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人?

李淑洲


在我軍的歷史上,有一大批年輕的將領,為了拯救中華民族、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出生入死,血染疆場,英勇犧牲。他們的人生雖然短暫,但卻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永載共和國的史冊。

1、盧德銘。1905年6月9日生,四川自貢人,中共黨員。秋收起義總指揮。1927年,為掩護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時年22歲

2、王爾琢,1903年1月23日生,湖南石門縣人。黃埔一期生,中國工農紅軍優秀指揮員,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義思順墟追擊叛徒時,英勇犧牲,年僅25歲。

3、黃公略,1898生,湖南省湘鄉人,紅軍將領、軍事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9月在戰鬥中負傷犧牲,時年33歲。

4、方誌敏,1899年8月21日生,江西上饒市弋陽漆工鎮湖塘村人,中國共產黨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團的締造者,1935年被捕犧牲,時年36歲。

5、劉志丹,1903年生,陝西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1936年在山西中陽縣三交鎮戰鬥中犧牲,年僅33歲。

6、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人,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紅軍高級將領,1937年1月,在甘肅省高臺縣犧牲,時年42歲。

7、吳煥先,1907年8月生,河南省信陽市新縣人。鄂豫陝蘇區和紅二十五軍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 。1935年8月21日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8歲。

8、左權,1905年3月15日生, 湖南醴陵人, 黃埔軍校一期生,是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42年5月,在對日作戰中不幸犧牲,年僅37歲。

9、彭雪楓,1907年9月9日生,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人,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1944年9月在對日作戰中不幸中流彈犧牲,時年37歲。

10、羅炳輝,1897年12月1日生,雲南彝良人,革命家、軍事家。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1946年,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在山東臨沂病逝,時年49歲。

講好英雄故事,宣揚英雄事蹟,弘揚英雄精神,繼承紅色基因,歡迎點贊,敬請關注。





zj史海拾貝


🌹英年早逝,英名千古!懷著激動的心,用著顫抖的手,莊重地寫下他(她)們的名字!

📒霍去病(23歲):漢武帝心腹將軍,與衛青大規模北擊匈奴,戰功卓著。逝後漢武帝含淚下詔,葬於祁連山下,並賜予白色戰馬陪墓。

📔盧德銘(22歲):秋收起義總指揮。

📒王爾琢(25歲):井岡山會師後,建立了工農紅軍第四軍,任參謀長。

📔趙一曼(女,32歲):東北抗日聯軍團政委,中共滿洲省委婦女委員,民族英雄。(圖片①)

📒劉志丹(33歲):無產階級政治家,軍事家。陝甘寧根據地和陝北紅軍創始人之一。為中國革命保存了根據地,使陝北成為主力紅軍長征的落腳點、匯合處。

📔楊靖宇(35歲):原名馬尚德。東北抗日聯軍著名將領。1940年冬被日寇殺害後,割下頭顱,剖開腹部,發現胃裡裝滿了:野草、樹皮、棉絮等,沒有一粒糧食。偉大的民族英雄!

📒聶耳(23歲):人民音樂家。譜寫了多部抗日救亡歌曲。他的作品《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圖片②)

📔劉胡蘭(女,15歲):中共侯補黨員。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婦救會成員。冒著敵人血淋淋的鍘刀,英勇大義:“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毛澤東題詞:“生得偉大,死得光榮”!

📒雷鋒(22歲):普通的士兵,偉大的戰士。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圖片③)

📔焦裕祿(42歲):模範縣委書記,人民的好乾部。

📒冼星海(40歲):傑出的人民音樂家,創作了許多抗日救亡歌曲。其中《黃河大合唱》,是中華民族不朽的音樂傑作。

📔王進喜(47歲):全國特等勞動模範,石油工人的優秀代表。1970年病逝後,周恩來總理親自致悼詞。

📒朋友!還有許多,有機會再述說!讓我們共同向英烈們學習!致敬!





笑看東籬


文史頻道第59期之抗美援朝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的飛機侵入我國領土實施轟炸,中國政府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當時的很多高級將領和高幹子弟,都選擇了逃避參戰。

毛岸英作為黨和人民的兒子,主動要求到朝鮮參戰,這樣的勇氣讓人佩服。

毛岸英出生於1922年,早年在國內過著躲躲藏藏的生活。

後來經過黨組織的努力,把他送到了蘇聯接受教育,學習了非常流利的俄語。

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毛岸英堅決要求參戰,得到了很多蘇聯人的尊重。


因為當時斯大林和中國有約定,在蘇聯的中國人不需要參加戰爭。

德國投降以後,毛岸英作為一名戰士,到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系統地學習了軍事理論知識。

1946年毛岸英回到中國生活,繼續接受教育學習。

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人想要支持李承晚,來佔領朝鮮半島,進而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

黨中央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抗美援朝。

英勇的志願軍越過鴨綠江,到38線上和美國人進行了殊死較量。

其中就有毛岸英,他作為俄語翻譯來到前線。


可惜的是入朝作戰1個多月,他犧牲在前線,享年28歲。

毛主席知道以後,說了一句:“打仗嘛,總是要死人的”,可見毛主席的深明大義。

作為黨和人民的兒子,他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份勇氣是我們都應該學習的。

—End—



冷月鉤沉


中國歷史上又很多英年早逝的奇才,他們的經歷讓人扼腕嘆息。最值得我們記住的是,為共和國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們。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軍委評定出為共和國開創做出卓越貢獻的36位軍事家,他們分別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

這36位軍事家中,有25位在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重要職務,包含5位國家領導人,10位元帥、10位大將,另外11人,則是為革命先出了生命。這11位為革命獻身的傑出軍事家,十分讓人惋惜的。聽我給你盤點一下:

1,葉挺。

葉挺,畢業於保定軍校,曾是孫中山先生的警衛營營長,和薛嶽、張發奎並稱為“粵軍三劍客”。國民革命北伐戰爭中,葉挺受黨中央之託,建立我黨領導的軍隊,擔任第四軍獨立團團長,參與了汀泗橋和賀勝橋兩場血戰,為第四軍贏得“鐵軍”稱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葉挺當時擔任第十一軍軍長,擔任南昌起義前敵總指揮。南昌起義南下失敗後,1927年12月葉挺和張太雷在廣州再次發動起義,葉挺擔任工農紅軍總司令。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葉挺回國擔任了新四軍第一任軍長,被授予中將軍銜。1941年,葉挺帶領新四軍軍部在皖南遭遇第三戰區重兵圍攻,葉挺兵敗後被囚禁起來。抗戰勝利後,重慶談判期間葉挺獲得自由,可是返回延安飛機失事,葉挺去世,當時年僅50歲。

2,許繼慎

許繼慎是安徽六安人,畢業於黃埔一期,在國民革命北伐中擔任葉挺獨立團隊長、營長和團參謀長。1930年,許繼慎受命前往鄂豫皖蘇區,擔任紅1軍軍長,當時副軍長是徐向前元帥。在許繼慎的領導和指揮下,紅1軍從2300人發展到5000多人,屢戰屢勝。

1931年,紅1軍的創始人之一許繼慎在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被殺,年僅30歲。

3,蔡申熙。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黃埔一期畢業,北伐戰爭中先到擔任了第四軍(葉挺部)營長、第20軍(賀龍部)團長,先後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30年,蔡申熙受命在湘贛邊開展武裝鬥爭,創建了紅15軍,擔任軍長。紅15軍和紅1軍合併為紅4軍,蔡申熙擔任第十師師長。後來又擔任紅25軍軍長。

鄂豫皖蘇區第四次反圍剿鬥爭中,紅軍主力遭遇國軍兩個師,敵眾我寡,蔡申熙頑強抗擊敵人,腹部中彈躺在擔架上繼續作戰,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6歲。

4,段德昌

段德昌生於湖南南縣南洲鎮火箭村,黃埔四期畢業,曾擔任賀龍所部20軍三師二團黨代表。段德昌和周逸群、賀龍一起創建了湘鄂西根據地,擔任鄂西遊擊總隊參謀長、獨立師師長。1930年紅6軍成立,段德昌擔任副軍長兼一縱司令(軍長是曠繼勳),作戰失利後,段德昌重整旗鼓,建立新六軍,任軍長。紅二軍團改為紅三軍時,段德昌擔任紅9師師長,曾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殲敵1萬繳槍1萬,有常勝將軍的美譽。

段德昌曾介紹國軍湖南獨立第5師第1團團長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段德昌的影響下,彭德懷發動評獎運動,建立了紅五軍,並且把這支隊伍帶上了井岡山。

1933年,黃埔四期高材生、毛主席的得意弟子、彭德懷的入黨介紹人、賀龍帳下的第一名將段德昌將軍在湖北巴東縣金果坪江家村被殺,年僅29歲。1952年,新中國給段德昌頒佈了第一號烈士證。

5,曾中生

曾中生,湖南資興人,黃埔四期畢業,曾在蘇聯中山大學學習。在紅軍時期歷任軍委參謀科科長、中央軍委委員、中共南京市委書記、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紅四軍政委、西北軍事委員會參謀長。曾中生還是紅軍中軍事論著較多的軍事家,曾寫有《與川軍作戰要點》、《游擊戰爭要訣》、《與“剿赤軍”作戰要訣》等多篇軍事著作。

1935年 8月,中央紅軍和川陝紅軍會師不久後,在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曾中生秘密殺害,年僅35歲。

6,左權

左權,湖南醴陵人,曾在廣州陸軍講武學校、黃埔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軍事。曾任紅12軍軍長,紅15軍政委,紅1軍團參謀長,抗日戰爭中,左權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是八路軍設在晉東南麻田總部的主要領導人。百團大戰中,左權壯烈犧牲,年僅37歲。

7,彭雪楓

彭雪楓,河南南陽人,南開中學畢業,紅軍中曾任紅三軍團四師政委,十三團團長。抗日戰爭中,彭雪楓擔任新四軍六支隊司令,皖南事變後擔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1944年,新四軍第四師在彭雪楓帶領下收復了河南江蘇的8個縣,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年僅37歲。

8,羅炳輝

羅炳輝是雲南彝良人,在紅軍中歷任團長、旅長、第六軍第二縱隊長、第十二軍和第二十二軍軍長等職。抗日戰爭中擔任新四軍第五支隊司令員。1946年,羅炳輝因病去世,年僅49歲。

《浴血羅霄》中從奴隸到將軍的主角,就是根據羅炳輝將軍真實事蹟改編而成的。

9,黃公略

黃公略,湖南湘鄉人,黃埔四期畢業,曾任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副軍長、第三軍軍長。在平江起義創建紅五軍的活動中,黃公略是彭德懷的主要助手。在井岡山,黃公略與林彪、伍中豪被稱為井岡山三驍將。

1931年9月15日 ,黃公略在吉安東固六渡坳戰死,年僅33歲。

10,方誌敏。

方誌敏是江西上饒人,1924年入黨,大革命時期他是江西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人。1928年方誌敏組織了弋橫暴動,建立了弋陽、橫峰的蘇維埃政府。紅十軍成立後,方誌敏擔任紅十軍政委,紅十軍軍長。1934年方誌敏粟裕帶領紅十軍團北上,被王耀武所部包圍,方誌敏被俘,只有粟裕帶領400人突圍。

1935年,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方誌敏被秘密殺害,年僅36歲。

11,劉志丹

劉志丹是山陝西保安(今志丹縣)人,黃埔四期畢業, 創建陝北紅軍和陝甘寧根據地。1936年,劉志丹率領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在柳林縣三交鎮戰死,年僅33歲。

永遠緬懷為新中國成立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們!


歷史知事


提到英年早逝,左權作為在抗戰中犧牲的我軍最高級別的軍官,本該前途無量,建立更大的功勳,成為開國元勳,怎奈在37歲時就犧牲殉國,英年早逝。左權,湖南醴陵人,八路軍高級將領。從1930年起歷任紅新12軍軍長、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作戰參謀、紅軍第五軍團軍長兼政委、紅一軍團參謀長,那個時候,林彪元帥還只是個師長,左權已經成為他的上司。左權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後又到蘇聯伏芝龍軍事學院學習,這在我軍高級將領中是很少見的。抗戰時期,在洪崖洞戰役中,日軍第36師團和獨立混成旅各一部7000多人向洪崖洞進犯,當時負責守衛洪崖洞的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只有1200多人,在左權的指揮下,我軍堅守一個穩字,以靜制動、以守為攻,激戰十多天後,以1:6的傷亡比例取得勝利,殲敵1000多人,包括對方五名軍官,而我軍只傷亡100多人。此戰,展現了左權卓越的指揮才能。

然而,天妒英才,1942年5月,日軍出動大兵團襲擊我八路軍指揮部,左權負責斷後工作,在山西遼縣,現在更名為左權縣,十字嶺戰役中被炮彈擊中頭部犧牲,年僅37歲。


陽仔講歷史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至明朝(公元1368年建立)時期。

(1)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漢時期的人。然後,衛青和霍去病並稱為西漢時期,中原王朝抗擊匈奴入侵的“雙子星座”!“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就是霍去病的名言。霍去病去世的時候,年僅23歲。

(2)王勃。

王勃是初唐時期的人。王勃和駱賓王,楊炯以及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據說,王勃溺水身亡的時候還不滿二十歲。

(3)岳飛。

岳飛是南宋時期(1127~1276年)的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142年,岳飛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的時候,年僅39歲。

(4)戚繼光。

戚繼光是明朝中後期著名的抗倭英雄。作為抗倭明將,戚繼光的抗倭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去世的時候,年紀還不到五十歲。

(二)民國時期(約1911~1949年)。這個時期英年早逝的“英傑”也很多很多。就列舉幾位與大家一起來緬懷吧!

(1)蔣先雲。

蔣先雲是湖南人,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的兒女。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並稱為“黃埔三傑”。而且蔣先雲還是黃埔三傑之首。1926年,蔣先雲犧牲的時候,還不到30歲。

(2)高君宇

高君宇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高君宇病逝的時候,年紀也僅僅是三十歲左右而已。

(3)聶耳。

聶耳是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據說,聶耳23歲就溺水身亡了!

(4)郁達夫。

郁達夫是上個世紀“左聯”的成員之一。《春風沉醉的夜晚》就是郁達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後來,據說郁達夫被日本特務秘密殺害的時候,年僅45歲!

…… …… ……








天香雲外飄


歷史上有許多英年早逝的人,早期事業轟轟烈烈,待人寬厚,英明神武,堅韌不拔,但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長使英雄淚滿襟,柴榮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英才。

在古代歷史上英年早逝最可惜之人就是五代十國的後周皇帝柴榮。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特別混亂,令人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由於唐朝末年,宦官黨政,皇帝無能,幾經掙扎,無法改變朝政局面,無暇顧及各地節度使,各地藩鎮坐大,軍閥混戰,導致政權更替頻繁。其實,最倒黴的是老百姓,由於戰爭生靈塗炭,百姓死傷無數。在僅僅五十四年的時間,中原地區即以現在的河南為中心,相繼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同時,還相繼出現了相對較小的、影響力不大的割據勢力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十個政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這一段時間中原老百姓經歷的苦難堪比五胡亂華,所以這時急需一位英明之主來收拾混亂的局面。

柴榮出身富豪之家,早期隨父親做生意,後跟隨姑父郭威屢立戰功,建立後周,由於郭威的全家被後漢皇帝斬盡殺絕,且跟柴榮姑母感情深厚,所以立柴榮為太子,接替為後周皇帝。即位後,立下大誓,前十年平定天下,中十年與百姓休養生息,後十年至天下富庶。但是初繼大位,根基不穩,急需一場大戰穩定朝局,此時正好北漢勾結契丹侵犯後周,柴榮決定親征,出戰不利,陣前斬殺臨陣逃脫的將士,招募壯士,組建了一支威武之師,征伐無敵,所向無敵。但是天不假年,在北伐契丹大獲全勝,乘勝追擊之時,身患重病,無法,只好班師回朝,不久就因病辭世,身後留下一個紮實、富庶、兵強馬壯的王朝。柴榮最值得為人稱頌的是體恤民情,時常走出皇宮,到百姓中去,在百姓中獲得極好的口碑。如果柴榮不死,那麼統一全國的一定是後周,而且燕雲十六州也一定會回來,國家會更加強大。

所以,柴榮的英年早逝,想到他的待人寬厚,英明神武,堅韌不拔,長使英雄淚滿襟。


歷史是個這玩意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不乏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令世人無限挽惜與感慨。

一、一代戰神霍去病,年僅23歲就英年早逝,彷彿是為助漢武帝驅匈奴而生,霍去病代表著青春、勇武與傳奇的名字,十七歲,兩出定襄,功冠全軍;十九歲,三徵河西,開疆拓土;二十一歲,統帥三軍,縱橫漠北。

二、抗金英雄岳飛,其所率領的岳家軍,令金軍聞風喪膽,金朝上下感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若不是趙構怕岳飛直搗黃龍,迎回二聖,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飛搬師回朝,致使,岳飛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三、毛岸英,英俊挺抜。1922年10月24日出於湖南長沙,8歲時隨母親楊開慧被抓,隨後,被保釋出獄,曾一度過著流浪生活。

1936年託東北將領李牧送往歐洲,後轉入莫斯科國際兒童院。

1941年參加過蘇聯衛國戰爭。

1946年1月,他隨蘇共派往延安的醫生一同乘飛機回國。臨行前,斯大林專門接見了他,並贈送了一支手槍,他直至犧牲時,身邊還帶著這支槍。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隨李克農訪蘇並當過翻譯,此後又要求到基層。

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到志願軍司令部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

1950年11月25日在美軍空襲中犧牲。


大風起兮雲飛揚y


英年早逝應該是指在英姿勃發的年華就過早的去世吧,那麼為了簡化考慮,在此認為早於40歲就去世的名人屬於英年早逝,在有生日記載的情況下,年齡以過了生日為準。於是就有很多啊:

伽羅華:創立數學中的群論,21歲卒,死於決鬥(據說)

拉馬努金:印度傳奇數學家,生前提出了一大堆猜想和公式,32歲卒,病逝

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文學家,37歲卒,死於決鬥

莫扎特:音樂神童,著名音樂家,35歲卒,死因不明

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之一,著名畫家,37歲卒,病逝

梵高:荷蘭畫家,後印象派的代表人物,37歲卒,自殺

卡拉瓦喬:意大利著名畫家,38歲卒,死因不明

雪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37歲卒,船難淹死

拜倫:英國浪漫主義是人,雪萊的好友,36歲卒,病死

亞歷山大大帝:著名征服者,32歲卒,死因不明

夫琅和費:德國物理學家,儀器製造家,光譜學的奠基者之一,39歲卒,死於重金屬中毒

古德利克:英國天文學家,提出大陵五光變原因,發現造父型變星,21歲卒

鄭成功:偉大的海賊王,收復臺灣的英雄,死時未滿38歲,據說是被兒子氣死的

霍去病:著名軍事統帥,率輕騎直搗匈奴腹地,死時23歲,據推測是病死

王勃,初唐四大家,語文書常客,26歲卒,溺水而死

甘羅:著名神通,12歲拜上卿,隨後便沒有記載

岳飛:南宋著名將領,抗金名將。死時38歲,被處死

陳玉成:太平天國名將,死時26歲,被處死

李小龍:武打明星,33歲卒,死於醫院

瑪麗蓮夢露:美國明星,36歲卒,病死

埃娃庇隆:阿根廷明星,政治家。33歲卒,病死

格拉古兄弟:羅馬平民政治家,改革遇阻,雙雙死於政敵之手,死時應該都不滿40

還想到一些不符合上述條件,但是死時不滿50歲的名人:

阿提拉:上帝之鞭,著名征服者,47歲卒,暴死

圖哈切夫斯基:大縱深的創始人,“紅軍的拿破崙”,死於大清洗

曹植:曹操的兒子,著名才子,神童往往死的早,死時42歲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美國著名歌手,死時42歲

卡夫卡:著名現代文學家,40歲卒,病死

約翰列儂:著名搖滾樂手,40歲卒,被槍殺

肯尼迪:美國總統,46歲卒,被刺殺

圖靈: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科學家,42歲卒,自殺

麥克斯韋:著名物理學家,電磁學之父,教科書常客,48歲卒,病死

按行業算,詩人和數學家早逝的比較多,詩人早逝也許有敏感的原因,至於數學家,原因不明神童往往死得早,也許他們的人生是被壓縮的,所以10歲就能有20歲的智慧,那40歲時,估計就差不多了。。


非正常都市觀察者


中國歷史上,英年早逝的人很多,但是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我稱之為“39歲”現象,就是許多名人都在39歲去世,或被殺或暴斃或病故,不下十幾位吧!

這裡,找了五位影響比較大的名人,都是古代的帝王名將,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幾乎肯定會有更大的作為,也許會改變歷史。按本人知道其39歲去世這一事實列舉一下:

1.大英雄死於莫須有——岳飛。

由於岳飛堅持抗金,與宋高宗、秦檜等對金妥協派矛盾尖銳,於是被羅織罪名殺害於風波亭(絞殺),罪名就是秦檜的“莫須有”。如果岳飛不早被殺,他很有可能實現其“直搗黃龍”的願望的即使不能,南宋也至少不會像後來那麼窩囊。

2.壯志難酬,死於孤島——鄭成功。

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後,對臺灣進行了一系列開發和建設,準備作為抗清復明的基地,可惜天不假年,他在臺灣不到一年就病故了,而他的兒孫志氣和韜略遠不及他,最終1683年臺灣被清佔領。如果鄭成功活著,能改變這一歷史嗎?

3.死於農民鋤頭下的大順天子——李自成。

李自成被清軍打敗後撤出了北京,此時他在京做大順朝的“皇帝”僅僅43天。之後他一路被清軍緊追,連戰連敗,兵馬越來越少。一天他們到了湖北九宮山,他帶了少量人外出,被當地類似“民團”一類的地方武裝認出,被亂“鋤”打死。李自成如果活著,能東山再起嗎?或者與其他農民武裝結合,或者與南明政權結合起來共同抗清?

4.死後被鞭屍的攝政王——多爾袞。

清初,多爾袞雖然沒有能當成皇帝,但是當上了擁有皇權的“皇叔攝政王”,順治皇帝年幼,不過是個傀儡。他和嫂子孝莊皇后關係也很曖昧,以至於有太后下嫁的公案。他暴斃於39歲,這時候清朝已經基本統一全國,多爾袞對清王朝功不可沒。可是他死後,一直被其壓制的順治皇帝親征,對其展開清算,公佈了若干罪狀,褫奪了親王爵位。如果多爾袞活著,順治皇帝很難親政,甚至叔侄二人會不會上演大戰呢?誰會贏?多爾袞贏了會不會當皇帝?

5.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柴榮。

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實質關係是郭威是柴榮的姑父。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都被後漢殺害,所以他對柴榮視若己出。郭威去世後,柴榮繼位為周世宗。他在位時間不過五年半,但文治武功很多,且有一統天下的志向,可惜他於959年病逝,七歲的兒子柴宗訓即位,第二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後周立宋。可以肯定柴榮如果活著,這次兵變絕不會發生,也不會有宋朝,很多人也認為他必然也能一統天下,還跟可能拿下契丹佔領的幽雲十六州。不過歷史不容假設,這隻能是後人對其才能沒有盡情展示就去世感到可惜和遺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