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人?

李淑洲


在我军的历史上,有一大批年轻的将领,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出生入死,血染疆场,英勇牺牲。他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永载共和国的史册。

1、卢德铭。1905年6月9日生,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秋收起义总指挥。1927年,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时年22岁

2、王尔琢,1903年1月23日生,湖南石门县人。黄埔一期生,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1928年8月25日,在江西崇义思顺墟追击叛徒时,英勇牺牲,年仅25岁。

3、黄公略,1898生,湖南省湘乡人,红军将领、军事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9月在战斗中负伤牺牲,时年33岁。

4、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5年被捕牺牲,时年36岁。

5、刘志丹,1903年生,陕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6年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

6、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人,1931年12月14日,率兵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高级将领,1937年1月,在甘肃省高台县牺牲,时年42岁。

7、吴焕先,1907年8月生,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和红二十五军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8、左权,1905年3月15日生, 湖南醴陵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42年5月,在对日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

9、彭雪枫,1907年9月9日生,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1944年9月在对日作战中不幸中流弹牺牲,时年37岁。

10、罗炳辉,1897年12月1日生,云南彝良人,革命家、军事家。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1946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在山东临沂病逝,时年49岁。

讲好英雄故事,宣扬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继承红色基因,欢迎点赞,敬请关注。





zj史海拾贝


🌹英年早逝,英名千古!怀着激动的心,用着颤抖的手,庄重地写下他(她)们的名字!

📒霍去病(23岁):汉武帝心腹将军,与卫青大规模北击匈奴,战功卓著。逝后汉武帝含泪下诏,葬于祁连山下,并赐予白色战马陪墓。

📔卢德铭(22岁):秋收起义总指挥。

📒王尔琢(25岁):井冈山会师后,建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参谋长。

📔赵一曼(女,32岁):东北抗日联军团政委,中共满洲省委妇女委员,民族英雄。(图片①)

📒刘志丹(33岁):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陕甘宁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创始人之一。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根据地,使陕北成为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汇合处。

📔杨靖宇(35岁):原名马尚德。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1940年冬被日寇杀害后,割下头颅,剖开腹部,发现胃里装满了:野草、树皮、棉絮等,沒有一粒粮食。伟大的民族英雄!

📒聂耳(23岁):人民音乐家。谱写了多部抗日救亡歌曲。他的作品《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图片②)

📔刘胡兰(女,15岁):中共侯补党员。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成员。冒着敌人血淋淋的铡刀,英勇大义:“怕死不当共产党员”!毛泽东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雷锋(22岁):普通的士兵,伟大的战士。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图片③)

📔焦裕禄(42岁):模范县委书记,人民的好干部。

📒冼星海(40岁):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创作了许多抗日救亡歌曲。其中《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不朽的音乐杰作。

📔王进喜(47岁):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1970年病逝后,周恩来总理亲自致悼词。

📒朋友!还有许多,有机会再述说!让我们共同向英烈们学习!致敬!





笑看东篱


文史频道第59期之抗美援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飞机侵入我国领土实施轰炸,中国政府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当时的很多高级将领和高干子弟,都选择了逃避参战。

毛岸英作为党和人民的儿子,主动要求到朝鲜参战,这样的勇气让人佩服。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早年在国内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

后来经过党组织的努力,把他送到了苏联接受教育,学习了非常流利的俄语。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毛岸英坚决要求参战,得到了很多苏联人的尊重。


因为当时斯大林和中国有约定,在苏联的中国人不需要参加战争。

德国投降以后,毛岸英作为一名战士,到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知识。

1946年毛岸英回到中国生活,继续接受教育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人想要支持李承晚,来占领朝鲜半岛,进而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

党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抗美援朝。

英勇的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到38线上和美国人进行了殊死较量。

其中就有毛岸英,他作为俄语翻译来到前线。


可惜的是入朝作战1个多月,他牺牲在前线,享年28岁。

毛主席知道以后,说了一句:“打仗嘛,总是要死人的”,可见毛主席的深明大义。

作为党和人民的儿子,他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份勇气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

—End—



冷月钩沉


中国历史上又很多英年早逝的奇才,他们的经历让人扼腕叹息。最值得我们记住的是,为共和国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们。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军委评定出为共和国开创做出卓越贡献的36位军事家,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林彪、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这36位军事家中,有25位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重要职务,包含5位国家领导人,10位元帅、10位大将,另外11人,则是为革命先出了生命。这11位为革命献身的杰出军事家,十分让人惋惜的。听我给你盘点一下:

1,叶挺。

叶挺,毕业于保定军校,曾是孙中山先生的警卫营营长,和薛岳、张发奎并称为“粤军三剑客”。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中,叶挺受党中央之托,建立我党领导的军队,担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参与了汀泗桥和贺胜桥两场血战,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叶挺当时担任第十一军军长,担任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南昌起义南下失败后,1927年12月叶挺和张太雷在广州再次发动起义,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叶挺回国担任了新四军第一任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1941年,叶挺带领新四军军部在皖南遭遇第三战区重兵围攻,叶挺兵败后被囚禁起来。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期间叶挺获得自由,可是返回延安飞机失事,叶挺去世,当时年仅50岁。

2,许继慎

许继慎是安徽六安人,毕业于黄埔一期,在国民革命北伐中担任叶挺独立团队长、营长和团参谋长。1930年,许继慎受命前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红1军军长,当时副军长是徐向前元帅。在许继慎的领导和指挥下,红1军从2300人发展到5000多人,屡战屡胜。

1931年,红1军的创始人之一许继慎在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被杀,年仅30岁。

3,蔡申熙。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毕业,北伐战争中先到担任了第四军(叶挺部)营长、第20军(贺龙部)团长,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蔡申熙受命在湘赣边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红15军,担任军长。红15军和红1军合并为红4军,蔡申熙担任第十师师长。后来又担任红25军军长。

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红军主力遭遇国军两个师,敌众我寡,蔡申熙顽强抗击敌人,腹部中弹躺在担架上继续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6岁。

4,段德昌

段德昌生于湖南南县南洲镇火箭村,黄埔四期毕业,曾担任贺龙所部20军三师二团党代表。段德昌和周逸群、贺龙一起创建了湘鄂西根据地,担任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1930年红6军成立,段德昌担任副军长兼一纵司令(军长是旷继勋),作战失利后,段德昌重整旗鼓,建立新六军,任军长。红二军团改为红三军时,段德昌担任红9师师长,曾在第三次反围剿中歼敌1万缴枪1万,有常胜将军的美誉。

段德昌曾介绍国军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段德昌的影响下,彭德怀发动评奖运动,建立了红五军,并且把这支队伍带上了井冈山。

1933年,黄埔四期高材生、毛主席的得意弟子、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贺龙帐下的第一名将段德昌将军在湖北巴东县金果坪江家村被杀,年仅29岁。1952年,新中国给段德昌颁布了第一号烈士证。

5,曾中生

曾中生,湖南资兴人,黄埔四期毕业,曾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在红军时期历任军委参谋科科长、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南京市委书记、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红四军政委、西北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还是红军中军事论著较多的军事家,曾写有《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

1935年 8月,中央红军和川陕红军会师不久后,在四川西北部的卓克基,曾中生秘密杀害,年仅35岁。

6,左权

左权,湖南醴陵人,曾在广州陆军讲武学校、黄埔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曾任红12军军长,红15军政委,红1军团参谋长,抗日战争中,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是八路军设在晋东南麻田总部的主要领导人。百团大战中,左权壮烈牺牲,年仅37岁。

7,彭雪枫

彭雪枫,河南南阳人,南开中学毕业,红军中曾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十三团团长。抗日战争中,彭雪枫担任新四军六支队司令,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在彭雪枫带领下收复了河南江苏的8个县,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

8,罗炳辉

罗炳辉是云南彝良人,在红军中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军长等职。抗日战争中担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1946年,罗炳辉因病去世,年仅49岁。

《浴血罗霄》中从奴隶到将军的主角,就是根据罗炳辉将军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的。

9,黄公略

黄公略,湖南湘乡人,黄埔四期毕业,曾任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副军长、第三军军长。在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的活动中,黄公略是彭德怀的主要助手。在井冈山,黄公略与林彪、伍中豪被称为井冈山三骁将。

1931年9月15日 ,黄公略在吉安东固六渡坳战死,年仅33岁。

10,方志敏。

方志敏是江西上饶人,1924年入党,大革命时期他是江西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8年方志敏组织了弋横暴动,建立了弋阳、横峰的苏维埃政府。红十军成立后,方志敏担任红十军政委,红十军军长。1934年方志敏粟裕带领红十军团北上,被王耀武所部包围,方志敏被俘,只有粟裕带领400人突围。

1935年,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方志敏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

11,刘志丹

刘志丹是山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黄埔四期毕业, 创建陕北红军和陕甘宁根据地。1936年,刘志丹率领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在柳林县三交镇战死,年仅33岁。

永远缅怀为新中国成立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


历史知事


提到英年早逝,左权作为在抗战中牺牲的我军最高级别的军官,本该前途无量,建立更大的功勋,成为开国元勋,怎奈在37岁时就牺牲殉国,英年早逝。左权,湖南醴陵人,八路军高级将领。从1930年起历任红新12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红军第五军团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那个时候,林彪元帅还只是个师长,左权已经成为他的上司。左权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后又到苏联伏芝龙军事学院学习,这在我军高级将领中是很少见的。抗战时期,在洪崖洞战役中,日军第36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各一部7000多人向洪崖洞进犯,当时负责守卫洪崖洞的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只有1200多人,在左权的指挥下,我军坚守一个稳字,以静制动、以守为攻,激战十多天后,以1:6的伤亡比例取得胜利,歼敌1000多人,包括对方五名军官,而我军只伤亡100多人。此战,展现了左权卓越的指挥才能。

然而,天妒英才,1942年5月,日军出动大兵团袭击我八路军指挥部,左权负责断后工作,在山西辽县,现在更名为左权县,十字岭战役中被炮弹击中头部牺牲,年仅37岁。


阳仔讲历史


(一)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至明朝(公元1368年建立)时期。

(1)霍去病。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的人。然后,卫青和霍去病并称为西汉时期,中原王朝抗击匈奴入侵的“双子星座”!“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就是霍去病的名言。霍去病去世的时候,年仅23岁。

(2)王勃。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人。王勃和骆宾王,杨炯以及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据说,王勃溺水身亡的时候还不满二十岁。

(3)岳飞。

岳飞是南宋时期(1127~1276年)的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1142年,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的时候,年仅39岁。

(4)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抗倭英雄。作为抗倭明将,戚继光的抗倭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去世的时候,年纪还不到五十岁。

(二)民国时期(约1911~1949年)。这个时期英年早逝的“英杰”也很多很多。就列举几位与大家一起来缅怀吧!

(1)蒋先云。

蒋先云是湖南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的儿女。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而且蒋先云还是黄埔三杰之首。1926年,蒋先云牺牲的时候,还不到30岁。

(2)高君宇

高君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高君宇病逝的时候,年纪也仅仅是三十岁左右而已。

(3)聂耳。

聂耳是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据说,聂耳23岁就溺水身亡了!

(4)郁达夫。

郁达夫是上个世纪“左联”的成员之一。《春风沉醉的夜晚》就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后来,据说郁达夫被日本特务秘密杀害的时候,年仅45岁!

…… …… ……








天香云外飘


历史上有许多英年早逝的人,早期事业轰轰烈烈,待人宽厚,英明神武,坚韧不拔,但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长使英雄泪满襟,柴荣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英才。

在古代历史上英年早逝最可惜之人就是五代十国的后周皇帝柴荣。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混乱,令人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由于唐朝末年,宦官党政,皇帝无能,几经挣扎,无法改变朝政局面,无暇顾及各地节度使,各地藩镇坐大,军阀混战,导致政权更替频繁。其实,最倒霉的是老百姓,由于战争生灵涂炭,百姓死伤无数。在仅仅五十四年的时间,中原地区即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同时,还相继出现了相对较小的、影响力不大的割据势力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段时间中原老百姓经历的苦难堪比五胡乱华,所以这时急需一位英明之主来收拾混乱的局面。

柴荣出身富豪之家,早期随父亲做生意,后跟随姑父郭威屡立战功,建立后周,由于郭威的全家被后汉皇帝斩尽杀绝,且跟柴荣姑母感情深厚,所以立柴荣为太子,接替为后周皇帝。即位后,立下大誓,前十年平定天下,中十年与百姓休养生息,后十年至天下富庶。但是初继大位,根基不稳,急需一场大战稳定朝局,此时正好北汉勾结契丹侵犯后周,柴荣决定亲征,出战不利,阵前斩杀临阵逃脱的将士,招募壮士,组建了一支威武之师,征伐无敌,所向无敌。但是天不假年,在北伐契丹大获全胜,乘胜追击之时,身患重病,无法,只好班师回朝,不久就因病辞世,身后留下一个扎实、富庶、兵强马壮的王朝。柴荣最值得为人称颂的是体恤民情,时常走出皇宫,到百姓中去,在百姓中获得极好的口碑。如果柴荣不死,那么统一全国的一定是后周,而且燕云十六州也一定会回来,国家会更加强大。

所以,柴荣的英年早逝,想到他的待人宽厚,英明神武,坚韧不拔,长使英雄泪满襟。


历史是个这玩意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天妒英才,英年早逝的人,令世人无限挽惜与感慨。

一、一代战神霍去病,年仅23岁就英年早逝,仿佛是为助汉武帝驱匈奴而生,霍去病代表着青春、勇武与传奇的名字,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二、抗金英雄岳飞,其所率领的岳家军,令金军闻风丧胆,金朝上下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若不是赵构怕岳飞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连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飞搬师回朝,致使,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

三、毛岸英,英俊挺抜。1922年10月24日出于湖南长沙,8岁时随母亲杨开慧被抓,随后,被保释出狱,曾一度过着流浪生活。

1936年托东北将领李牧送往欧洲,后转入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1941年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

1946年1月,他随苏共派往延安的医生一同乘飞机回国。临行前,斯大林专门接见了他,并赠送了一支手枪,他直至牺牲时,身边还带着这支枪。

1950年春,毛岸英跟随李克农访苏并当过翻译,此后又要求到基层。

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到志愿军司令部任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

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牺牲。


大风起兮云飞扬y


英年早逝应该是指在英姿勃发的年华就过早的去世吧,那么为了简化考虑,在此认为早于40岁就去世的名人属于英年早逝,在有生日记载的情况下,年龄以过了生日为准。于是就有很多啊:

伽罗华:创立数学中的群论,21岁卒,死于决斗(据说)

拉马努金:印度传奇数学家,生前提出了一大堆猜想和公式,32岁卒,病逝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文学家,37岁卒,死于决斗

莫扎特:音乐神童,著名音乐家,35岁卒,死因不明

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著名画家,37岁卒,病逝

梵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37岁卒,自杀

卡拉瓦乔:意大利著名画家,38岁卒,死因不明

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37岁卒,船难淹死

拜伦:英国浪漫主义是人,雪莱的好友,36岁卒,病死

亚历山大大帝:著名征服者,32岁卒,死因不明

夫琅和费:德国物理学家,仪器制造家,光谱学的奠基者之一,39岁卒,死于重金属中毒

古德利克:英国天文学家,提出大陵五光变原因,发现造父型变星,21岁卒

郑成功:伟大的海贼王,收复台湾的英雄,死时未满38岁,据说是被儿子气死的

霍去病:著名军事统帅,率轻骑直捣匈奴腹地,死时23岁,据推测是病死

王勃,初唐四大家,语文书常客,26岁卒,溺水而死

甘罗:著名神通,12岁拜上卿,随后便没有记载

岳飞:南宋著名将领,抗金名将。死时38岁,被处死

陈玉成:太平天国名将,死时26岁,被处死

李小龙:武打明星,33岁卒,死于医院

玛丽莲梦露:美国明星,36岁卒,病死

埃娃庇隆:阿根廷明星,政治家。33岁卒,病死

格拉古兄弟:罗马平民政治家,改革遇阻,双双死于政敌之手,死时应该都不满40

还想到一些不符合上述条件,但是死时不满50岁的名人:

阿提拉:上帝之鞭,著名征服者,47岁卒,暴死

图哈切夫斯基:大纵深的创始人,“红军的拿破仑”,死于大清洗

曹植:曹操的儿子,著名才子,神童往往死的早,死时42岁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美国著名歌手,死时42岁

卡夫卡:著名现代文学家,40岁卒,病死

约翰列侬:著名摇滚乐手,40岁卒,被枪杀

肯尼迪:美国总统,46岁卒,被刺杀

图灵: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科学家,42岁卒,自杀

麦克斯韦:著名物理学家,电磁学之父,教科书常客,48岁卒,病死

按行业算,诗人和数学家早逝的比较多,诗人早逝也许有敏感的原因,至于数学家,原因不明神童往往死得早,也许他们的人生是被压缩的,所以10岁就能有20岁的智慧,那40岁时,估计就差不多了。。


非正常都市观察者


中国历史上,英年早逝的人很多,但是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我称之为“39岁”现象,就是许多名人都在39岁去世,或被杀或暴毙或病故,不下十几位吧!

这里,找了五位影响比较大的名人,都是古代的帝王名将,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几乎肯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也许会改变历史。按本人知道其39岁去世这一事实列举一下:

1.大英雄死于莫须有——岳飞。

由于岳飞坚持抗金,与宋高宗、秦桧等对金妥协派矛盾尖锐,于是被罗织罪名杀害于风波亭(绞杀),罪名就是秦桧的“莫须有”。如果岳飞不早被杀,他很有可能实现其“直捣黄龙”的愿望的即使不能,南宋也至少不会像后来那么窝囊。

2.壮志难酬,死于孤岛——郑成功。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和建设,准备作为抗清复明的基地,可惜天不假年,他在台湾不到一年就病故了,而他的儿孙志气和韬略远不及他,最终1683年台湾被清占领。如果郑成功活着,能改变这一历史吗?

3.死于农民锄头下的大顺天子——李自成。

李自成被清军打败后撤出了北京,此时他在京做大顺朝的“皇帝”仅仅43天。之后他一路被清军紧追,连战连败,兵马越来越少。一天他们到了湖北九宫山,他带了少量人外出,被当地类似“民团”一类的地方武装认出,被乱“锄”打死。李自成如果活着,能东山再起吗?或者与其他农民武装结合,或者与南明政权结合起来共同抗清?

4.死后被鞭尸的摄政王——多尔衮。

清初,多尔衮虽然没有能当成皇帝,但是当上了拥有皇权的“皇叔摄政王”,顺治皇帝年幼,不过是个傀儡。他和嫂子孝庄皇后关系也很暧昧,以至于有太后下嫁的公案。他暴毙于39岁,这时候清朝已经基本统一全国,多尔衮对清王朝功不可没。可是他死后,一直被其压制的顺治皇帝亲征,对其展开清算,公布了若干罪状,褫夺了亲王爵位。如果多尔衮活着,顺治皇帝很难亲政,甚至叔侄二人会不会上演大战呢?谁会赢?多尔衮赢了会不会当皇帝?

5.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柴荣。

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实质关系是郭威是柴荣的姑父。由于郭威的亲生儿子都被后汉杀害,所以他对柴荣视若己出。郭威去世后,柴荣继位为周世宗。他在位时间不过五年半,但文治武功很多,且有一统天下的志向,可惜他于959年病逝,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第二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后周立宋。可以肯定柴荣如果活着,这次兵变绝不会发生,也不会有宋朝,很多人也认为他必然也能一统天下,还跟可能拿下契丹占领的幽云十六州。不过历史不容假设,这只能是后人对其才能没有尽情展示就去世感到可惜和遗憾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