擊就知道哭。

我一直覺得自己特別笨,然而卻因為在學校學習好,才被村裡人一直高看,在他們眼中我一直是大學苗子,雖然後來只是去了一個並不怎麼樣的學校,但在他們眼中我還是很有出息的。

再後來,每每回去,他們都還是說,這不是那誰家的誰誰嗎?現在做什麼呢?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無言以答,怎麼說才不會讓他們失望呢?

其實,我喜歡安靜,習慣孤獨,所以他離開後我更加的孤獨,更加習慣一個人默默承擔,所以直到今天,我仍舊一人獨處,好像這就是生活應該有的樣子,雖然有時也著急身邊有個陪伴的人,但可遇不可求,如果有那麼一個人,上帝會把他放到我身邊的,慢慢等吧。

疫情封鎖了每個家庭,這似乎對我沒有多大痛苦,我原本就比較宅,如果不是非的去上班,我可能多數時間能在家裡呆住。

所以,孤獨不是封鎖帶來的,我原本就有。孤獨不是在外的隔離,而是內心裡面的封鎖。這把鎖不是沒有鑰匙打開,只是鎖的時間比打開的時間長一點而已。

老朋友見面,我依然熱情,如果有一個可以傾聽的人,我也會傾訴。我也依舊真誠待每個人,只是我也不能理解她們的冷漠,就像方卯遇到了圓榫,找不到合適的插入點。

所以,自得其樂,生活依舊豐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獨,心中的某個角落,只是給自己預備的,某個時刻回到那裡,享受那裡的安靜,沉澱一下時間,回味一點人生,如一罈老酒,沉醉其中,如休止符,片刻休息後,只為奏響更美的樂章。

夜深後,遠離喧囂的鬧市,迴歸自己的小窩,也許孤獨,其實並非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